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代杨姓名人(元朝篇)

 霜叶晴空 2019-08-05

    杨大渊,元朝天水人。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左丞,行江西省事,后病死。与兄大全、弟大楫,皆仕宋。大渊遣文安以向良等家人往招得汉城,未下。四月,大渊以疾卒。八年,追封大渊阆中郡公,谥肃翼。子文粲,袭为阆蓬广安顺庆夔府等路都元帅。兄子文安。文安字泰叔,父大全,仕宋守叙州。壬寅,国兵入蜀,大全战死,赠武节大夫、眉州防御使,谥愍忠,官其长子文仲。文仲卒,诏文安就佩金虎符,充阆州夔东路安抚使军民元帅,仍相副都元帅府事。阆州累遭兵变,户口凋耗,文安乃教以耕桑,鳏寡不能自存,愿相配偶者,并为一户充役,民始复业。十七年,遣辩士王介谕降散毛诸洞蛮,以散毛两子入觐,因进言曰:“元帅蔡邦光,昔征散毛蛮而死,可念也。”帝曰:“散毛既降而杀之,其何以怀远!”乃擢蔡邦光之子,升为管军总管,佩虎符,赐散毛两子金银符各一,并赐其酋长以金虎符。遥授文安参知政事,行四川南道宣慰使。十九年春,入觐,擢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左丞,行江西省事,到官逾月,以疾卒。子艮之,袭佩虎符,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历湖南宣慰副使,岳州路总管,卒。

 杨恢,字充之,号西村,眉山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景定中前后在世。舆柴望有交谊。宝祐五年,(公元一二五七年)望尝访之于湖上作祝英合近词,恢亦工词,今存见于绝妙好词者六首,语溪集者一首。

思州沿边溪峒宣慰使杨氏。今贵州铜仁市、湖南凤凰县、四川秀山县一带。(至元二十八年,播州杨赛因不花言:“洞民近因籍户,怀疑窜匿,乞降诏招集。”又言:“向所授安抚职任,隶顺元宣慰司,其所管地,于四川行省为近,乞改为军民宣抚司,直隶四川行省。”从之。以播州等处管军万户杨汉英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行播州军民宣抚使、播州等处管军万户,仍虎符。汉英即赛因不花也。仍颁所请诏旨,诏曰:“爰自前宋归附,十五余年,阅实户数,乃有司当知之事,诸郡皆然,非独尔播。自今以往,咸奠厥居,流移失所者,招谕复业,有司常加存恤,毋致烦扰,重困吾民。”) 

 杨伯颜卜花(杨嘉相),父亲杨祖如,贵州遵义人。绍庆宣慰使杨延礼不花遥授湖广左丞,杨伯颜卜花为绍庆宣慰使,换文资;杨城为沿边溪洞招讨使兼征行万户,回赐先所拘收牌面。

 杨城(杨嘉城),贵州铜仁人, 绍庆宣慰使杨延礼不花遥授湖广左丞,杨伯颜卜花为绍庆宣慰使,换文资;杨城为沿边溪洞招讨使兼征行万户,回赐先所拘收牌面。

 杨大车,重庆秀山人,秋七月丙戌,思州平茶杨大车、酉阳州冉世昌寇小石耶、凯江等寨,调兵捕之。

 杨大兰,四川阆中西人,隆州,(下。)州在路之西南,与汉邛都县接境,唐会川县之西北。蒙氏改会川为会同逻,立五睑,本州为边府睑。其后睑主杨大兰于睑北垲上立城,分派而居,名曰大隆城,即今州治也。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十四年,设千户。十七年,改隆州。

 杨牴,元至正十一年丁未,亲试进士六十二人,赐宝宝、杨牴进士及第,余出身有差。丙辰,太阴犯氐宿。壬戌,大同路夜有赤气亘天,中侵北斗。是月,立广西行中书省。

        杨都要(杨昌权),子杨胜钟。贵州铜仁人,己卯,诏谕思州提省溪洞官杨都要招安叛蛮,悔过来归者,与免本罪。(杨都要是蒙古名,其汉名杨昌权,杨昌权其子杨胜钟在这次平蛮过程中有功,自创五寨军民长官司-湖南省凤凰县东南境,杨胜钟为此支土司始祖。)

