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文化消费发展指数发布2019.4

 轻音乐书斋 2019-08-05

1月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主题为“文旅共生促进城市发展”的“2018中国文化产业系列指数发布会”在京举办。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发布了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8)”和“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8)”。

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

总体来看,2018年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的综合指数和生产力分指数、影响力分指数平稳增长,其中,驱动力指数增长较快。

2010-2018年综合指数和产业增加值交叉分析图显示,9年来,综合指数和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性,说明综合指数比较好的反映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

增加值这条红线呈现直线增加,综合指数的增长相对会比较平稳,说明我国文化产业虽然总体经济效应比较好,但是在其他方面,例如文化资本、人力资源等等方面还有比较大的改进和发展的空间。

2010-2018年三个分指数变化趋势分析图显示,9年来,生产力分指数和影响力分指数的一直增长比较平缓,驱动力分指数则经历了快速增长、平缓增长再到快速增长的过程,这充分说明这几年以来全国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政策还有创新环境在不断的优化。

北京、上海、浙江等六省市位列第一方阵,且发展的稳定性很好。

2018年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聚类分析图显示,所有的省市按照聚类分析,可分为强势、普通、弱势三个梯队。结合近五年均位居前十的省份图表,大家可以发现今年强势的省份和右图的省份完全重合,说明入围强势区域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稳定性非常好。

强势区域的优势主要在于人才资源、经济影响、文化资本及创新环境。

2018年文化产业强势区域影响因素分析雷达图显示,强势区域的六个省市主要在人力资源、经济影响这两个方面优势非常明显。同时,在文化资本、文化资源、创新环境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弱势省份要想缩小跟强势省之间的差距,重要的还是重视人才方面的引进,增大文化科技方面的投入,就是要依靠人才和创新来推动整个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较中西部优势明显,但是差距略有缩小。

2018年东中西部地区综合指数柱状图显示,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近五年来,差距在不断缩小。根据2014、2018东中西部地区指数对比可以看出,驱动力指数的差距缩小最多,其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也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政策,来总体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

近五年来,中西部地区的湖南、四川表现较好,广西,内蒙古进步较快。

虽然说东部地区的综合指数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表现非常好,例如近五年来,湖南和四川的综合指数多次进入全国前十,其中湖南由40名进入前十,2017年和2018年指标中,湖南的综合指数排名都是第七。目前,湖南在广播电视、出版发行、文化旅游以及卡通动漫领域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文化湘军。另外,近五年来指数增长最快的三个省份分别是广西、内蒙和重庆。这三个省自治区都是位于西部地区。

近五年排名进步较大的省份有河南、天津、重庆等,主要得益于驱动力指数的提升。

整理了近五年来排名变化后可以发现,河南、天津和重庆三个省市排名上升比较快。在经过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这主要得益于驱动力的变化,就是当地文化产业综合情况不断优化,例如重庆这几年社会影响力进步比较显著,同时它的文化氛围、文化包容度方面的得分大大提高。

近五年来各省市文化企业对公共服务、政策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通过文化企业进行调研后得知,近五年来,文化企业对于公共服务、政策支持以及知识产权保护这三个方面满意度有大幅度提升。原来这些满意度基本是“一般”,现在都上升到了“较为满意”。

在公共服务方面可以发现,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都制定或打造了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比如文化和旅游部打造的文化产业项目公共服务平台。全国各地也把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把制定相关的政策落实作为重要抓手。另外,国家层面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等等举措都获得了文化企业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均衡度显著提升,四川、河北、陕西等均衡度较高。

从均衡度的角度来,近九年来,全国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变异系数由8.7下降到4.3%,说明均衡度有明显的提高,这几年均衡度逐渐趋于稳定。从九年的数据来看,四川、广东、西藏等等文化产业均衡度提升最快。

中国文化消费指数

文化消费环境和满意度指数逐年上升,但文化消费意愿略有下降。

文化消费环境和满意度指数逐年上升,反映出居民文化消费环境在逐渐改善,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增强。

近三年文化消费意愿基持续略微下降,这与我国这几年经济增长的下行密切相关。

增强文化消费的能力以及激发文化消费的意愿,应该是今后促进文化消费工作重要的发力点。这也契合2018年年底最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

东中西部地区差距依然较为明显,但在环境和满意度上趋于均衡。

数据显示,东部地区的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消费水平这三个方面指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在2017年差距缩小的基础上,2018年又有所扩大,这体现出区域不平衡的问题比较严重。

另外,在综合指数排名前十的省份当中,前八名在东部地区,今年中部有两个进入前十,陕西和重庆分别位列第九和第十。

文化消费城乡差距有所扩大,文化振兴乡村应引起高度重视。

数据显示,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比较明显,而且近三年来消费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里面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提出要持续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五个维度的振兴。我们认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主要部分,尤其对于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独特的乡村来说,可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抓手。

