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药店-便利店卖药结局会怎样?

 wupin 2019-08-05
   如今,便利店卖药已不再是新鲜事。

  近日,据北京市药监局官方公众号消息,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审批正在推进中,而这也是继北京京客隆便利店、屈臣氏、物美、苏宁之外,又一进驻药店市场的业外资本。政策的利好使得便利店及大型商超将与药店抢夺零售市场做为未来的重要发展目标。

  便利店的入局,对药店而言无疑是危机四伏,再加上“4+7”集采采购、药师“挂证”整治、药店纳入“集中采购”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更使得药店的经营发展雪上加霜。面对眼下的困局,药店该如何自处一时间成为药店圈最热的话题。

  //

  药店数量骤增?

  //

  2018年10月18日,北京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连锁便利店可按有关标准申请零售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申请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的可由企业总部统一配备质量管理人员。”

  虽然这一规定并非允许便利店卖药的政策原点,却因为首都的政治经济地位而备受关注,且真正推动便利店卖药从理想成为现实。

  2018年12月1日,位于北京工体东路的京客隆便利店成为了第一个响应政策的企业。今年5月22日,经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北京科技大学院内的北京物美京门商贸有限公司六十八号店成为海淀区首家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便利店。而5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再次批准屈臣氏、苏宁等8家连锁便利店可售乙类非处方药品、二类医疗器械。除此之外,在海淀、丰台、石景山、东城、西城等区还将有50家连锁便利店试点乙类非处方药、二类医疗器械销售服务。

  从北京首家便利店卖药,到目前多家品牌连锁便利店开始售药,也仅仅用了半年左右时间,可以说,便利店卖药已经成为趋势。

  可以预见,随着便利店卖药政策的放开,药店数量的增加是必然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拥有便利店数量超过600万家(十数倍于药店数量),一旦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以及“第一个说螃蟹好吃”的企业,那么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即使只是一小撮便利店入围也足以“复制”一个药品零售市场。

  目前全国已有49万家药店,已呈现出饱和态势,各大药店生存空间变小竞争激烈,近年来资本的入侵、大型连锁的并购也使得药店竞争不断加剧,而便利店等业外资本的入局显然是加深了行业的竞争态势,药店升级迫在眉睫。

  //

  推动药店分级分类管理?

  //

  相关部门对便利店卖药进行了“松绑”,但对药店的监管却愈加严格。尤其是央视“315”晚会曝光药店“挂证”现象后,各相关部门便开始采取强力措施整顿药品市场。

  从药监总局发文严查挂证,到各省采取统一行动、全覆盖打击药店租借证现象,再到针对药品的飞检、医保的改革、医保店非药品的下架、保健品的监管、便利店卖药、“4+7”集采采购等一系列政策落地执行,在政策碾压下,2019年的药店圈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药店生存空间逐步趋紧,尤其对于中小药店来说,日子越来越难熬。

  在药店分级分类管理政策全面实施后,药店的洗牌会真正开始。不过,便利店的快速入局,也令整个行业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分级分类管理的方向。据业内人士预测,未来药店将会被分为两种发展路径:

  一是参与二三类的高评级药店的竞争,专业药房将会是大型连锁的逐鹿的焦点。能否提供优质的会员服务和专业的药事服务,将成为未来二类和三类药店生存的主导因素,在一系列监管政策的不断洗礼下,药店会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连锁集中度将大幅度提升,行业也将更加规范和成熟。

  二是转型多元化,做好一类药店的经营。如此一来,一类药店因为只能经营乙类非处方药,与便利店并无实质区别,必须要经受市场的考验,需要在便利性上作足文章。可以说,药店便利店化、在售药品快消品化,将成为一类药店的重要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