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立于父母的五个标准(一)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8-05

今天看到一条朋友圈,其中写到独立于父母的五个标准:一是不再把父母理想化,父母的能力有边界;二是不以父母的观点作为自己的判断标准;三是不需要依靠父母的激励给自己动力;四是不沉迷于对父母的怨恨;五是能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仔细想想看,这五个标准确有其道理。年轻人常常说经济独立经济独立,仿佛只要自己有所积蓄,能够养活自己,不再需要依靠父母过活下去,就是所谓独立。然而在我看来,经济上的自由或许能使你在面对父母时更有“底气”,但说到底只有做到精神上、心理上的自我解放,才能真正算是一个不依赖于父母的独立个体。

一 不要苛求理想化的父母

人们常说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化用一下,世界上也没有理想化的父母。

如果我问你,你理想中的男/女朋友是什么样的,你回答说,我希望他霸道暖男高富帅/她肤白貌美大长腿,那么我祝福你早日找到心中的翩翩公子俏佳人,幸福美满携手一生。如果我问你,你有没有理想中的父母,那么或许你讲了一堆,我也只会对你说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嘛想想就好。且不说这世界上没有完完全全理想化的父母,就算有,那大概率也不是你的,也不是父母在努力后就能使你拥有的,毕竟就算父母愿意按照你的“理想型”去改变,但他们能力也有限。倘若他们已经在自己的认知里用尽了最大的努力,那么也请你不要太过苛责。

二 不以父母为权威

前几天讲到过一个阿姨家的孩子想要复读的故事。阿姨家的亲朋好友们都认为复读无用,而他们自己也不太支持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有决心改变,那么只要在上大学之后努力就好,而不必多花费一年时间。抛开经济上的因素不谈,在听到这件事后,我对阿姨说,如果孩子愿意,我支持他复读的想法。而我之所以会讲这番话,是因为四年大学生活里的人和事使我意识到一个好学历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也不能说不重要。其中专科和本科更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至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大学和毕业后的几年。而这个道理,阿姨他们不懂。他们用着自己所拥有的人生经验指导我们的前进的步伐,殊不知世界也在变着,几十年前适用的人生大道理放眼今天或许已然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但,我们能由此指责是他们错了吗?当然不能。

我们无法说他们就是错的,因此对错向来都是相对而言。在他们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中,他们有他们自己经历过的世界,自然与我们有不一样的认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爱子,便必然将其认为是好的的东西倾囊相授。因此当我们迷茫时,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在不苛求他们看到我们所能看到的世界的同时,聆听父母的建议,尝试从父母身上汲取所需营养,并不以父母之言作为绝对的标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