      杨胜(杨胜钟),父亲杨昌权,湖南凤凰县书家堂村人,八番顺元蛮夷官。(至元十六年,潭州行省遣两淮招讨司经历刘继昌招降西南诸番,以龙方零为小龙番静蛮军安抚使,龙文求卧龙番南宁州安抚使,龙延三大龙番应天府安抚使,程延随程番武盛军安抚使,洪延畅洪番永盛军安抚使,韦昌盛方番河中府安抚使,石延异石番太平军安抚使,卢延陵卢番静海军安抚使,罗阿资罗甸国遏蛮军安抚使,并怀远大将军、虎符,仍以兵三千戍之。是年,宣慰使塔海以西南八番、罗氏等国已归附者,具以来上,洞寨凡千六百二十有六,户凡十万一千一百六十有八。西南五番千一百八十六寨,户八万九千四百。西南番三百一十五寨,大龙番三百六十寨。二十八年,从杨胜请,割八番洞蛮,自四川行省隶湖广行省。三十年,四川行省官言:“思、播州元隶四川,近改入湖广,今土人愿仍其旧。”有旨遣问,还云,田氏、杨氏言,昨赴阙廷,取道湖广甚便,况百姓相邻,驿传已立,愿隶平章答剌罕。)

        杨端仁,中统二年(1261)六月,蒙古怀孟广济渠提举王允中、大使杨端仁主持开凿的沁河渠(又称广济渠)竣工。

        杨朵儿只,河西宁夏人。少孤,与其兄皆幼,即知自立,语言仪度如成人。事仁宗于藩邸,甚见倚重。大德丁未,从迁怀孟。英宗即位,诏书遂加以诬罔大臣之罪。铁木迭儿权势既成,毫发之怨,无不报者,太后惊悔,而帝亦觉其所谮毁者皆先帝旧臣。未及论治,而铁木迭儿以病死。会有天灾,求直言,会议廷中,集贤大学士张珪、中书参议回回,皆称萧、杨等死甚冤,是致不雨。闻者失色,言终不得达。及珪拜平章,即告丞相拜住曰:“赏罚不当,枉抑不伸,不可以为治。若萧、杨等冤,何可不亟昭雪也!”丞相善之,遂请于帝,诏昭雪其冤,特赠思顺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上柱国、夏国公,谥襄愍。朵儿只死时,权臣欲夺其妻刘氏与人,刘氏剪发毁容以自誓,乃免。子不花。

  杨发,远航贸易方面,浙江澉浦的杨氏家族在元朝赫赫有名。最初,杨发掌管元朝的庆元、上海、澉浦三处市舶司,后在家乡修筑船场造大船,并进行航海贸易,成为一代海商巨富。 杨发的贸易船队“于番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积累了巨大家财。在杨氏家族的影响下,当地小民争相仿效,以海为业,修船造船成风,海运业十分发达。海外贸易和与航海有关各业的发展,也成就了元初澉浦港的一代繁华。杨发去世后,其子杨梓继承了父亲的船队,主要从事对日本和高丽等国的海上贸易。

        杨恭懿,字元甫,元朝奉元人。授集贤学士,兼太史院事。70岁逝世。力学强记,日数千言,虽从亲逃乱,未尝废业。年十七,西还,家贫,服劳为养。暇则就学,书无不读,尤深于《易》、《礼》、《春秋》,后得朱熹集注《四书》,叹曰:“人伦日用之常,天道性命之妙,皆萃此书矣。”父没,水浆不入口者五日,居丧尽礼。宣抚司、行省以掌书记辟,不就。至元七年,与许衡俱被召,恭懿不至。衡拜中书左丞,日于右相安童前称誉恭懿之贤,丞相以闻。十年,诏遣使召之,以疾不起。十一年,太子下教中书,俾如汉惠聘四皓者以聘恭懿,丞相遣郎中张元智为书致命,乃至京师。既入见,世祖遣国王和童劳其远来,继又亲询其乡里、族氏、师承、子姓,无不周悉。十二年正月二日,帝御香殿,以大军南征,使久不至,命筮之,其言秘。侍读学士徒单公履请设取士科,诏与恭懿议之。恭懿言:“明诏有谓:士不治经学孔孟之道,日为赋诗空文。斯言诚万世治安之本。今欲取士,宜敕有司,举有行检、通经史之士,使无投牒自售,试以经义、论策。夫既从事实学,则士风还淳,民俗趋厚,国家得才矣。”奏之,帝善之。会北征,恭懿遂归田里。

