分享

教育孩子不能太主动,用好这些方式,让孩子的问题“送上门来”

 六六花 2019-08-05

文丨福林妈咪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些普遍现象:

孩子摔倒了,妈妈跑过来扶起孩子:“怎么了?摔伤了没有?”

教育孩子不能太主动,用好这些方式,让孩子的问题“送上门来”

孩子吃饭时情绪不高,妈妈问:“宝贝怎么了?发生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

孩子跟别的小朋友发生了矛盾,妈妈也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

在教育问题上,过去我们一直在强调“父母的主动性”。

主动性一方面意味着态度:这表达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爱护,是一种情感的传递,能很好的保护孩子的情感。

另一方面:我们通常认为,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有利于孩子避免重复犯错。

然而,实事真的是这样?

我们总是会看到这样的孩子:

“妈妈,地上有张纸。”——“你就不能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

“妈妈,我困了,你快哄我睡觉。”——“多大了还要哄,自己睡!”

“妈妈,我想吃麦当劳。”——“饭都做好了,吃什么麦当劳!”

……

你会发现,在父母的主动性影响下,孩子的成长反而越来越被动了。

父母越是主动,孩子的被动心理就越是强烈。这是为什么?

1. 依赖心理

父母的过度关注,不仅让孩子成了父母眼里的焦点,也让孩子不断意识到“父母的重要性”,什么事只要父母出现就能解决,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依赖心理。

教育孩子不能太主动,用好这些方式,让孩子的问题“送上门来”

而且,绝大多数父母会认为“孩子还小需要关心”,正是这种认知,让我们无法忽视孩子的成长。过度关注已经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孩子的依赖心理也就成了必然。

你会发在,在被动状态下,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依赖父母”。问题虽然解决了,孩子的成长却被耽误了。

2. 行为习惯和心理习惯

过度关注孩子,一方面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另一方面在依赖心理的影响下,孩子会逐渐的形成习惯。

心理上:孩子认为只要父母出现就会解决问题,心理习惯已经忽视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为上: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不会主动的解决问题,甚至不想尝试。等父母出现,成了孩子的行为习惯。

这就意味着,孩子成长的主动性被彻底荒废了,成长也就成了大问题。

你会意识到:父母们关注孩子的成长,反倒成了孩子成长的最大杀手。

那么,该如何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1. 弱化父母的存在感

孩子之所以会依赖父母,就是因为父母的出现总能解决问题。那么,当父母的出现不能解决问题呢?

很显然,孩子就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选择。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摔倒了,要不要扶?一定不要。

只要不是严重的受伤,父母们都不应该及时的出现。仔细观察你的孩子,你会发现,当他摔倒了他不会第一时间就哭,而是先观察一下周围,一旦看到父母在,立马哭的昏天暗地。

教育孩子不能太主动,用好这些方式,让孩子的问题“送上门来”

这其实就是一种求助心理在作祟,孩子渴望在这个时候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帮助。当然,我们不能把它当成一种情感表达去对打,这是一种行为习惯。

当你扶起了孩子,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站起来的想法,成长的主动性也就被弱化。

当孩子出现了问题,不要及时的出现,弱化父母的存在感,就是为了让孩子能自己面对问题。

2. 告诉孩子方法而不是帮孩子去做

心理依赖会演变成行为上的依赖,本质上是通过:“想法——现实”来实现的。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孩子想要得到父母的帮助,父母帮助了孩子,那么在孩子的心理认知上“父母会帮助我解决问题”就有了合理性。孩子自然会运用这些合理性让自己更加轻松,还有比父母帮自己更轻松的办法?

所以,在孩子不能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告诉孩子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帮孩子解决问题。

比如,孩子跟小朋友产生了矛盾,小朋友哭得很伤心。

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想让妈妈替自己跟朋友道歉。妈妈只能告诉孩子:“道歉能获得朋友的原谅,但妈妈帮不了你,你必须自己跟朋友道歉才能得到他的原谅。”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会不断的意识到“我”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我”的处理方式决定了事态的发展。

当孩子意识到“我”的重要性,就很容易激发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3. 关注孩子而不是呵护

呵护这个词汇其实只适合两岁之前的孩子,因为行为意识上孩子有很多的不足,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需要对孩子进行无微不至的呵护。

当孩子两岁之后,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行为能力,也逐渐养成了一些好的生活习惯。这个时候,我们只能表达关注,而不能进行更多的呵护。

教育孩子不能太主动,用好这些方式,让孩子的问题“送上门来”

呵护的同义词就是溺爱,溺爱就孩子依赖心理的源头。

关注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不发生危险,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的行为是安全的,那么我们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管控(三岁之内)。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在这个年龄段,我们需要让孩子自己犯错,通过犯错解决认知上的问题,习惯上的问题。

当然,孩子犯错也就给了我们锻炼孩子主动性的机会。

4. 注意榜样的力量

家长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榜样,当我们总是习惯依赖别人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自然也会受到这样的影响。

家里的马桶堵了,一定要找修理工才能修好?为什么不自己尝试一下?

灯泡坏了也要别人换?为什么不自己换?

有人敲门,为什么总是让孩子去开?你自己在做什么?

有人很可笑的认为,让孩子给客人开门不就是锻炼孩子的主动性?你都没有这种习惯,就想让孩子接受你的教育?孩子觉得你在给他传递积极的教育信息?No!他就是觉得你懒。

……

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不依赖别人,这样的父母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遇到问题是,孩子才能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想法。

总的来说,教育不是单方面的,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们也需要获得成长。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具备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孩子的成长才能更加高效。

欢迎加入福林妈咪粉丝圈,来和育儿大咖还有志同道合的宝妈们一起来交流育儿经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