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人们步行有5种方式,每一种都隐蔽,好多人都忽略了

 小涵读书 2019-08-05

《红楼梦》里人出行有坐船、坐车、坐轿、骑马和步行等方式。在这些方式中,步行是最常见的。细读全文,步行大致有五种不同方式,每一种都是因人、因事、因情而不同。

一、第一种:蹭

蹭,是指缓慢向前移动。《红楼梦》里有两个人在步行中用了这种方式。

1.第一人,刘姥姥

第六回,刘姥姥带板儿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的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

刘姥姥在荣国府的大门外,两次用“蹭”的方式靠近,其实是她心生怯意的真实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她见王熙凤时,也同样是“蹭”的方式。

周瑞家的将刘姥姥带进荣国府,回禀王熙凤后,笑着招手儿叫刘姥姥进屋时,刘姥姥带了板儿,蹭至堂屋中,周瑞家的又和他唧咕了一会,方过这边屋里来。

刘姥姥生活在农村,荣国府这种公府侯门的名望,足以让她望而却步。但因生活所迫,她又不得不来,所以无论是在荣国府的门外,还是王熙凤的屋里,刘姥姥都用“蹭”的方式行走,反映内心里的忐忑不安和担心恐惧。

2.第二人,贾宝玉

第二十三回,贾元春让夏太监传旨,让贾宝玉和家中的众姐妹搬到大观园居住。贾宝玉正和贾母盘算,要这个,弄那个,忽见丫鬟来说:“老爷叫宝玉。”贾宝玉听了,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便拉着贾母扭的好似扭股儿糖,杀死不敢去。贾母好言安慰,贾宝玉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

贾宝玉之所以“蹭”,原因就是害怕见贾政,心有胆怯,杀死不敢去。

二、第二种:走

《红楼梦》里除了正常步行走之外,还有扶着走、携手走、拉着走和跟随走四种方式。

1.扶着走

第三回,林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林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贾母年纪较大,地位较高,行动不便,迎接林黛玉时,有人搀扶,既是情理之中,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第十七回,贾政带人到大观园验收工程时,途中遇到贾宝玉,因要考试他的学问,便让他随同前往。看完正门,进园后细看时,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如此同行,书中比较少见。父子亲情从这种扶着走的过程,渐隐渐现。

2.携手走

第三回,林黛玉去拜见贾政,贾政外出斋戒,王夫人陪同她说起家中事务。丫鬟来回:“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往贾母房里去。

此时林黛玉大约六岁左右,年龄不大;做为林如海的女儿,有一定的身份地位。王夫人这个动作既是对她的疼爱,更是对她的尊重。

3.拉着走

第三十回,打平安醮后,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因为张道士提亲说媒之事,两人之间有了误会,发生了口角。贾宝玉在袭人的劝说下,主动到林黛玉房间赔礼道歉,两人和好之际,不妨王熙凤突然从门外进来,笑话一番后,拉了林黛玉就走。林黛玉回头叫丫头们,一个也没有。凤姐道:“又叫他们作什么,有我伏侍你呢。”一面说,一面拉了就走。就这样,林黛玉被拉到了贾母跟前。

王熙凤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打破宝黛两人之间的僵局外,更主要的是急于把两人和好之事告诉贾母。所以动作很粗鲁,不仅自己没有半点大家闺秀的风范,林黛玉被她拉着走,也一定尽失千金小姐的风采。

4.跟随走

第五回,贾宝玉在秦可卿的床上午睡,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到了太虚幻境。在“薄命司”看众人的卷册,警幻仙姑恐他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宝玉恍恍惚惚,不觉弃了卷册,又随了警幻来至后面。

太虚幻境对于贾宝玉而言,是陌生之地,又兼神情恍惚,所以一直都是跟随警幻仙姑而走的。

三、第三种:跑

《红楼梦》里跑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个人单独跑,另一种大家集体跑。

1.单独跑

这种方式在贾宝玉身上有过集中的体现。

第三十回,午间时分,贾宝玉从贾母房间出来,到了王夫人上房。王夫人在凉榻上睡着,金钏儿坐在旁边捶腿,也乜斜着眼乱恍。贾宝玉将她惊醒,悄声说起要讨她,两人调笑之际,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贾宝玉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去了。

这里的“一溜烟”形容跑得的极快。孩子在母亲面前做了错事,怕追究时往往都是一跑了之。

回怡红院的路上,贾宝玉路过蔷薇花架,看到龄官用簪画蔷,不觉痴呆。没想到忽一阵凉风过了,唰唰的落下一阵雨来。贾宝玉提醒龄官避雨后,自己浑身冰凉,身上也都湿了,说声“不好”,只得一气跑回怡红院去了。

雨中疾行是人之常态,更是人之本能,贾宝玉一气跑回家里与普通人别无二样。

2.集体跑

第六回,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在房间等侯王熙凤时,受到西洋钟声尽吓,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王熙凤平时威严无比,又待下人比较狠,她的到来自然让小丫头们手忙脚乱。

第十六回,贾政过生日是,大家热闹之际,夏太监突然传旨让贾政进宫,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探信。有两个时辰工夫,忽见赖大等三四个管家喘吁吁跑进仪门报喜,又说“奉老爷命,速请老太太带领太太等进朝谢恩”等语。“三四个管家喘吁吁跑”,是指管家们一路飞奔,都想尽快将贾元春封妃的好消息报告给贾府。