 杨光祖,丙午,以内侍杨光祖为秘书卿。

 杨果,字正卿,号西庵,祈州蒲阴(今河北安国县)人。生于金章宗承安二年(宋庆元三年),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登进士第,官至参知政事,为官以干练廉洁著称。卒,谥文献。工文章,长于词曲,著有《西庵集》。与元好问交好。其散曲作品内容多咏自然风光,曲辞华美,富于文采。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曲“如花柳芳妍”。杨汉英,(1276-1318),字熙载,元代播州(今贵州遵义市)杨氏第十七代土司,其辖地在今天贵州遵义一带。汉英先祖为太原人,父杨邦宪,归顺元朝不久病故。当时,杨汉英五岁,承袭播州安抚使之职,由其母田氏代掌政柄。至元二十三年(1287年),杨汉英九岁,由母带至大都谒见元世祖忽必烈。元世祖见其聪慧过人,欣喜,抚摸其头对宰相说:“是儿真国器也,宜以父爵赐之。”即封为龙虎卫上将军,授金虎符,任播州军民安抚使及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并赐“赛英不花”名,赏金银、丝绸、宝马、弓箭等南归。次年,其母被族中仇人杀死。杨汉英披麻戴孝至大都投诉。元世祖令人将凶犯捕至益州斩首。杨汉英十一岁始掌政印。二十七年,元世祖推行行省郡县制,播州邻境土司拒命,惟杨汉英拥护。世祖大喜,加封播州管军万户。次年,进京上奏播州归元以来事宜,世祖嘉奖,升播州安抚司为宣抚司,杨汉英亦耀升为播州军民宣抚使。至元二十九年至延桔四年(1292~1317年),杨汉英先后率播州军随元军远征云南、缅甸,镇压罗闽部奢节、宋隆济的反元行为,平定黄平等地“南蛮”反叛活动并置官管理。杨汉英足智多谋的军事才干和管理能力深受元廷器重,遂拨乖西隶播州宣抚司。至此,播州地界北至秦江、南平,南至六洞、柔远、小姑、单张,东至沿河佑溪,西越赤水河。杨汉英旋奏请朝廷改南诏驿道,裁减郡、县冗员,免除屯了粮赋三分之一,减轻民众负担;修建学校,培养人才,于入播巴蜀人士中招揽文人学士,量才录用,促进播州经济、文化的发展。杨氏占据播州以来,至杨汉英时,进入鼎盛时期。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杨汉英与思州宣慰使田茂忠联合征讨庐崩蛮部叛乱,最后病死军中,死时年仅42岁。因其在世时功业显著,朝廷追赠其为“推诚秉义功臣”、“银青光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等,并追封为“播国公”。杨汉英崇尚程、朱理学,常与京都名流探讨交流,与翰林院主持人、理学大师姚除交往尤为密切。著《明哲要览》90卷,为黔省首部理学著作。诗文《桃溪内外集》64卷和《云南颂》等,均已失传,仅存诗《咏九疑图》一首。

 杨简(1141-1226),字敬仲,慈溪人。乾道五年举进士,授富阳主簿。会陆九渊道过富阳,问答有所契,遂定师弟子之礼。富阳民多服贾而不知学,简兴学养士,文风益振。 师事陆九渊,发展心学,主张“毋意”、“无念”、“无思无虑是谓道心”,认为“天地我之天地,变化我之变化,非他物也”,把宇宙的变化说成是心的变化。并宣扬“人心自明,人心自灵”的观点。

  杨居宽字子裕,(1233~1287),元东昌路莘县人。辟中书省掾,擢左右司郎中,累迁江浙行省参议、中书参知政事。忤权相桑哥,被诬杀。

        杨立,丁酉,宋涪州观察杨立子嗣荣,请降诏招谕其父,从之。

        杨琏真加,唐兀(党项)人,又作琏真伽、杨琏真珈、杨琏真加,元朝人,西夏藏传佛教僧人,吐蕃高僧八思巴帝师的弟子,见宠于忽必烈,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任江南总摄。史载杨琏真珈善于盗墓,曾盗掘南宋诸皇帝、皇后陵寝、公侯卿相坟墓达一百余座,把盗来的陪葬品用作为修建寺庙的资金。至元十四年(1277),任元朝江南释教都总统(后改江淮释教都总统),掌江南佛教事务。次年,在宰相桑哥支持下,盗掘钱塘、绍兴宋陵,窃取陵中珍宝,弃尸骨于草莽之间。绍兴人唐珏等以假骨易诸帝遗骨,葬于兰亭,植冬青树为识。后杨琏真伽复取假骨,杂以牛马枯骨,在临安故宫中筑白塔镇压,名曰“镇本”。

