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谈 | 什么是写作的最高技巧?最高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8-05

贾平凹,在当代文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为数不多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尽管贾平凹先生已经年近七十,但他仍然笔耕不辍,每天一到时间就准时写作,在正常情况下每天能保证四五小时的写作。他几乎每两年就能完成一部长篇小说。

说起写作技巧,想必这样一位文学大师肯定有高人之处可供我们借鉴。贾平凹先生却意外地借用巴金的话说:“最高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

贾平凹先生说:“讲究章法的是小盆景,大河从来不讲究章法。黄河九曲十八弯,毫无章法,小河遵从规范,因为是小河。”

不过写作也并非毫无规律,贾平凹先生表示要培养写作才能,仍然需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1

打开写作思维的基本方式——“想象力”

想象力是打开写作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深藏在作者大脑的灵感,缺乏想象力就几乎等同于平庸。

关于作者的想象力,贾平凹先生说:“思不能就事论事,要能胡思乱想,脑子要开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想象力不等于空想!写作不仅来源于生活,还要从对生活的认识中提炼,做到举一反三

关于如何提高想象力,做到“脑子要开通”,贾平凹先生告诉了我们一个不花钱的好捷径——学习大作家,阅读他们的经典著作

贾平凹先生说:“多找些这样的作家的书来读,读他的长篇,读他的中篇,读他的短篇,或者散文,或者诗歌,或者理论,再读外人对他的评论,所写的传记,也可读和他同时期作家的一些作品。这样,你知道了他的文,知道了他的人,明白了当时处于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文坛,他的经历、性格、人品、爱好等是怎样促使他风格的形成。”

大作家的经典著作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是因为他们的思维、眼界和对事物的认识都超过了一般的作品;其次,他们的著作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所涵盖的人生道理非常丰富;最后,他们的著作无论其结构、语言、表达、甚至是三观,都是作者“脑子开通”的直接体现,值得我们反复研读。

2

下笔时文思泉涌的关键途径——“观察力”

关于作者的观察力,贾平凹先生举了警察的例子,他说:“警察观察多了,一眼就能看出谁是小偷。”

这个例子不仅贴近生活,而且让观察力瞬间就通俗易懂了起来。没有经验的警察分辨小偷,需要想来想去,比来比去,判断起来有点吃力。平时勤于观察的警察就不一样了,小偷具有什么样的外部特征,他能从小偷的眼神、表情等方面判断出来。写作也是如此,有的人总是会出现写写停停,不能文思泉涌的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平时疏于观察,没有形成思考

观察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它是个时间活儿,观察得多了,久了,形成习惯了,潜移默化地就有了观察力。

莫泊桑初学写作的时候,有一次他去拜访福楼拜,莫泊桑说:“我想了几个故事,讲给你听吧。”福楼拜点点头,示意可以。当莫泊桑讲完了他自以为十分生动的故事以后,等着福楼拜发表意见。福楼拜想了想,摇了摇头,然后建议说:“我不主张写这些故事。我希望你骑上马到外边去跑一圈,一两个钟头之后,回来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记下来。”莫泊桑欣然应允,并用这个办法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一年以后,在写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力训练,很容易形成贾平凹先生所说的“敏感性”。他还举例子说:“就像花粉过敏,你一遇到花粉,身上就冒起小疙瘩。”

3

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无价之宝 ——“表达力”

贾平凹先生表示想要写好文章还要培养自己最基本的把事情写明白的能力,“一件事,你能把它表达得有趣、准确。

一个人会不会写作,其实是会不会表达的问题。一件事你如果不能把它表述清楚,表达有趣,自然很难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更谈不上让读者产生共鸣。

贾平凹先生认为表达要有“集体意识”,即我们常说的读者意识。他说,“一车人去旅游,司机在前面开,到了九、十点,你说司机把车停一下,我们去吃饭吧,我估计满车的人都不同意停车去吃饭,因为大家那个时候肚子都不饿。等到12点的时候,大家肚子都饿了,你说师傅把车停下来去吃饭吧,全车人都会响应和支持你,你表达的虽然是个人的东西,但是你表达的是集体意识,能表达集体意识的时候,你把个人的意识写得越独特越精彩越好。”

由此我们可知,文章的表达要有读者认同感,得到时代的关注,尽可能的给予读者鲜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写文章时要达到贾平凹先生所说的“没有技巧”,无招胜有招的最高境界,功夫在写作之外。

平时通过阅读经典名著,提高想象力,打开写作思路。进而多在生活中走走、看看,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也就积累了下来,写作时自然不会无话可写了。最后本着让他人读懂,读出“认同”的目的锤炼表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