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葡萄的十一种常见病害、教您如何识别与防治!值得收藏!

 水果大圣 2019-08-06

关于葡萄技术的文章。这篇介绍葡萄病害图谱、症状、防治方法的文章非常齐全,推荐给葡萄种植户们,值得收藏!


1、葡萄黑痘病

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

葡萄黑痘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病蔓、病梢、病果、病叶等部位越冬。

症状:葡萄嫩梢感病后,发生长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条纹,以后灰褐色,边缘深褐色或紫色病斑凹陷,严重时新梢扭曲至干枯。幼叶感病后,开始呈现疏密不等的褐色圆形小斑,直径1~4毫米,病斑边缘暗褐色,中央浅褐色,以后病斑干枯穿孔。幼果被害时,果面发生淡紫色小斑,近圆,渐扩大,直径3~7毫米。病斑边缘紫褐色,中央渐变灰白色,稍凹陷,上有黑点。

防治技术:1、铲除越冬菌源。结合秋季清园及冬季修剪,彻底清除病梢、病穗、僵果,刮除主蔓上的枯皮,扫清落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病菌。于葡萄发芽前喷1次10%-15%硫酸铵溶液,以铲除枝蔓上的越冬菌源。

2、喷药保护。葡萄展叶开始直到果粒着色前,每隔10-15天喷1次药;开花前及谢花70%-80%时,连喷2次药,这是全年防治的关键期,以后则可结合防治白腐病、炭疽病等进行。常用药剂有:1:0.7:200倍波尔多液,80%喷克或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菌毒清水剂1000倍液。喷布农药的同时要注意控制氮素营养,多施磷钾肥,以调节树势,保持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2、葡萄炭疽病

对葡萄生产威胁较大的病害,能造成果实大量腐烂,还能侵害苹果、梨等多种果树。主要危害着色或接近成熟的果实。

该病为真菌病害。病菌在1年生枝蔓表层、病果、叶痕、穗梗及节部越冬。翌年5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传到果穗上,引起初次侵染。

危害症状:主要侵害葡萄果实,也能侵害叶片、新梢、卷须、果梗和穗轴等部位。叶片发病初为褐色小圆斑,稍凹陷,当小病斑密布全叶,病斑相连时,往往使叶片枯黄脱落。新梢受害时呈现淡黄褐色病斑,被害部易脱落,残痕处有绯红色粘质物。

防治技术:1、铲除越冬菌源。结合修剪清除病枝梢、病穗梗、僵果、卷须,扫清落地的病残体及落叶,集中烧毁。春季葡萄发芽前喷1次5%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铲除枝条上越冬的病菌。2、喷药保护。从园内发现病菌分子孢子开始,到采收前半个月,每隔15天喷药1次,连喷3-5次。一般于开花前后结合白腐病的防治,各喷1遍1:0.5:200倍波尔多液,重点保护果实,或用70%代森锰锌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80%喷克或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除波尔多液外,其他药剂在雨季需加入0.03%皮胶或其他粘着剂,可提高药效。

3、葡萄白腐病

主要危害葡萄的果穗,也危害新梢和叶片。发病规律:葡萄白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由伤口侵入,引起初次侵染。以后病斑上的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形成再次侵染。

防治技术:1、清除病源。生长季节及时摘心,修剪副梢使其通风透光,搞好果园排水,降低湿度。适当提高果穗与地面的距离。2、药剂防治。病害始发期开始喷药,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3-5次。常用药剂有:5%菌清水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雨季在上述药剂中加入0.05%皮胶或其他粘着剂,可提高药效。

4、葡萄褐斑病

分大褐斑病和小褐病两种。病斑定型后,直径3-10毫米的叫大褐斑病,直径2-3毫米的叫小褐斑病。发病规律:褐斑病菌主要在落叶中越冬。翌年春季越冬菌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从叶背气孔侵入,潜育期一般20天左右。病害由植株下部叶片逐渐向下蔓延扩展。多雨地区和年份发病重,造成早期落叶,影响产量,削弱树势。

防治技术:1、喷药保护。在发病初期,结合防治黑痘病和炭疽病,喷1:0.7:200倍波尔多液,80%喷克或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菌毒清水剂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有较好的防效。由于病害由下向上蔓延,所以第一、二次喷药要重点保护下部叶片。2、加强栽培管理。秋后彻底清扫落叶,以减少越冬菌源。葡萄生长期要增施有机肥料,促进树势生长健壮。及时排水,降低湿度。

5、葡萄霜霉病

属真菌性。该病在我国发生普遍,造成早期落叶。叶面初感病时显现淡红色小斑,渐渐扩大成黄绿色形状大小不一、边缘不规则的块斑,在斑块的叶背发生一层灰白色霉状物,后变黄褐色至干枯。嫩梢和幼果也有感病。

发病规律:葡萄霜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病组织、幼芽中或随病叶在土壤中越冬。

防治技术:1、加强果园管理。晚秋清除病叶、病果,剪除病梢,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生长期要及时排灌,合理修剪,增施磷、钾肥料,提高植株抗菌素病能力,减少病菌侵染机会。2、喷药保护。在园内感病品种发病初期,喷1:0.7:200倍波尔多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每隔半个月左右喷1次,连喷2-4次。也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58%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每7-10天喷1次,共喷3-4次。

