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律的人成功机率比不自律的人高200%,到底什么是自律?

 Karl 2019-08-05

一、什么是自律

关于什么是自律,我看过一个非常精辟的定义:

Self-discipline is about learning into resistence.Taking action in spite of how you feel. Living a life by design, not by default. But most importantly, it's acting in accordance with your thoughts, not your feelings.——Sam Thomas Davies

自律的人成功机率比不自律的人高200%,到底什么是自律?

自律就是学会抵抗。不管你感觉如何,都要采取行动。有计划地生活,而不是默认地生活。但最重要的是,它是根据你的想法而不是感觉来行动的

有计划地生活

想要变得自律。首先,你得有个目标(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copy别人的,这点很重要)。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一定要具体(可量化、可观测),列个清单,具体到每天需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另外,一定要有deadline,这样才有紧迫感。

没有目标和计划,每天都不知道要做什么。谈何自律?

ps:每个人的目标和计划不同,自律的内容自然也不尽相同,别做跟风狗。另外,计划不是死的,必要的时候灵活调整。

根据想法而不是感觉来行动

妓女不能等到有性衝动才接客,就像作家不能等到灵感来了才写作。——李敖

有了目标和计划,但人执行力有限,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不可抗因素暂不考虑)。所有这些阻力汇合起来最终变成一种感觉:不想做。这时候,要用理性(想法)战胜感性(感觉),自我调节使行为重新趋向目标和计划,这就是自律。

小技巧:情绪往往来的快,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一下子把你淹没。记住情绪的这个特点,它快,你就慢!深呼吸,慢慢的思考,理性就会逐渐恢复。

二、习惯与自律的关系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自律≠好习惯。律作动词是约束的意思,只有行为出现偏差才需要约束。养成良好的习惯,即,使行为自动化,当然很好,但不是自律,而是要靠自律直到养成好习惯

自律是个很重要的能力。但是,有了这个能力之后,越少用到越好……自律(消耗意志力)毕竟还是“苦大仇深”了点,还是尽快养成习惯(不用耗费意志力)为妙!

三、自律的五大策略

1.改变身份认同

两个人都在戒烟,这时候你递给他们每人一根烟。一个人说,不用了,谢谢,我戒烟。这听起来是个合理的理由,但是从他的表述可以看出他以上认为自己的抽烟的,只是尝试在戒烟而已。

另一个人说,不用了,谢谢,我不抽烟。两个回答看着差别不大,但后者改变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抽烟的只是以前的自己,而不是现在,他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抽烟的人。所以,后者戒烟成功的概率更大。

一旦你建立某种身份认同,你的行为也会跟着改变。改变自己的身份认同,相当于改变自己的立场,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承诺。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同时也显得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了一个选择,或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立刻就会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照承诺说的那样去做。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我们会想方设法地以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影响力》

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坚信自己就是那样的人。每次我不想去健身,我都会在心里默念“I am a tough guy! I am a tough guy!”真的有用!!!

2.不断提醒自己最初的目标和计划

自律是建立在目标和计划之上的。但人真的特别健忘,可能被别的事情打断几天之后就忘了。一定要不断的提醒自己当初的目标和计划是什么!

ps:计划被打断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有完美主义,认为中断了整个计划就毁了。原谅自己,接着往下做就是了!!!

3.主动拥抱不适感

还记得开头自律的定义吗?第一句,自律就是抵抗

为什么健身会让人变得更自律?因为健身达人都是“抵抗小能手”啊。举不动了?没关系!找人扶一下试试。再不行,歇会继续!

你会发现健身的人都是一群很“奇怪”的人,每次锻炼都在变着花样“虐待”自己,不断地挑战更大的重量(意味着更大的不适感)。不过,自律的人某种程度不都是“自虐狂”吗?“痛苦”并快乐着。

如果把自律当做一个技能,那最好的练习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创造并拥抱不适感!比如,能走楼梯,就别坐电梯。坐的时候把腰挺直等等。

你“抵抗”的越多,你对“不适”的容忍度就越高,就越容易自律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里的“器”指的是我们的身体。你的睡眠、饮食和运动习惯直接决定了你的精力水平。时刻谨记,你是一个生物体,不是机器人,你的大脑需要大量能量和规律、充足的睡眠。

5.冥想

近10年来,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冥想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直接改善“硬件”!)有明显的影响,长期练习冥想的人有更强的情绪稳定能力和抗压能力。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就在他的书《自控力》里大力推崇冥想。

神经学家发现,如果你经常让大脑冥想,它不仅会变得擅长冥想,还会提升你的自控力,提升你集中注意力、管理压力、克制冲动和认识自我的能力。一段时间之后,你的大脑就会变成调试良好的意志力机器。在你的前额皮质和影响自我意识的区域里,大脑灰质都会增多。

当然,我们不用花一辈子时间去冥想,希望以此改变大脑。有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调查,如何用最短的冥想时间改变大脑(我的学生很欣赏这个方法,因为没有人会在今后 10年里跑到喜马拉雅山某个山洞里去打坐冥想)。这项研究针对的是从来没有冥想过的人,也包括对此事持怀疑态度的人。研究人员会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冥想技巧。研究发现,经过仅仅 3个小时的冥想练习,他们的注意力和自控力就有大幅提高。 11个小时后,研究人员已经能观察到大脑的变化。刚学会冥想的人大脑里负责控制注意力、排除干扰、控制冲动的区域之间增加了许多类神经元。另一项研究发现,持续 8周的日常冥想训练可以提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意识,相应大脑区域里的灰质也会随之增多。——《自控力》

ps:冥想的方法有很多种。对我个人而言,专注于呼吸有点困难(有种突然不知道怎么呼吸的感觉……)。于是我把它换成专注于感受我的“右脚的脚趾头”,每当发现思绪飘移时,我就重新把它重新拉回我的……右脚脚趾头。

你不必复制别人的自律。

你不必每天6点起床,不必每天跑步,不必每天看一本书……

自律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