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刘和老公结婚一年后,才结束异地恋,刚开始两人每天黏在一起。 过了一年,老公开始创业,应酬越来越多,回家越来越晚,不仅两人的交流少了,甚至还常会在小事上争吵不休。 她讲了这样一个经历,两人躺在床上,一个朝左,一个朝右,都无聊地玩着手机,她尝试跟老公聊日常,可刚说几句就开始争吵。 生气的她翻看朋友圈缓解情绪,却看到老公正在朋友圈和朋友互动火热,小刘瞬间情绪崩溃,发疯一般吼道:“不过就算了!”然后摔门而去。 她哭着问我:“我们是不是要走到离婚这步了?” 其实,在心理学上,一段成熟、长久的恋情大概分为共存期、反依赖期、独立期、共生期四个阶段。
就像小刘,结束异地恋情后,俩人异常亲近,因为那是共存期,突然的亲近感让彼此都被对方强烈地吸引着。 而现在,他们面临的是反依赖期,一个不知道如何平衡事业和感情,一个不知道如何面对过去和现在的反差,但这不是不爱的证据,只是感情到了淡季而已。 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关系倦怠”,只要好好休整,感情都会重焕新颜,迎来新一波的“旺季”,如果过度纠结甚至无理取闹,反而会节外生枝。 爱情的旺季和淡季不是衡量一段关系好坏的指标,它只是爱情里不可缺少的两个状态,也是每一段感情的必经之路。 02. 这时只有不一味抱怨,而是彼此都把婚姻的新阶段当成一种考验,从自身角度去沟通和表达,找到新的相处模式,这份感情就会更厚重。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段感情经历了淡季之后,才会增加牺牲倾向和顺应倾向,这都是长久感情必不可少的能力。 所谓牺牲倾向,就是肯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而对方很喜欢的事情;顺应倾向,是指能够克制自己,来忍受伴侣一些苛刻的行为。 如此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排斥淡季,而是把每一次淡季当做感情升温的契机。 我们不能一心期待婚姻长长久久,而又不愿意自我调整和改善,而淡季所带来的矛盾,正是更了解自己和对方的关键期,越是能互相理解,感情才会越稳固。 03. 爱情的淡季和旺季,是客观规律,无法以我们意志为转移。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期,调整自己的相处方式。 在爱情旺季,我们要做的是: ①沉浸其中,真实感受那份强烈吸引带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为感情做积累。 ②不提前预设悲观的念头,去破坏那份自然的幸福感。 在爱情淡季到来时,我们要做的是: ①意识上,可以不认同,但要接纳它的发生,并告诉自己“我的感情又到了上升的时候”。 ②行为上,多去倾听和适当的表达。就像小刘说的那样,显然老公和别人互动让她很不舒服,那她就可以去表达,而不是用恶语攻击对方。 ③设置专属彼此的仪式。比如“1分钟法则”,比如“爱情日”,真正留出专属于彼此的时间,一起睡前看电视,聊天等。给伴侣自由表达的1分钟,将彼此的相处仪式化。 总之,感情一定会在淡季和旺季的更迭中变得牢固和成熟。无论哪一种时期,都值得我们好好拥有并珍惜。 相信只要不轻易放弃,每一份感情穿过迷雾后,都仍旧是晴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