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艺国际2019春拍丨书写时代 其命唯新:广东美术百年作品专场撷珍

 zdjphoto 2019-08-06
回望百年,广东画人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秉承“其命惟新”的广东精神,在推动传统中国画向现代转型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华艺国际此番从“守望传统”、“折衷中西”、“西风东渐”三个角度,展现近代岭南美术的融合进取与欣欣向荣,愿同观者一道体味广东百年美术的辉煌。

“我国画学,原有特长,研求艺术,事关文化”,在二十世纪民族危亡的艰难时刻,以广东国画研究会为代表的传统派艺术家振臂一呼,热心宏愿,发扬国光。国画研究会振兴国学之夙愿,不仅在岭南地区之美术史,乃至在整个民族的文化史中,都能给今人带来意味深长的启发。华艺国际此次有幸集珍一批李凤廷、卢子枢、李研山、邓芬、黄君璧等国画研究会核心成员画作,意在相观而善,“培养吾国之国性,发扬吾国之国光,是在吾人之奋发有为,互相砥砺而也。”国画研究会之主旨,其在斯乎。

李凤公 探春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926年作 

129×52.5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展览:

    1.1926年,国画研究会第一回展览会。

    2.1993年广州集雅斋藏画展。

    3.1994年香港集古斋迎春展。

    4.2018年广州文物总店广州书画精品展。

  • 出版:

    1.《国画研究会第一回展览会出品第二集》,1926年。

    2.《广州集雅斋藏画1983-1993》,岭南美术出版社,第9页。

李凤公曾谓,“绘事乃贤哲寄兴,兴到笔随,个人之性情思想,亦在其中矣。”观此作用笔取法古人,秉承国画传统精萃,品格超绝而气质不落下乘,暗合古人,食古而化。《探春图》作于1926年,时年广东国画研究会正式宣告成立,并在癸亥合作画社旧址举办第一回展览会。从癸亥合作画社到国画研究会,标志广东传统派艺术家从雅集性质的文人活动,向主动承担起守护与捍卫中国绘画传统的责任的转变,第一次亮相展览,其分量不言而喻。而《探春图》得以亮相于此次展览会,足证其不仅在艺术追求上,于李凤公而言极具代表性,在历史意义上,也实为见证了广东画人“恐画学日就衰微,非急起而振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缘起,不可不谓意义非凡。

李凤公 题壁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933年作 

109×39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注:上款人为温永琛并题签。

【左右滑动查看全图】▼

邓芬 桐荫仕女

镜框 设色纸本 

1960年作 

79×139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邓芬以人物画成就最高,所绘仕女风姿绰约、婀娜娉婷,为时人所重,他将古人的生活雅趣融入画中,画中美人多游于亭台楼阁、园林花木中,或泛舟采莲、或手执纨扇、或月下抱琴等,形貌神情、鬓发服饰,皆以精妙的笔墨展现,笔法快速有力,转折处仍从容不迫,饶添画法之笔趣,以书入画,去尽清代人物画的柔弱表现手法,明显带有明人的风采。配合其婉约幽雅的诗词,实为精妙。是幅《桐荫仕女》为其盛年佳作,画中仕女持扇伫立梧桐树下,衣纹线条快速而沉着,衣饰素净,垂绦翩翩,古典隽永,岁月静好,不可不谓为难得一见之佳构。

卢子枢 西樵胜景

立轴四屏 设色纸本 

1938年作

33.5×54 cm.×4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注:卢子枢题签

【左右滑动查看全图】▼

黄君璧 东坡诗意

镜框 设色纸本 

1980年作

73×140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出版:《黄君璧百岁纪念画集》P163-164,1997年十月台北国立国父纪念馆。

黄君璧 东坡诗意(局部)

黄君壁居台湾时,与张大千、溥心畲并称“渡海三杰”,其传统功底深厚,以古为师,但并不拘泥于古人,在艺术生涯里更积极地以造化为师。此幅山水为1980年所做,时年先生81岁,属晚年雄壮画风的代表作,画中瀑布,以留白手法,层次和动感恰到好处,笔墨氤氲,苍劲有力,气势雄壮,整个画面的幽雅与苍劲,使人体验到松涛、鱼樵之间一份超然的意境。

