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支付最新的年中战略,听起来却很“支付宝”?

 红烧的好吃 2019-08-05

刷脸、信用、大出行,都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哦,这不就是支付宝几年前就开始的布局策略嘛,微信支付还是晚了一步呀。

文|杨舒芳链接出售中金博客博客群发工具

原创|科技考拉

7月31日,腾讯微信事业群副总裁耿志军在微信支付“88媒体开放日”上表示,目前微信支付的日均总交易量超过10亿次。同时公布了年中的三大战略:刷脸支付、支付分、交通出行。

听起来好像哪里不太对,刷脸、信用、大出行,都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哦,这不就是支付宝几年前就开始的布局策略嘛,微信支付还是晚了一步呀。

先说刷脸支付。

支付宝的刷脸支付第一次亮相是在2014年,开启商用则是在2017年。爆发和普及的节点,应该算是在2018年年底,低门槛刷脸支付产品“蜻蜓”正式推出后。各种商朝、便利店、自动售货机都能看到有人在用支付宝刷脸。

随后微信支付推出刷脸支付产品“青蛙”,但成绩有点差强人意,据说目前在全国的覆盖还不到万台。看起来,“青蛙”要吃“蜻蜓”,还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

然后,再看第二条“支付分”。

对应到支付宝的产品上,应该就是芝麻信用分了。芝麻信用分是2014年推出的,最开始的应用场景是酒店免押金、一些出境地区的签证流程简化、闲鱼和相亲网站的身份认证等。总而言之,就是与实人认证结合在一起,作为鉴别一个人靠不靠谱的标准之一。

芝麻信用在商业上的真正激活,要从2017年成功推动共享单车行业的信用免押金服务开始算起。复制共享单车的免押模式后,芝麻信用间接催生出一批“新租赁经济”产业,比如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这些行业如果不能摆脱押金,几乎是没办法存活下来的。

在微信支付这端,支付分的前身其实是腾讯信用分。作为同样手握大量数据的腾讯旗下的信用产品,腾讯信用分当年也是备受期待的,但不幸的是过程异常坎坷。

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腾讯信用分上线当天就下架了,后来征信牌照的监管趋严,信用分一度被认为“要凉”。最后我们看到的成品,就是现在的微信支付分。

但就目前来看,除了共享充电宝之外,微信支付分仍然没有大规模落地的场景。但即时在共享充电宝这个场景中,支付宝仍然占据了70%的用户比例,意味着留给微信支付分占比大概只有30%。就目前的竞争局面而言,在信用分这个维度上,其实对微信支付是相当不利的。

最后再说交通,也就是所谓的大出行领域。

应该说,在微信支付年中战略的这三个方向中,交通领域是其中表现最好的部分。“8.8智慧生活日”媒体开放日上,微信支付最新公布的数据是,乘车码的用户突破百亿。这也是小马哥为微信支付站台次数最多的业务。

但可以对比的数据是,支付宝的公交乘车码、电子公交卡用户超过200亿,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在3公里的公交和7公里的地铁市场份额中,微信支付仅为支付宝的一半。

让微信支付失利于“家门口”的也是乘车码。广深城际铁路在全国首开扫码坐火车时,合作伙伴是杭州的支付宝;香港地铁首次接入移动支付时,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竞标中也选择了支付宝。

背靠微信的用户量和打开频次,微信支付的优势非常明显。但微信支付显然也延续了腾讯在消费者互联网上的擅长和在产业互联网上的生疏,这对他们而言是个不利因素。尤其,是在支付行业的主要切口,已经从以2C切换到以2B之后。

从刚才的几个比较可以看出,在很多事情的筹备方面,支付宝要开始的早很多。后期的迅速爆发,靠的正是前期的投入和积累。

在忙着提升交易频次、商家量和用户量的同时,微信支付似乎把目光收一收,在战略的前瞻性上多下点功夫。相对于吃螃蟹的试错成本,很多时候,追和学反而是比较难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