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部分诗(词)人小传(三)

 江山携手 2019-08-05
唐代(二)
    钱起(公元722——780年?),字仲文,吴兴(今浙江吴兴)人。进士及第,曾任尚书考功郎中。“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与刘长卿齐名。以擅长应酬诗为时人所重。他是一个应酬官场的诗人,并没有写出有意义的好诗,只不过是技巧较熟练而已。他的诗以五言为主,多送别酬赠之作。有《钱考功集》。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玄宗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多流连光景和应酬赠别之作,辞采富丽委婉,笔法轻巧娴熟。有《韩君平集》。

    戴叔伦(公元732—789年),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今江苏金坛)人。唐德宗朝进士,官至容管经略使。他的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也写过边塞诗和一些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富有现实意义。他的诗构思新颖,诗风清隽,对后来李贺、李商隐、温庭筠等人有一定的影响。有《戴叔伦集》。
 
    韦应物(公元737—792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进士第,曾任江州、苏州刺史和左司郎中。世称韦江州、韦苏州、韦左司。他以写田园山水、歌咏隐逸的诗著称。与柳宗元齐名。他的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孟浩然相近。有《韦苏州集》。
 
    卢纶(公元748?—789年?),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多奉和赠答与歌功颂德之作,也有一些比较秀丽优美的写景和反映军士生活的边塞诗。有《卢纶集》。
 
    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宗朝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是一位卓著且有较高成就的诗人,曾与李贺齐名。他的诗明快豪放,音律和美曾被配上乐曲所传唱。他的边塞诗不事想象和模拟,直接来源于生活,因此诗中常常隐有自己的身影,也更具特色的艺术感染力。有《李益集》。
 
    孟郊(公元751—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他出身贫寒,一生贫困潦倒。他与韩愈交谊颇深。他工诗,韩愈工文,当时有“孟诗韩笔”之称。他的诗惯用白描手法,用字造句刻意苦吟,力避平庸浅露,追求古朴、瘦硬、深挚。他以苦吟著名,具有独创风格的诗人,与偶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今存诗400多首。有《孟东野集》。
   
    张籍(公元766?—830年?),字文昌祖居吴郡(今江苏苏州)后移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出身贫寒,是韩愈的学生。唐德宗朝进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他是新乐府运动成员之一。他的诗风格质朴清新,语言通俗流畅,描写生动具体,颇有民歌风味,甚为白居易所推崇。他和王建齐名,世称“张王”。有《张司业集》。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今河北昌黎),常自称“昌黎韩愈”。官至吏部侍郎。死后谥号“文”,后世称他为韩文公。在文学上,他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被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是中唐时期韩、孟派代表人物之一。有《昌黎先生集》。
 
    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一作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德宗朝进士,曾官太子宾客、礼部尚书。他是诗人,又是思想家。他有远大抱负。却屡遭贬斥,因而诗歌中多桀傲之气,常借虫鸟以讽世。“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可看做他对横逆的态度,犹“玄都观梨花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之意。怀古诗也低回沉着,启人遐想。他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在艺术上独创一格。他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在诗坛上负有盛名,被称为“诗豪”。存诗约800首。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及》。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出生于河南新郑。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家境贫寒。德宗朝进士,曾做过校书郎、左拾遗、县尉、州司马、刺太子宾客、太子少傅。他是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诗被称为“元和体”(唐宪宗年号“元和”)。他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他与刘禹锡齐名,世称“刘白”。他的诗流传下来近3000首,代表作如《琵琶行》、《长恨歌》等。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年隐居洛阳香山寺,自号醉吟先生和香山居士。有《白氏长庆集》。
 
    李绅(公元772—846年),字公垂,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宪宗朝进士,武宗朝拜相。他以诗著称。也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人物。他的诗文“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特点十分鲜明。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德宗朝进士,曾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记,文笔清新秀丽。他的诗善写景物,风格清劲峭拔。有《柳河东先生集》。
 
    元稹(公元779—831年),字微之,河南河内(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十五岁明经及第,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他的诗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语言通俗流畅,较有艺术性。存诗800多首,有《元氏长庆集》。
 
    贾岛(公元779—843年),字阆仙,一作浪仙,自号碣石山人。范阳(今河北涿县)人。早年出家为僧,后还俗。曾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他以“苦吟”著称。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他的诗作题材狭窄,情调凄苦。他精善五律,注重辞的锤炼,刻意求工。有《长江集》。
 
    李贺(公元790—816年),字长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生长在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他少有才华,但因避父“晋肃”名讳,不得应进士科考试,终身抑郁不得志,死时仅27岁。他的诗以浪漫主义为特征,富于独创性。语言新颖瑰奇,多用象征和比喻手法,具有新辞壮彩的风格,被称为长吉体,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现存诗200多首。有《昌谷集》、《李长吉诗歌》。
 
    许浑(公元?—858年),字用晦,一作仲晦。原籍洛阳,后定居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成年后移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唐文宗朝进士。他的诗专攻律体,多登高怀古之作。曾在丁卯涧附近的别业内自编其诗500首,并以“丁卯”名其诗集。有《丁卯集》。
 
    杜牧(公元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居长安下杜樊川(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因称“杜樊川”唐文宗朝进士。曾任司勋员外郎。他的古体诗豪健跌宕,近体诗清俊生动,是晚唐时期重要的、有才华、有影响的诗人。后人称他为“小杜”(以区别杜甫为老杜)。他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 
 
         温庭筠(公元812?—866年),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才思聪敏,每入试,押官韵,八次叉手而成八韵,时称“温八叉”。但是,屡举进士不第。他工诗亦工词。在诗作的风格上,他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他的词在唐代词人中数量最多,并且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列于花间集派之首。现存词60多首。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
 
    李商隐(公元813—858年)字义山,初号玉谿生,又自称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后迁居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唐文宗朝进士。终身潦倒,抑郁苦闷。他的诗继承了屈原、李白、李贺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杜甫严谨、深沉、雄浑的特点,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在晚唐独树一帜,和同时代的杜牧并驾齐驱,有“小李杜”之称。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
 
    秦韬玉(公元?—890年?),字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进士出身。他的诗风格典丽工整,语言清新健爽,以七律见长。现存诗36首,有《秦韬玉诗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