黄君璧 青山绿水

立轴 设色绫本 

1957年作

88.5×44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注:上款人黄北寿,黄君璧宗族之兄,长年旅居美国,创办“旅美黄氏宗亲会”。

黄君璧 松下纳凉

镜框 设色纸本 

1933年作

84×43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黄君壁山水花鸟人物兼善,以山水最为世人所誉,人物画最少,清一色的古装,这也最能体现他对传统的继承与心性。在《松下纳凉》一作中,描绘一位隐居于山林深处、品德高洁的高士倚石而坐、悠闲品茗,人物着重于线条的表现,用笔劲简轻柔、行云流水,只作寥寥数笔和简要皴染,高士身后两株松树枝繁叶茂,旁侧湖石丛竹浑穆灵秀之姿,更显隐居山林的轻松幽静和意境深远。整幅画面兼工带写、收放自如,实属难得一见之佳构,值得藏家珍视。

高剑父与学生们(摄于广州)

高剑父提倡革新中国画,反映现实,师法自然,吸取日本的西洋绘画技法,开创了风格独特的岭南画派。1933年画院全盛时,从学者达120多人,为“新国画运动”培养了关山月、黎雄才、方人定、司徒奇等一大批艺术大师,推动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春睡画院,堪称岭南画派的“摇篮”,且素有广东画坛的“黄埔军校”之称。

岁月悠悠,春睡画院传画授艺之弦歌不掇,杨善深、黎雄才、关少月、赵少昂、方人定等,传承高剑父发展变革之精神,于国画各个领域,开辟出岭南画派立足于画史的新天地。华艺国际此次推出春睡画院专题,意在追本溯源,回归到近代风云激荡的百年浪潮中,领会岭南艺术先辈,如何摸索出一条革新求变,创新发展的国画艺术发扬复兴之路。

高剑父 达摩像

立轴 设色纸本

1945 年作

120.5×45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出版:

    1.《高剑父画集》P103,岭南美术出版社,1991年7月。

    2.《中国名画家全集—高剑父》P178,艺术家出版社,2003年。

  • 注:吴伟佳旧藏并题签。吴伟佳为澳门商人,大兴银号东主。与艺术家相友善。

一九四五年,为了庆祝抗战胜利,澳门及广东附近的艺术家举办了一场世界和平画展会。高剑父在这场画展上将这件《达摩像》送给了澳门望族吴伟佳。此件《达摩像》用墨线勾勒身体,远近用浓淡表现,线条极富表现力,将人身体和衣服的质感都形象的表现出来。。作品背景用淡墨表现冰天雪地的场景,达摩背后旋涡状晕染,极为传神。作品画面简练,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了笔墨的表现力,既有传统的墨气淋漓又不失秩序感,实为高氏人物画中的佳构。

高剑父 英雄独立

立轴 设色纸本

1930 年作

175×59 cm.

藏印:邓氏传砚庐藏本、邓苍梧印、顾大希收藏之印、希希草堂审定书画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出版:

    1.《大美术·走近名家》封底。

    2.《朵云轩国画技法丛书—举一反三·画鹰鹫》P27,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4月。

  • 注:

    1.邓苍梧(1900-1990),澳门著名收藏家,主要收藏以中国各类古玩及近现代书画。斋名传研楼(廔)、传砚楼。邓先生原为商人,主要在澳门新马路经营永大丝绸行,后来在丝绸行旁边创立了一家永大古董经营书画金石文玩。

    2.顾大希,上海著名收藏家。

“尺图每从胸中出,万里都经脚底行”,关山月入高剑父门下“春睡画院”习艺,重要的一点便是继承了高氏强调“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在艺术实践中的重要性”的艺术革命精神。40年代之后,关山月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曾辗转于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等地写生,在生活中汲取艺术素材,创作了大量现实题材的作品。于本季春拍震撼登场的 关山月80年代山水巨制《浮云捲碧山》【点击蓝字查看详情】,苍润老辣、章法巧妙,足可谓是关山月八十年代探索表现鼎湖山题材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创新之作。

黎雄才 风帆出峡

镜框 设色纸本

1990年作

139×69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出版:

