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美元dollar的符号是$?原来是跟西班牙锁了!

 感慨往事如烟 2019-08-05

Dollar,六个字母里没有S,但美元的符号为什么却是竖线穿过“S”呢?

如果此时的你也陷入了沉思,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追溯到该符号诞生的年代。

谁家有矿,谁说了算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欧洲的银矿开采已江河日下。美洲这块富饶土地给西班牙带来了无数宝藏,其中矿产资源就是其一。从14世纪到17世纪,世界上的银产量十有八九都来自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

当其他国家都在紧巴巴地在银币中掺杂其它金属时,真·家里有矿的西班牙,所铸造的西班牙古银币“real de a ocho”或“peso de ocho ”,为100%纯银制造,在质量和数量上都碾压其他货币,一举跃升世界货币鄙视链顶端。

正因为彼时西班牙庞大的殖民地,以及西班牙古银币本身的含银量, peso de ocho 成为了当时最盛行的全球贸易货币,欧洲美洲,无不通用。

古人一偷懒,考点就诞生了

西班牙古银币的流通,让当时很多记账的商人很抓狂。

Peso de ocho,这么多个字母,费笔又费纸啊!

为了省事,商人们的笔迹逐渐狂野,先从冗长的三个单词,缩减为首字母P,因为复数pesos,所以又加了角标S。

而到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考古学家们接过手稿一看

那个角标S,也渐渐和P写到一起了!

到后来,账本上的金额符号已看不出P,只留下一个$。

因缩写而产生的符号还有很多

  • 英语and的符号&来自拉丁语中的“et”,狂草的连写,造就了“&”。

  • 西语的字母“ñ”来自nn的叠写,为了节省纸张,将nn上下交叠。

由此说明,人类的本质确实都是复读机/复印机,当古人因抄写而抓狂,历史的考点就诞生了!

符号太没文化?给它加点传说!

有人说,我不相信缩写把P写没了!这也太简单了吧!

因此,另一种主流观点是,$符号源于西班牙古银币上的海格力斯之柱图案。双竖为柱子,S为飘带(试图注入迷信神话色彩)。

“$”形绶带加两个柱子的图案被铸到了多种金币和银币之上,而这些硬币流通遍了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由此诞生了符号“$”。

海格力斯之柱(Columnas de Hércules)源于古希腊神话的Hércules,他在做任务时来到了直布罗陀海峡,柱上铭文“Non Plus Ultra”,意为“此处之外,再无一物”,表示这是已知世界的尽头。后被西班牙国家去掉“Non”,用于国徽,表示西班牙占有世界。

不过,这个起源也被认为有时间上的bug,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找维基百科的相关说明。

$,西班牙仅存的荣光

不管起源真相如何,不可否认的是,西班牙银币的广泛流通,为世界带来了庞大的影响。

1792年,美国通过了铸币法案,一美元的价值大约等于当时1块西班牙银元。但后者更重,用的白银也更精细。美国政府又很少铸造1美元硬币,导致美国各官、私银行多以西班牙银元作储备。在南北战争前,西班牙银元都一直是美国主要流通的法偿货币之一。

而西班牙殖民菲律宾时期,中国也流传了不少西班牙银元,时常用来代替银两。因为正面有西班牙国王戴假发的头像,又被成为“佛头银”“佛洋”。

除此以外,来看看今天西班牙银元的痕迹:

- 南美大多数国家,如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古巴等称货币为比索(Peso)。

- 西班牙曾经的殖民地菲律宾的货币也是Peso,符号为“₱”。

- 沙特阿拉伯的货币单位里亚尔(Riyal)来自于西班牙语中的“real”一词,历史上是使用“peso de ocho”货币的地区之一。

- 中国把当时的西班牙银币称为“银元”,又称“银圆” ,因此诞生了人民币单位“圆”及“元”。据说日本的“円”和韩国的“원”也受其影响。现在常说的一“块”钱,起初用于称呼当初流行的银元形状。

- 美元更不必提,美国、墨西哥、香港、台湾、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香港、各太平洋岛国和加拿大英语区等,至今仍使用$符号;当今世界32%的人口所生活的国家货币单位叫做“dollar”。

尽管西班牙银元曾影响世界,奈何如今的西班牙货币也只能是欧元。每当看到$这个符号,你就该知道这是属于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仅存的荣光。

$的科普就讲到这里了,今天的小编也是一个合格的西班牙吹!

你觉得哪个起源更科学呢?甚至有人说“$”来自Potosí或是Sevilla的铸币厂标志哦。

另外,谁家里还珍藏着祖传的西班牙银元的,欢迎留言秀一下矿主身份~

全景西班牙

一个关于西班牙情怀的公众号

公众号搜索:

全景西班牙或panospa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