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关系史系列2:英国荷兰三次商业战争

 金色年华554 2019-08-05

英国荷兰三次商业战争

借着“三十年战争”欧洲大陆大乱之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展顺利,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之后迅速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海上马车夫”荷兰首当其冲,于是冲突在所难免,接连发生了三次战争,战后荷兰受到削弱,英国急速发展。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对外政策

正当欧洲大陆忙于三十年战争互相拳脚相加时,英吉利海峡对面却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到了1649年,也就是三十年战争刚结束的第二年,英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国。

国际关系史系列2:英国荷兰三次商业战争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共和国虽然成立,但是连年战争,田地荒芜,工矿废弃,人口锐减,国内政局依旧不稳。但是领导革命胜利的克伦威尔对内执行高压政策,同时加紧对外扩张和掠夺,企图通过制造外部矛盾和对外战争转移国内视线。

国际关系史系列2:英国荷兰三次商业战争

克伦威尔

于是在共和国成立当年就远征爱尔兰,第二年1650年又发动对苏格兰的战争。1654年又迫使丹麦允许英国商船通过松德海峡进入波罗的海。1651年发动第一次英荷战争,1657年与法国联合对西班牙作战,夺取西班牙的牙买加以及欧陆的敦克尔克。

国际关系史系列2:英国荷兰三次商业战争

当今的牙买加国

1669年,英吉利再变天,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并没有改变政策,依旧对外扩张,联合法国对荷兰作战,为了团结法国,1662年将敦克尔克卖给法国,没白卖,净赚了20万英镑。

国际关系史系列2:英国荷兰三次商业战争

敦克尔克位置

1685年詹姆士二世登基后,依旧联合法国,甚至很多政策对国内资产阶级不利,同时还改宗,企图恢复天主教,以上种种单倒行逆施,遭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1688年发动不流血的“光荣革命”,驱逐詹姆士二世,迎来詹姆士二世的“贤婿”,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和詹姆士的“乖女儿”威廉二世为英国国王。

国际关系史系列2:英国荷兰三次商业战争

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1689年威廉三世即位后,英荷矛盾告一段落,不过立刻展开与法国的争夺,英法关系瞬间突变,从此法国海外殖民地不断丧失。

2.海上马车夫荷兰

荷兰自1581年战胜西班牙,建立联省共和国后,迅疾走上对外扩张之路,获得了大量的殖民地。

到了1650年代,已经拥有了亚洲的斯里兰卡(锡兰)、爪哇、苏门答腊、新几内亚岛西部。北美地区占了现在的纽约,当时叫新阿姆斯特,还有新尼德兰地区。此外还有西印度群岛的多巴哥岛(就是现在特立尼达多巴哥这个国家的多巴哥岛),以及非洲地区的圣赫勒拿岛(就是后来囚禁拿破仑的那地方,不过到了拿破仑时代,这地方已经属于了英国)和南非一些地方。

国际关系史系列2:英国荷兰三次商业战争

荷兰的海外殖民

同时,以这些殖民地为基础,加上荷兰强大的船队,荷兰差不多垄断了东印度地区的贸易,同时,北欧和南欧之间的商业往来和运输,差不多都被荷兰船队给垄断了。

国际关系史系列2:英国荷兰三次商业战争

荷兰庞大的船队

当时的荷兰,有钱(资本丰富),有船(航运发达)还有众多殖民地,号称海上马车夫。被当时的法国极度仇视,当然,最丑是荷兰的是英国。法国还有欧陆霸权可以争夺,英国则是更多争夺海外霸权,与海上马车夫完全冲突,于是英荷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国际关系史系列2:英国荷兰三次商业战争

当今荷兰、英国和法国相对位置

3.英荷三次商业战争

第一次(1652-1654)

国际关系史系列2:英国荷兰三次商业战争

第一次英荷战争

为打击荷兰,英国在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欧洲地区商品进入英国,必须用英国船或产地国船运输,其他地区商品,要进入英国,必须用英国船或英国人指挥运输,违反者,没收船只货物。

要知道荷兰船队当时世界第一,船多当然要靠运输赚钱,这一限制,让荷兰损失巨大。荷兰当然拒绝承认,依旧照往常运输。那英国则直接扣押了荷兰商船。最终1652年5月,两国战争爆发。

最终荷兰战败,1654年签订了《威斯敏斯特条约》,荷兰被迫接受航海条例,荷兰这位马车夫纵横世界海洋半个世纪,此战之后,荷兰海洋霸权逐渐旁落。而威斯敏斯特条约的签订,则是其衰落的开始。

第二次(1665-1667)

国际关系史系列2:英国荷兰三次商业战争

第二次英荷战争

英荷第一次战争之后,争夺并未停止。虽然荷兰遭到打击,但是毕竟“瘦死骆驼比马大”,依旧实力不俗。到了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为了巩固政权,对外扩张变本加厉,又颁布了新条例,不仅限制了船只,这次还限制了商品,殖民地出产的烟草、食糖等只能运往英国。为何只能运往英国?英国缺这个?倒不是,因为运到英国,英国再向欧洲出手,就能垄断价格,大赚一笔。

由此,荷兰与英国矛盾又一次激化。1664年,英国还夺去了荷兰的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1665年,英国向荷兰宣战,双方展开激战。不过这次,英国大败,1667年,荷兰军队都打进了泰晤士河,直逼伦敦。

1667年7月31日,双方签订了《布雷达条约》,按理说,荷兰胜了,肯定会有严厉制裁英国的苛刻条约。不过,条约却让人大跌眼镜。虽然英国被迫修改航海条例,规定荷兰船只可以运输莱茵河与伦敦之间的货物,但是却要将新阿姆斯特丹割让给英国。英国虽败,但是似乎还小有斩获。

第三次(1672-1674)

国际关系史系列2:英国荷兰三次商业战争

第三次英荷战争

1679年,英王查理二世为了巩固王权,与法国结盟,签订《多佛尔条约》,参加法国反荷兰战争。查理二世真够积极,甚至先于法国对荷兰宣战,于1672年3月发动对荷兰的攻击,第三次英荷战争由此爆发。

战端开始后,英国确实占据主动。不过这个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又出现了,查理二世的外甥威廉三世于1672年担任了荷兰执政。身为舅舅的查理二世也不想再打了,于是在西班牙的斡旋下媾和,于1674年签订第二个《威斯敏斯特条约》。条约规定,荷兰船只遇到英国军舰时要降旗致敬,并且给舅舅赔款200万金币。

4.战争后果

三次英荷战争之后,海上马车夫逐渐年老体衰,霸权逐渐转手英国。英荷矛盾告一段落,英国自此开始登上海上霸主的宝座。随着威廉三世成为英国国王,英荷矛盾被英法矛盾取代,从此,英国开始于法国的长期争霸。

国际关系史系列2:英国荷兰三次商业战争

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