    1.《黎雄才作品欣赏》P81,荣宝斋(香港)出版,2000年7月。

    2.《黎雄才作品精选》P24,2002年1月天津杨柳青出版社。

  • 展览:2000年12月7-11日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

黎雄才 风帆出峡(局部)

画中“真山水”是黎雄才山水画的特点。其在山水画的创作上,以写生为主,因此他笔下的景色,给人一种很“实在”的感觉。写生是其创作的源泉,正如此幅《风帆出峡》,湍急的江水在陡峭的悬崖下流过,青山绿水,气势清旷绝俗,飘逸的用笔勾勒出险峻的山势,用墨浓出淡入,层次分明,施以水的调和,表现的苍茫秀丽,将嘉陵江上的水气表现的栩栩如生,而远处千峰竞秀,简笔淡彩,深远茂盛之景淋漓尽现。图中两只扬帆渡船在激流中前行,即将绕过那重重山峰而远去,似乎感受到了那“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情景。

黎雄才 双骑观瀑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08×47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黎雄才 送客松

立轴 水墨纸本

1957年作

101×44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注:上款人或为程千帆(1913-2000),湖南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古代文史学家、教育家。

杨善深 十二生肖

立轴 设色纸本 

1989年作

38×53.5 cm.×12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出版:《中国当代水墨画卡(17)楊善深作品集》,台北敦皇艺术出版,1990年1月。

【左右滑动查看全图】▼

杨善深 石榴蜜蜂

镜框 设色纸本 

藏印:李博文捐赠慈善筹款、邱元德堂珍藏

1950年作

35×88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说明:

    1.李博文为香港著名慈善家,成立有李博文慈善基金会,在家乡揭阳等捐有学校。

    2.邱元德堂主人:邱子文为香港慈善家,在香港捐有三间学校。其子邱木诚先生为原香港东华三院主席、香港潮州商会会长。

赵少昂 鱼乐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9年作

101×37.5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赵少昂 峡江行舟

立轴 设色纸本 

1953年作

105×49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方人定 水到

镜框 设色纸本 

124.5×147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展览:

    1.“方人定遗作展”,广东省美协,广东画院主办,1980年9月25日-10月1日于广州。

    2.“方人定遗作展”,中山市政协、中山市文化局主办,1984年10月11日-17日于中山市博物馆。

    3.“方人定遗作展”,1986年1月18日-21日于澳门赵斑斓文化艺术馆。

    4.“方人定遗作展”,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美协等九单位主办,1991年6月19日-25日于广东画院。

    5.“方人定百年纪念展”,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美协等八单位主办,2001年6月15日-7月15日于广东美术馆。

    6.“方人定画展”,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等五单位主办,2003年11月5日-10日于中国美术馆。

  • 出版:

    1.《方人定画集》第44页,图版28,岭南美术出版社,1983年。

    2.《方人定纪念集》第56页,岭南美术出版社,1991年。

    3.《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方人定》第135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4.《中国名画家全集——方人定》第189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上下滑动浏览详细信息】▲

方人定 凝视

立轴 设色纸本 

1941年作

135.5×66.5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出版:

    1.《方人定画集》第86页,图版73,岭南美术出版社,1983年。

    2.《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方人定》第4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3.《中国名画家全集——方人定》第110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 展览:

    1.“方人定人物画展”,1948年,广东省文献馆。

    2.“方人定遗作展”,广东省美协,广东画院主办,1980年9月25日-10月1日于广州。

    3.“方人定遗作展”,中山市政协、中山市文化局主办,1984年10月11日-17日于中山市博物馆。

    4.“方人定遗作展”,1986年1月18日-21日于澳门赵斑斓文化艺术馆。

    5.“方人定遗作展”,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美协等九单位主办,1991年6月19日-25日于广东画院。

    6.“方人定百年纪念展”,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美协等八单位主办,2001年6月15日-7月15日于广东美术馆。

    7.“方人定画展”,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等五单位主办,2003年11月5日-10日于中国美术馆。

【上下滑动浏览详细信息】▲

1941年,方人定曾在其文章中写到:“我深觉得当我们民族复兴图存、自力更生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的艺术品不是出世的,亟当是关于人生的。然而关于人生的作品,非用人物画来得深刻爽快,但我们需要以现代的新姿态和灵感来表现现代美为最重要。”这是方人定倾注毕生心血改造传统中国人物画的有力证明。他绘制了一批以现代女性为主题的作品来表达他的这一思想。《凝视》便是这一主张下的产物。“浮世绘”技法、东洋艺术的情调和人物写生的技巧都表现得很充分,值得藏家珍视。