25岁以下居民以游戏、网络文化活动为主;40岁以上更偏爱广播电视与图书/报纸/期刊。

不同年龄的民众对于文化消费的偏好也不同。数据显示,

25岁以下居民以游戏、网络文化活动为主,

40岁以上居民更加偏爱电视广播与书刊。

17岁以下和66岁以上居民,更加喜欢去公共文化场馆,其中青少年去公共文化场馆主要是文化教育活动,老年人更多是进行休闲活动。

从这些方面来看,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文化消费环境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文化消费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居民倾向于打折卡与储值卡补贴方式,更愿意将补贴用于广播电视、图书/报纸/期刊、文化旅游。

关于补贴方式和促进文化消费具体举措方面,调查显示,

补贴方式方面,打折卡和储蓄卡依然是居民最喜欢的两种方式;

从具体工作举措上看,居民比较喜欢政府财政补贴和举办文化活动;

希望将补贴用在哪些文化产品这个问题上,广播电视、书刊、文化旅游排在前三位。

实体类文化产品受欢迎程度和满意度相对较低,创意和科技含量亟待提升。

根据最新文化产业统计标准,此次调查调研了12类文化产品受欢迎程度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服务类产品受欢迎程度和满意度比较高,公共文化场馆、工艺美术品和收藏品,文化消费终端等实体类文化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和满意程度比较低。

公共文化场馆来说,虽然这些年发展非常快,硬件设施水平也是很高,但是如何优化软性服务,提供大众喜爱的文化消费内容,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

国产电影受欢迎程度快速上升,而动漫产品却不进反退。

调查显示,国产电影、游戏、国内旅游比较受消费者青睐,五年前中国电影受欢迎程度是34%,现在已经上升到超过60%。国产影片的高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发展非常明显的特征。

从动漫情况来看,日本动漫依然是消费者第一选择,国产动漫选择率比五前年还降低了,这与近几年缺乏比较好的国产动漫作用密切相关。

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渠道,且呈现持续加速态势。

调研发现,

大家通过网络购买纸版或者电子版的图书已经明显超过图书馆、实体书店等传统渠道。

对于动漫和游戏来说,手机端的选择率超过60%。

通过电脑、手机观看电影得到了半数以上消费者的选择,仅仅次于电影院。

而且近五年以来这种趋势在不断强化。

随着5G网络即将大规模商用,相信以网络为主要消费渠道的数字创意产业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网络社交平台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络文化服务,短视频、网络音乐和新闻app紧随其后。

文化产品内容是消费者最期待改进的方面,同时表现力和传播力也得到较多关注。

调研结果显示,文化产业是以内容为王的产业,文化消费更注重满足人民对美的生活消费需求。

文化旅游相关数据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为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结合发布会的主题,课题组将文化旅游相关数据提出来,并做了简要的分析。

文化旅游的实际支出和意愿支出有较大差距。

从2018年文化旅游消费支出来看,居民在文化旅游方面的实际支出较多的集中在1000-3000之间,消费在3000-5000以上的相对少。

而在文化旅游的意愿支出问题上,受访者愿意每年在文化旅游领域之处3000块以上的占比超过50%,可以看到意愿支出和实际支出有较大差距,这也反映出文化旅游有很大发展空间。

居民期望用于文化旅游的时间远远多于实际花费时间。

调研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每年实际用于文化旅游的时间主要在3-10天,能够达到15天以上很少。

文化旅游明显意愿上,更多受访者表示愿意花15天以上。这可以看出,居民意愿文化旅游的时间远远多于实际用在文化旅游的时间。

文化旅游受欢迎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国内旅游偏好远超过国外旅游。

调研显示,2018年文化旅游受欢迎程度排名第五,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虽然这个排名不是很高,相对于前两年的第八和第六,这两年一直有所提升。

另外,受访者对文化旅游的国内外偏好的差距是越来越小,在五年前,采访者更愿意去国外旅游,而今年,对国内旅游的偏好反超国外旅游。

文化旅游满意度较高,但离高质量发展目标有一定差距。

问卷显示,大家对于文化旅游满意度在所有类别排名中排在第二,说明大家对于文化旅游总体情况比较满意。

同时在旅游各个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景区服务不规范、配套服务不完善、价格欺诈、文化内涵缺失等等。这说明文化旅游融合还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升级,这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旅游景区服务配套是游客最希望改进的方面,同时文化体验功能也迫切需要提升。

有一半的受访者提到配套服务是他们最希望改进的地方,大多数受访者希望停车、住宿、购物、网络等旅途当中的生活需求可以得到改善。

在文化旅游融合的背景下,景区文化内涵提升、体验功能提升方面要不断加强。

在部门融合和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空间广阔。

结合居民文化消费意愿支出和实际支出进行测算,其结果显示,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总体市场增长情况排在第五。这是在2018年当时进行调查,根据当下的意愿来测算的结果。

相信通过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合并,在产业融合进一步作用下,文化和旅游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设计美好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