 杨鹿五,1348年,命湖广行省右丞图齐、湖广宣慰都无帅鄂勒哲特穆尔,讨莫磐洞诸蛮,斩首数百级,其馀二十馀洞,缚其洞酋杨鹿五赴京师。

        杨买驴,武都(今甘肃省武都区)人,癸巳,从诸王按赤台征女直万奴部,有功。未几召还。兴州赵祚反,土豪杨买驴等附之。帝命从亲王察合台帅师讨之,斩贼将董蛮等,围买驴于险树寨,三月不能下。买奴令健卒刘五儿,即寨北小径上大树,以绳潜引百人登寨,直前劫之,买驴投崖死,余党悉平。

        杨仁风,左丞相伯颜率元军主力,自襄阳(今属湖北襄樊)出发,沿汉水南进,绕过郢州(今湖北钟祥)后,于十月二十二日进至沙洋堡。伯颜遣断事官杨仁风去招降,宋守将不肯与之对话,又遣一降将持黄榜和檄文,

        杨尚书,辛未,明玉珍据成都,自称陇蜀王,遣伪将杨尚书守重庆,分兵寇龙州、青州,犯兴元、巩昌等路。

        杨氏,南诏(大理),永昌州,(下。)州在路北,治故归依城,即古会川也。唐天宝末,没于南诏,置会川都督。至蒙氏改会同府,置五睑,徙张、王、李、赵、杨、周、高、段、何、苏、龚、尹十二姓于此,以赵氏为府主,居今州城。赵氏弱,王氏据之。及段氏与高氏专政,逐王氏,以其子高政治会川。元宪宗三年,征大理,高氏逃去。九年,故酋王氏孙阿龙率众内附。至元八年,以其男阿禾领会川。十四年,改管民千户。十七年,立永昌州,隶会川路。

        杨氏,南诏(大理),建水州,(下。)在本路之南,近接交趾,为云南极边。治故建水城,唐元和间蒙氏所筑,古称步头,亦云巴甸。每秋夏溪水涨溢如海,夷谓海为惠,历刂为大,故名惠历刂,汉语曰建水,历赵、杨、李、段数姓,皆仍旧名,些麽徒蛮所居。内附后,立千户,隶阿僰万户。至元十三年,改建水州,隶临安路。    石平州,(下。)在路之西南,阿僰蛮据之,得石坪,聚为居邑,名曰石坪。至元七年,改邑为州,隶临安路。  

        杨氏,南诏(大理),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大理路军民总管府,(上。)本汉楪榆县地。唐于昆明之梇栋川置姚州都督府,治楪榆洱河蛮。后蒙舍诏皮罗阁逐河蛮取太和城,至阁罗凤号大蒙国。云南先有六诏,至是请于朝,求合为一,从之。蒙舍在其南,故称南诏。徙治太和城。至异牟寻又迁于喜郡史城,又徙居羊苴乖城,即今府治。改号大礼国。其后郑、赵、杨三氏互相篡夺,至石晋时,段思平更号大理国。元宪宗三年收附。六年,立上下二万户。至元七年,并二万户为大理路。(有点苍山在大理城西,周广四百里,为云南形胜要害之地。城中有五花楼,唐大中十年,南诏王券丰佑所建。楼方五里,高百尺,上可容万人。世祖征大理时,驻兵楼前。至元三年,尝赐金重修焉。)领司一、县一、府二、州五。府领一县,州领二县。    录事司。(宪宗七年,立中千户,属大理万户。至元十一年,罢千户,立录事司。十二年,升理州。二十一年,州罢,复立录事司。)  

       杨恕卿,台州人,命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纳麟给宣敕与台州民陈子由、杨恕卿、赵士正、戴甲,令其集民丁夹攻方国珍。

        杨太,太平当涂县人,致和元年三月壬辰,太平当涂县杨太妻吴氏一产三子。

        杨廷璧,1282年,招讨使杨廷璧三住招之,遂遣使贡宝货及黑猿一。壬戌,敕:“官吏受贿及仓库官侵盗,台察官知而不纠者,验其轻重罪之;中外官吏赃罪,轻者杖决,重者处死。

        杨完者(?~1358年),元朝末年将领,字世杰,原名杨通贯,元末武冈路赤水(今湖南城步蒋坊乡)人,乃十峒飞山(今日邵阳、怀化一带)蛮首领杨再思的后裔。“完者”之名为元顺帝所赐。杨完者是元代农民起义将领,后受招为官,初授千户,官至元帅。后矜骄日肆,被同僚围困而自缢。

