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学说正在成为世界哲学

 liuhuirong 2019-08-05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先后借阅过郝大维、安乐哲著,蒋弋为、李志林译的《孔子哲学思微》,安乐哲著,滕复译的《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和郝大维、安乐哲著,施忠连译的《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那时候中国大陆还没有掀起“读经热”、“祭孔热”、“儒教热”,更没有央视“百家讲坛”掀起的“读孔热”。

  美国哲学家郝大维、安乐哲的名字,就是当年阅读《孔子哲学思微》后,进入了我的心灵深处。没想到若干年后,我竟能在北大课堂里见到安乐哲教授。事缘我女儿在北大选修一门外国教授的课,当我听说那个外国教授是夏威夷大学来的,便产生了兴趣。因为我在夏威夷大学东亚系做过访问学者,呆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却与他失之交臂。

  我知道女儿的老师安乐哲,就是《孔子哲学思微》的作者后,心里便想去北京看望他。而我与女儿也有近半年没有见面,北京就顺理成章了。

  通过女儿,我和安乐哲教授约在2006年12月19日晚他课后见面。那天吃完晚饭后才七点零几分。这时离安教授下课,还有一个多小时呢!我突然想,如此好机会,何不去听听安教授的课?于是我在女儿解芳的引领下,走进了安乐哲教授的课堂。

  安乐哲教授个子很高,长得很帅。虽然年近花甲,却目光炯炯,精神抖擞;给人以年轻人般朝气蓬勃的感觉。12月寒冷的天气,他穿着紫色衬衣红光满面地上课,让穿着羽绒服的我如沐春风。

  这堂课,安乐哲教授讲授《论语》。同学们手头都有一本绿色封面的英语《论语》打印稿。安乐哲教授举止潇洒,伴随着抑扬顿挫的英语语调;在讲台上显得很有风采和魅力。尤其在他微微的笑容里,折射出一种哲人的亲切和深邃之光。他不时地把阅读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以直观、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对一些重大哲学问题的解说,也是具体入微。课堂的气氛是轻松、快乐的。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都妙趣横生;时不时会引来一片欢乐的笑声。然而,安乐哲教授很严格,每堂课前,学生都必须完成一篇英语论文。虽然有些同学会感到疲惫,但得到了很好的英语训练,便充满自信。一个学期下来,他们不仅英语水平提高很快,更重要的是受到了安乐哲教授学术精神的影响。那些在哲学上有追求的学生,看着安教授中、英、日文如此流利,对中国哲学有如此精深和独特的见解,除了钦佩和景仰,更知道在博大精深的中西哲学传统面前,只有付出汗水才是最最重要的。

  不知不觉就到了下课时间。课后仍然有不少同学围着安乐哲教授探讨一些哲学问题。而我却沉浸在安乐哲教授幽默风趣、别具一格的课堂风格里,体味着美好的感觉。同学们散去一些后,我走上前去与安乐哲教授打招呼。我们就在教室里聊天,身边围着的同学又多了起来。那些同学与安教授真是依依不舍,这让我亲眼目睹安乐哲教授对每个学生的提问,都是那么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

  与安乐哲教授聊天,是非常快乐的。他虽然是当代中西比较哲学界响当当的领军人物,亦是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但你丝毫不会因为他有那么多头衔而惶恐胆怯,因为他是那么地亲切和平易近人。他浑身散发出来的哲人气息和中国古典情怀,使你不得不对他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当然要真正走近他,深入到他的哲学世界中去并不容易。他的世界,就像一片哲学的海洋。

  时光就像流水一样。短暂的见面、听课、聊天,让我度过了一个非常丰富愉快的晚上。告别时,我们在课堂里合影留念,那感觉就像认识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回到北大48楼招待所后,我迫不及待地阅读了《通过孔子而思》书中附录的对话。安乐哲在与译者何金俐的对话中说:“如果你一直往前走,你最终就会很自然地到达某个地方。我的秘密就是,坚持做一件事情,不要不停地换马。我是始终骑着一匹马走路的。”这是作者几十年的经验之谈。我想无论什么行业的人,只要思索都能从中受到启发。

  接着安乐哲又说:“我是一个过程性思维的坚决维护者。过程性思维是没有国界的。怀特海是过程性思维,杜威是过程性思维,孔子是过程性思维,《道德经》也是过程性思维……因此,让中国哲学与美国实用主义进行某种程度的结合,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筹划中国哲学获得更好传播机遇的可能性。”安乐哲觉得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巨大的价值,自己作为一个外国人可以将其介绍到西方,从而提升西方文化。事实上这项传播工作,安乐哲已经做了几十年。他早年翻译的中国哲学经典有:《论语》、《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淮南子》、《道德经》、《中庸》等,其对中国哲学独特的理解和翻译方法,改变了一代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看法,从而使中国经典哲学的深刻含义逐渐被西方人所接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