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清平和临清两个古县的区别

 三余杂谈 2019-08-05
关于清平和临清两个古县的区别

提到清平和临清两个古县时,有的朋友认为清平就是老临清,或着认为临清历史上叫过清平。关于这个问题,查找了一些历史资料,说明:

一、关于临清县(州)历史上的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据临清县志记载,在后赵、南北朝的北魏临清故城在今河北临西县仓上。 隋、唐、五代、宋各朝临清县址没变。金天会5年(1127)县治由仓上迁至曹仁镇即现在的临清青年办事处旧县村。元代时没变。明洪武2年(1369)县治由曹仁镇迁至中州纸马巷。今考棚街纸马巷南首的文昌阁上还有象征性的“县治遗址”。明景泰元年(1450)砖城砌好后,县衙迁入砖城内。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修建跨汶卫二水土城延绵二十余里,与砖城相接。往后临清城再无迁址。

1956年山东区划大调整,清平县被撤销,除旧城区划入高唐县,大部分辖区全部并入山东临清市。1940年前的老县城即是现在高唐县的清平镇,而1940年后的治所康庄镇,现在属于临清市康庄镇,也就是著名大师季羡林的故乡。

1964年析临清县卫运河西岸的尖冢,老官寨,童村,下堡寺,吕寨五个大区(含今临西县各乡镇)加城关区的部分(今临西县河西镇)成立临西县,也就是今天临西县的全部辖域,同时又将馆陶县在卫运河东岸的部分乡镇划入临清县,也就是今天临清市西南的唐元镇部分地方,烟店镇,潘庄镇,八岔路镇。

二、提到清平县岁数大些的人都会说道我们临清现在的康庄镇。

它是清平县的县治所在地。不错,这只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事(1939-1956)。清平县亦是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故乡。

据《临清县志》建置沿革记载清平县是由贝丘县变置而来。

贝丘,西汉置。隶属河北清河郡。治所在今大辛庄办事处近古村西南。

贝丘县,公元2年置,569年废置,存约596年。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贝丘县置清平县,属清河郡,治所迁至今临清市戴湾乡水城屯村,唐属河北道博州。

宋元丰四年(1081)徒治明灵寨,即现在高唐县的清平镇。属河北东路博州。 金属大名府。元属中书省德州。 明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 清属山东东昌府。 民国时期先属山山东济西道,后属东临道、德临道。1928年废道制后属山东省政府。1939年县署迁至康庄。

为什么清平县暑从明灵寨迁至康庄呢? 临清县志没有详细记载。据肖寨乡李洼村70多岁的老人讲:‘明灵寨的囚地不好,囚犯常常不知原因的大批死亡。只好迁往康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