        杨万户,贵州遵义人,播州杨万户引四川贼兵至乌江峰,官军败之;八番元帅脱出亦破乌江北岸贼兵,复夺关口。

        杨惟中,字彦诚,弘州人。岁己未,世祖总统东师,奏惟中为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俾建行台,以先启行,宣布恩信,蒙古、汉军诸帅并听节制。师还,卒于蔡州,年五十五。中统二年,追谥曰忠肃公。

        杨文安,杨大渊侄子、侄子杨应之、子杨艮之,字泰叔,天水人也。父杨大全,仕宋守叙州。壬寅,国兵入蜀,大全战死,赠武节大夫、眉州防御使,谥愍忠,官其长子文仲。文安方二岁,母刘氏鞠之,依叔父杨大渊于阆州。戊午,宪宗以兵攻大获,大渊以郡降,授侍郎、都行省,文仲亦授安抚使。子艮之,袭佩虎符,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历湖南宣慰副使,岳州路总管,卒。

        杨兀鲁带,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91年),驻奴尔干的征东招讨使塔塔儿带、杨兀鲁带曾率兵万人、船千艘征骨嵬。

        杨祥,命海船副万户杨祥、合迷、张文虎并为都元帅,将兵征琉求。明年,杨祥、阮监果不能达琉求而还,志斗死于行,时人疑为祥所杀,诏福建行省按问,会赦不治。元朝副万户,曾奉命至琉球(实际是台湾)。

         杨秀朝,贵州印江人,丙戌,提省溪、锦州、铜人等洞酋长杨秀朝等六人入见,进方物。杨胜忠,字自瑾,元大德二年至十一年(1298至1307年)任思邛江长官司正长官,杨胜忠原为杨家坪巡检司长官,因镇有功,于大德元年撤杨家坪巡检司,改授思邛江长官司正长官,因当时少数民族地区政局不稳,时有起义军突袭司衙,杨胜忠为守住司衙司印,将司衙设在紧靠在大圣墩的大村寨杨家坪一带,进可攻、退可守,另以大圣墩为副衙署,如遇声势浩大的紧急情况立即退居易守难攻的大圣墩,杨胜忠在大圣墩修造唐代、宋代名胜、太阳庙、铁瓦寺、太和宫、观音阁、天生桥,把大圣墩顶部1000余亩土地作为长官司公地,放给佃户耕种,以备战需,同时杨胜忠又把大圣墩作为安乐之地,生活设施齐全,水源丰富,数月不下山也不发愁,另将长子杨秀朝迁往木黄、次子杨秀廷迁梵净山西南部定居,三子杨秀怀与已定居,长子杨秀朝放弃承袭长官司长官职,让其子再位承袭,再位年三十二殁,其子正光十四岁袭,明洪武八年(1376年),朝廷以其不称职裁撤罢其职,改为张氏世袭思邛江长官司正长官。杨胜忠作为思邛江长官司的开司土官,为建造名胜,保护古迹大圣墩做了大量工作。同时还将子女派往苗族地区融合当地苗民,作苗头,任土职,为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进步作了一些善。

        杨延礼不花(杨嘉贞),杨汉英养子,贵州遵义人,绍庆宣慰使杨延礼不花遥授湖广左丞,杨伯颜卜花为绍庆宣慰使,换文资;杨城为沿边溪洞招讨使兼征行万户,回赐先所拘收牌面。

        杨银千,贵州铜仁人,思州洞蛮杨银千等来献方物。

        杨元六,处州缙云贼吕重二、杨元六等反,浙东宣慰使史弼擒斩之。

        杨镇,吏部尚书兼临安府安抚使杨镇、河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迷里忽辛并参知政事。

        杨镇(震)龙,台州贼杨镇龙聚众宁海,僣称大兴国,寇东阳、义乌,浙东大震。诸王瓮吉带时谪婺州,帅兵讨之。

        杨正思,贵州铜仁人,思州军民宣抚司招谕官唐铨以洞蛮杨正思等五人来朝,赐金帛有差。

        杨宗瑞,字廷镇,天临路醴陵人(今湖南醴陵,一说揭阳人)。元泰定进士,历官翰林修撰。泰定元年(1324)以礼部郎中出使安南。天历间以国子司业参修《经世大典》。元顺帝至正三年始参与修撰《辽》、《金》、《宋》三史。
其七绝《茂林》:“野水舟横行人稀,溪云断续树参差。南来北去年年事,归鸟巢林只一枝。”诗中化用《庄子·逍遥游》中句:“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思是对人生没有太多的要求,像鹪鹩一样只求一枝归栖。托意幽微,可见其逸致之气。

        杨总国,贵州锦屏县人,庚午,验洞酋长杨总国等来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