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益生产管理之八大浪费与解决方法(十三)

 昵称33542116 2019-08-05

六、动作的浪费 (一)

世界上最大的浪费,莫过于动作的浪费--吉尔布雷斯。吉尔布雷斯是现代工业工程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她重点研究人的动作,并提出了人的动作与产品及设备空间搭配的22条原则,享誉至今。在对比这22条原则的时候,可以发现我们工作中的许多动作是不合理的,是浪费的。

1.定义:动作浪费指生产中在动作上的不合理而导致的时间、效率、场地、人员及人身等方面的浪费。

动作的浪费是在实际作业中广泛存在的浪费。精益生产观点认为:在没有实施精益生产的工厂中,作业者至少有一半的动作时间是“无效的”,属于浪费的行为。工序流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搬运和加速的动作是为了达到什么结果,都应真正清晰明了。没有意义或不合理的动作,只会导致工作时间徒劳无功地增加。动作浪费除了会无谓地延长工时外,还会降低工作的产出和效率,增加场地及人员的占用及配置,同时不合理的动作还会导致身体疲劳甚至工作伤害。

举例:下图中左边是改善前,人使用直嘴的钳子,需要将手腕弯一个角度,不符合人的生理最适性操作,给作业带来不便。改善后的右图中将钳子头改成弯一个角度,人的操作符合人的生理特点,这样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减少了人的身体伤害。

下图中,我们看到一个拧紧螺丝的作业,左边改善前的图中我们看到,螺丝刀短了,效率很低,品质也得不到保证,在改善后的右图中,螺丝刀加长了,利于操作了,提高了效率,品质也得到了保证。

下图的案例中,通过降低椅子高度或者在作业者脚底下安装一个垫子达到了人作业舒服,效率高,无人身伤害的目的,这是一个很小的改善,正应了那句话,“改善无处不在”。

在下图的案例中,改善前的左图中,工人在天花板上钻孔时,由于位置不合理,费力还影响品质效率。右图中,调整了梯子的位置后,钻孔位置合理,人的作业不会疲劳了,效率品质也得到了保证。

2.动作浪费的表现形式

动作的浪费现象在很多企业的生产线中都存在,常见的动作浪费现象主要有以下12种:

1)两手空闲;2)单手空闲;3)作业动作突然停止;4)作业动作过大;5)左右手交换;6)步行过多;7)转身动作太大;8)移动中变换“状态”;9)不明技巧;10)伸背动作;11)弯腰动作;12)重复动作和不必要的动作等。

这些动作的浪费造成了时间和体力上的不必要消耗。

3.动作浪费产生的原因

(1)操作不经济(Handling)。

①动作不精简;②动作多余。

(2)设计不合理(Design)。

①可同时完成但未同时;②不必要但被增加;③可同规格但不同;④未考虑调整/转换/取放;⑤物料需要翻找。

4.动作浪费的消除

根据动作的经济原则,运用动作分析的方法,把完成某一工序的动作分解为最小的分析单位,对作业进行定性的分析,从而找出最合理的动作,避免出现无效能动作的浪费现象,从而缩短作业时间。

(1)针对操作不经济产生的动作浪费。

①按经济原则设计工站操作并进行标准化;

②制定Check list,挖掘相应浪费并加以消除。

(2)针对设计不合理产生的浪费。

①设计必须经过验证才可以实施,同时制定相应的稽核制度;

②根据人因工程学理论设计符合人体工效的作业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