第三十三回,忠顺王府派了长史官到荣国府,当着贾政的面跟贾宝玉询问蒋玉菡的行踪,并说出两人互换汗巾子之事,长史官离开时,贾政已气的目瞪口歪,一面送那长史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来有话问你!”送完人后才回身,忽见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一阵乱跑。

贾环跑时什么样?贾政说得清楚“野马一般”,野马奔跑不仅速度快,而且大多是横冲直撞的。贾环为何带人乱跑,主要是平时不受管束,没有大家公子的教养,所以贾政才会喝令小厮“快打,快打!”贾环为了逃脱罪名,谎称看到死人后才害怕跑。贾政在气头上,信了他的谎言。

四、第四种:跳

《红楼梦》里跳着走路的只有王熙凤一人。

第三十回,贾宝玉在林黛玉的房里赔不是,贾宝玉要拉着林黛玉去贾母房里时,林黛玉将手一摔道:“谁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的,还这么涎皮赖脸的,连个道理也不知道。”一句没说完,只听喊道:“好了!”宝林二人不防,都唬了一跳,回头看时,只见凤姐儿跳了进来。

王熙凤为何跳进来?一是反映她此时的心情大好。贾母为了宝黛两人吵架之事流泪,私下里抱怨天抱怨地,派她来解决问题。见到两人和好,自然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所以“跳”进门来。二是王熙凤在荣国府内,除了在贾母和王夫人等老一辈人面前,还知守规矩,在其他人面前,都是不受拘束之人,举手投足都随自己心情。三是王熙凤性格外向,做事风风火火,林黛玉初进贾府,她后来时贾母当众说她是泼皮破落户儿,是个“凤辣子”。这一跳充分说明了她的这种独特性格。

五、第五种:蹑手蹑脚

《红楼梦》里蹑手蹑脚走路的人是薛宝钗。

第二十七回,众姐妹饯别花神时,林黛玉未到,薛宝钗前去寻找。见到贾宝玉进了林黛玉房意,自己便回来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薛宝钗扑蝶,因蹑手蹑脚而显得真实可信,更为滴翠亭偷听留下了伏笔。

与她这种走法相似的还有林黛玉。第三十二回,史湘云第二次进贾府,林黛玉看见宝玉急忙赶去。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珮,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

林黛玉这种悄悄地走,未被人发现,与薛宝钗蹑手蹑脚而行极为相似。

六、作者为何要细笔写出这五种步行方式呢?

一是巧妙地写出了真实的人性。

人性虽深不可知,但是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中仍能判别出来。薛宝钗作为一个知书达礼,严守礼法的女性,在滴翠亭外,她偷听小红(林红玉)和坠儿的话,已是不妥。为了能使自己脱身,在小红把窗户打开之际,从蹑手蹑脚的行走,转变为加重脚步,尔后撒谎是林黛玉在偷听,让小红和坠儿把满腹的疑心转移到别人身上。这种本能“嫁祸”于他人的做法,是她人性中的一种“恶”。薛宝钗修养很高,但仍做出了如此下作之事,这种强烈对比,让读者对人性的认知更加深刻。

贾宝玉做为荣国府里的贵族公子,读书甚多,见识也广,但是在内心胆怯恐惧时,仍和刘姥姥一样,都用“蹭”的方式步行,根本原因也是人性使然,与人的身份、地位关联不大。在人性面前,大多数人的表现往往是一样的。

二是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无论是在大门外,还是在王熙凤面前,都是“蹭”着走,这种“蹭”的动作,让人眼前很容易就浮现出她胆战心惊的神态。第二次进荣国府,她酒后解手后,敢于到处行走,误入贾宝玉卧室,扎手扎脚酣然大睡的姿态,表明她此时已无胆怯之心,对于荣国府的豪门生活渐渐熟悉。第三次进荣国府,贾府已经大厦已倾,王熙凤病重,求刘姥姥回庄里求菩萨替她祷告,她不顾天黑,忙忙的赶出城去。此时,作为王熙凤求生的希望,她的脚步必定匆忙。三次进荣国府,在行走姿势的变化中,真实地再现了她由一个被帮助的人成为一个帮助别人的人,使她的形象更加丰满。

三是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贾宝玉挨打之前,贾政先看到贾环带着小厮乱跑,责问之下,误信贾环之言。贾环的跑让读者心神一紧。而在此时贾宝玉被贾政吩咐“不许动”,在厅上干转时,只见一个老嬷嬷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便赶上来拉她让去报信,没想老婆子偏生又聋,把“要紧”二字听作“跳井”,急得贾宝玉直跺脚。老嬷嬷自然年纪大,行走不快,与宝玉直跺脚形成鲜明对比。从贾环的跑,到贾宝玉的干转,对比老嬷嬷的慢,最终写出贾宝玉的跺脚,三个人四种动作,把故事情节写得张弛有度、活灵活现。

贾宝玉挨打之后,闹得不得开交之际,忽听丫鬟来说:“老太太来了。”贾政连忙迎接出来,只见贾母扶着丫头,喘吁吁的走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贾母两次喘息,既是年龄之大,更是走得太急所致。

贾宝玉被抬进贾母屋里后,贾政虽受训斥,仍不敢擅自离开,也跟了进去,最终还是贾母开口,“你不出去,还在这里做什么!难道于心不足,还要眼看着他死了才去不成!贾政听说,方退了出来。

一个人挨打,贾环、贾宝玉、老嬷嬷、贾政和贾母,五个人用了不同的步伐,既符合各自的身份,又使整个事件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一家之言,仅供闲看【文/小涵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