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四言文约意广①,取效《风》、《骚》②,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③,故世罕习焉④。五言居文词之要⑤,是众作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⑥。岂不以指事造形⑦,穷情写物⑧,最为详切者邪⑨?
——————————————————
【注释】
①文约意广:文辞简约,意思深广。 ②取效:取资效仿。 《风》《骚》:《国风》和《离骚》,代指《诗经》和《楚辞》。 ③每:每每,时常。文繁而意少:文辞繁复,意思寡少。④罕习:很少写作。 ⑤文词:这里指各体文章。 ⑥会:迎合、符合。 流俗:世俗。 ⑦指事:直陈其事。 造形:陈说情形。 ⑧穷情:穷尽情状。 ⑨详切:详尽贴切。
【译文】(杨焄译注)
四言诗文辞简约而意思深广,取资效法《诗经》和《楚辞》,就可以写出很多作品。但时常苦于文辞繁复而意思寡少,因此世人很少写作四言诗。五言诗居于各体文章中的重要地位,是众多作品中富有滋味的,因此说它符合世俗的需求。难道不是因为它在直陈其事、陈说情形、穷尽情状、描写物象等方面,最为详尽贴切吗?
【作者简介】
钟嵘(公元468?—518年?),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人。生活于南北朝时期,南朝齐、梁年间。担任过参军、记室等小官。他好学深思,精通并品鉴诗歌。撰写了《诗品》。《诗品》对历代知名诗人的诗作进行品评。
(岁寒斋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