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祖棻:讲宋词(四)

 江山携手 2019-08-05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
    如题所示,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节写的。那时,作者正任密州(今山东高密)太守。他的弟弟苏辙(子由)则在济南,已经七年未见了。欢渡佳节的愉快和牵挂弟弟的情怀,乃是这首词的基调。但是,由于他高阔的胸襟、丰富的想象和奇妙的艺术构思,却使得它所展示的形象更为广阔、深刻。它反映了作者所体验到的天上和人间、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之间的矛盾。旷达的个性和政治上的失意使他面对着神奇的、永恒的宇宙,很自然地产生了出世思想,而现实生活的魅力又强烈地吸引着他,使他终于不能不得出人间更为可爱,不忍离开的结论来。这样,他就进一步地借自然界的现象来宽解其离愁别恨,并寄托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美好祝愿。
    上片写对月饮酒。起句陡然发问,真是奇思妙语,破空而来。虽然在苏轼以前,李白在《对月饮酒》中已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但李语舒缓,苏语峭拔,风格自别。“不知”两句继续发疑。唐代韦瓘所撰而托名于牛僧孺的小说《周秦行纪》载诗云“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昔是何年。”这是其用语所自出,但经过改组,已与起首二句紧密结合。“天上宫阙”(已非指“大罗天”而改指月宫),承上“明月”来。“今夕是何年”,承上“几时有”来,针线很密。两句体现了作者对于理解自然现象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不愿局促于现实社会的豪迈性格。
    人间今夕,天上何年?天上是否胜似人间呢?那只有上了天才知道,所以接以“我欲”一句。上天而称“归去”,是古人迷信有才学的人都是天上的星宿谪降凡尘的,上天有同归家。“乘风”两字出《列子》,就是后来小说中所说的腾云驾雾,这里则反映了苏轼飘然若仙的精神状态。(苏轼这种精神状态在当时很突出,所以人们都称之为“坡仙”)“又恐”两句一转,月宫虽然是“琼楼玉宇”,(语出《拾遗记》:“翟乾祐于江岸玩月。或问:‘此中何有、’翟笑曰:‘可随我观之。’已而月现中天,琼楼玉宇烂然。”)皎洁空明,但位置既高,气候必冷,去了恐怕受不了吧。这两句的妙处不在于虚摹了天上的广寒宫殿,而在于通过这种描写,暗示了中秋之夕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同时又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人间的热爱。
    “起舞”两句再转,仍从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也是写的酒后月下独自起舞,情景略同。“何似”句与上“我欲”句对照,既然天上是“高处不胜寒”,那还不如在人间对月起舞。虽然只是一个人,可是总还有个影儿伴着。这样,思想感情又从幻境回到了现实。两次转折,而一气贯注,显示了作者笔力的雄健。
    下片写对月怀人。换头仍然承上写月,并由月而及月下的人。夜,渐渐地深了。月光移动着,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穿过了雕花的窗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的人。住在“朱阁”、“绮户”中的人,当然不愁衣食,可为什么也失眠呢?不外是为了伤离怨别,对月怀人。这个“无眠”的人,乃是泛指,以见这种社会现象的普遍存在。
    花好月圆,是幸福的象征。月圆而人不圆。自然不免令人感到惆怅,因此接下来便有“不应”两句。月是自然之物,不该有什么愁恨,但偏偏老是在人离别的时候圆了起来,这就使人在相形之下,更加重自己的离恨了。用“何事”作问句,言外有埋怨明月无情之意。问得无理,可是有情。
    “人有”三句,又推开一层说。人事固多变化,月轮也有亏盈。人有恨,月难道就没有?这原是从古以来就难得完全的事啊!这样,又变为对月同情,为月开脱,终于达到人月同其遭遇,同其感受,显见得这是个长久以来就存在的、难以圆满解决的问题了。这三句写了人与月、古与今、人间天上,将物理和人事等量齐观,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于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了对将来的希望,所以结以“但愿”两句。
    尽管物理、人事,自古难全,可是总希望人能够长久而健康地生活着。“古难全”,是事实;“人长久”,是希望。两相对立,而统一于作者的感情中。若是能够如愿,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就能够共赏明月,不致因离别而忧伤了。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是这两句所本。“婵娟”,指嫦娥,用作月的代语。没有出场的“美人”则指子由。很显然,作者这种美好的祝愿,已经不只是对他弟弟一人而发,而是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