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规中药煎煮方法

 温暖南方 2019-08-05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说明了中药的煎煮方法,直接关系到中药临床疗效的发挥。面对五颜六色的中药饮片,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确煎煮,反而耽误病情。下面就教大家中药煎药的一些常识,一起来看看吧!(温馨提示:中药煎煮是水煎哦,而不是日常理解的油煎)

一、煎煮工具的选择

煎药器具以带盖砂锅、陶罐、搪瓷为好,玻璃、不锈钢亦可因为这些器具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份发生化学反应,且导热均匀,热力缓和,水分蒸发小。

禁用铁锅、铜锅、锡锅、铝锅容器来煎药。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属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出现药液颜色变深、沉淀等现象。降低中药汤剂的有效成分,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直接影响了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二、煎药前是否需要清洗?

从医院、药店购买的中药饮片是不需要清洗的。首先,一些中药的有效成分为水溶性,如多糖、苷类等,若用水洗,会因成分流失而降低药效。其次,有些饮片在炮制过程中会加入醋、酒、蜜、胆汁等辅料以增强药效或降低毒性,而这些辅料都是水溶性的,浸泡前水洗会将这些辅料冲走。再次,有些中药呈粉末状,如蒲黄;还有的在配药时被捣碎,一经水洗,会使药物流失如杏仁。此外,车前子等饮片很轻,会浮在水面上,容易被水冲走。这些因素均影响了中药饮片的疗效。如果实在觉得个别草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

三、煎药前是否需要浸泡?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中药入煎前一般应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冷水漫过药面,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浸泡时间可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延长或缩短,比如花、草、叶类药材可浸20分钟;根、茎、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可浸泡时间稍长,3060分钟。冬季可以多浸泡一段时间,夏季天气炎热浸泡时间稍短一些

四、煎药用水量

一般用水量为将草木药加压后,液面没过饮片两横指(约2厘米)为宜。科学化加水量:第一煎加水量=方中各药物总量(克)+150毫升+服用量(成人服用量为150~300毫升)。第二煎加水量:服用量+200毫升。

五、煎药火候

一般在未沸时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 (文火),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第一煎煮沸后20~30分钟,第二煎煮沸后15~25分钟。有先煎药需先煎10~30分钟,后下药应在最后5~10分钟入锅。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煎煮时间长的药物,在煎煮过程中需搅拌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糊。焦糊的药物不可服用,因为可能会发生质的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