广东作为民国革命策源之地,不仅侨民遍及四海,外出受西洋画学熏陶者亦甚众,粗略统计便有李铁夫、陈抱一、高剑父、高奇峰、关良、林风眠、丁衍庸等数十人。这一批广东留洋习画者,大部分归国后在全国各地从事西洋艺术的创作与教学工作,为近代西洋画学理念在我国画坛的传播注入了新鲜流淌的热血。相较“二高一陈”等重西洋绘画写实技法的折衷改良一路,以关良、林风眠、丁衍庸等为代表的西画学者,在西洋艺术的个性表现与传统文人画的重性情之处,在艺洋艺术的形式美感与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之间,寻得了中西艺术表现的共通。为中国画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更自由又更具风格的新天地。

林风眠 霸王别姬

镜框 设色纸本

68×68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展览:“清寂鹜影——林风眠艺术精品展”,北京画院,2017年1月20日3月5日。

  • 出版:

    1.光明日报《艺刊》专栏精选,“孤鸿林风眠”封面及内页图五。

    2.林风眠九十岁画展明信片。

1951年,林氏栖居上海,翌年辞去职务,专注绘画,其极具个人风格的京剧作品亦于此时诞生。林风眠创作戏曲人物作品最初受到关良的启发,但在风格上却与关良有明显不同——他将立体派的构图方法与中国剪纸、皮影的造型相融合,使具有中国民族情绪的戏曲人物产生与时代相连的现代感,散发出强烈的装饰意味,可谓其数十年寂然求索于绘事之极佳见证。林氏早期之作多毁于文革,更极少见于拍场,“霸王别姬”的京剧主题又极为其所钟爱,故此帧《霸王别姬》更是林氏戏曲人物创作中难得之精品。是幅《霸王别姬》足以诠释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复兴之真实意义,更是林氏实现“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复兴中国艺术”理想之见证,实属难能可贵,值得诸位藏家珍视。

林风眠 梨花小鸟

镜框 设色纸本

68×68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展览:“清寂鹜影——林风眠艺术精品展”,北京画院,2017年1月20日3月5日。

  • 出版:

    1.光明日报《艺刊》专栏精选,“孤鸿林风眠”封面及内页图一。

    2.林风眠九十岁画展明信片。

关良 武剧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67×44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关良的戏剧人物画似不雕琢而实则深藏匠心,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很多人认为,关良的戏画是饕餮大餐,戏味、画味、趣味俱佳。亦有人评论其戏曲人物画为“纸上戏”,比看戏更为精彩。是幅《武剧图》人物神态、造型生动,色墨晕染成趣,关良以“得意忘形”之写法让戏曲所富有的张力在纸张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画面从整体到局部,皆可见创作者的精微心思,画面展现出强烈的戏剧舞台意识,人物的排列集中于观众视线的焦点,主次有序,人物神情心境各异,皆传神阿堵。

关良 石秀智杀裴如海

立轴 设色纸本 

67×44 cm.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赖少其 黄山绿海

镜框 设色纸本 

51.5×72 cm.

1987年作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春拍拍品

  • 注:本作品即将出版于《赖少其全集二》,荣宝斋出版社,2019年。

作为杰出的革命文艺战士,赖少其对于黄山,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家的特殊情感。在他眼中,黄山既是战斗的阵地,亦是艺术的泉源。他笔下的黄山意境苍茫,浓郁厚重而又气势磅薄,被称之为“新黄山画派”的代表。

读此《黄山绿海》,所绘黄山春色,群峰飘渺,绿海绵延,屋舍半隐山坡,林木化繁为简,疏淡处更显春意涌动。整幅画作赖少其以程邃“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干笔渴墨法皴擦,又用西画印象派着色之法渲染,能摄黄山之神,充满幽奇的色彩。学至深处,中得心源。赖少其先生将一生积学与豪情,化为铁画银钩、一木一石,诚如这《黄山绿海》,氤氲满纸,生机勃发,韵味深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