6、葡萄黑腐病

主要危害葡萄果实,也可侵害叶片、叶柄和新梢。发病规律:黑腐病菌主要在僵果上越冬。翌年初夏产生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叶子和果梗受害。潜育期8-25天,在果实上的潜育期8-10天。分生孢子可多次进行浸染,从6月下旬至采收期均可发病,雨季和果实近成熟期发病重。

防治技术:1、消灭越冬菌源。剪除病穗 、病梢、清扫落果、病果、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菌来源。2、喷药保护。在开花前、谢花后和果实生长期喷1:0.7:200倍波尔多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5天喷1次,采收葡萄前半个月停止喷药。

7、葡萄蔓枯病

主要发生在2年生以上枝蔓的茎基部,也可侵害新梢及果实。发病规律:蔓枯病菌主要在枝蔓病部越冬。翌年5-6月间,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经伤口、皮孔或气孔侵入,潜育期1个月左右。病菌侵入后在韧皮部及木质部蔓延,扩展较缓慢,发病2-3年后病蔓枯病。凡多雨潮湿、枝蔓受伤受冻,肥力不足和遭受其他病危害的葡萄晚发病。

防治技术:1、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剪除病蔓并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增施有机肥料,促进葡萄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保护蔓干免受各种损伤。2、刮除病斑。老蔓上的病斑,用刀刮除后涂5%菌毒清30-50倍液或腐必清10倍液。3、喷药保护。葡萄发芽前喷1次石硫合剂,铲除越冬菌源;5-6月间喷1-3次1:0.5:200倍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重点保护2年以上的枝蔓。

8、葡萄白粉病

发病规律:葡萄白粉病在被害组织或芽鳞内越冬。第二年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传播。孢子萌芽对湿度要求不高。因此,高温干旱的夏季和闷热、多云的天气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一般6月上旬开始进入发病盛期。凡栽培过密,氮肥过多、蔓叶徒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技术:1、加强栽培管理。冬季剪除病梢,清扫病叶、病果,集中烧毁。生长期及时摘心、绑蔓、剪副梢,保持架面通风透光,可减少病害的发生。2、药剂防治。葡萄发芽前喷1次石硫合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开花前至幼果期再喷2-3次70%甲基托布当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1500倍液。

9、葡萄房枯病

主要危害葡萄的果粒和穗轴,严重发生时也可危害叶片。发病规律:该病系真菌病害。病菌在病果和病叶上越冬。翌年5-7月份借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管理粗放,树势衰弱发病重。

防治技术:1、清除菌源。彻底清除植株病残体,以减少越冬菌源。增施有机肥料,提高葡萄抗病能力。2、喷药保护。落花后喷洒1:0.7:200倍波尔多液,每隔半个月喷1次,连喷3-5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0、葡萄转色病

是葡萄上常见的生理病害,尤其在玫瑰香等品种上转色病尤为严重。

主要表现在果粒上,一船在果粒着色后才表现症状。发病后有色品种明显表现出着色不正常,色泽淡;而白色品种表现为果粒呈水泡状

防治措施①加强土、肥、水的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和根外喷施磷、钾肥,适时适量施用氮肥,及时除草,勤松土。②控制负载量。合理控制单株果实负载量,增加叶果比。③主副梢处理。主梢叶片是一次果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留二次果的情况下,二次果常与一次果争夺养分,由于养分不足常常导致水罐子病发生。因此,在发病植株上主梢多留叶片就更为重要。一般主梢应尽量多保留叶片,并适当多留副梢叶片,这对保证果穗生长的营养供给有决定性作用。另外,一个果枝上留两个果穗时,其下部果穗转色病比率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适当疏穗,一枝留一穗的办法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11、葡萄灰霉病

症状葡萄春季萌芽后,幼芽与嫩枝感病后变为褐色,叶片受感染时出现红褐色坏死病斑,花穗受感染发病时病部呈暗褐色软腐、干死,花穗易脱落,果实受浸染发病时易裂果,并引起整个果穗腐烂或干死。

防治方法

(1)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春季萌芽期喷一次3--5石硫合剂。

(2)病害严重的葡萄园,应调整品种结构,减少一些高度感病的品种如巨峰,增加一些抗病品种如尼加拉等。

(3)对于易徒长的品种,应抑制营养生长、早期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用量。雨季搞好葡萄园排水工作,及时进行生长期修剪、控制枝蔓与副梢旺长,改善葡萄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葡萄园内的湿度,减轻灰霉病危害。

(4)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果粒伤口,使灰霉病不易感染果粒。

(5)花期初发病时,及时剪除发病的花穗,减少再侵染。

(6)花期及果实着色期阴雨天气较多时,结合防治黑痘病可以喷1:0.5:200倍波尔多液或25%多菌灵3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7)果实采收应在晴天进行,贮藏过程中注意降温与通气,减轻葡萄贮藏期的病害。

福利普及

霜霉病和白粉病的区别:

(1)霜霉病的叶片叶脉清晰可见,而感染白粉病后,叶脉和叶肉都会感病。

(2)霜霉病一般在叶片背面可以若到白色的病菌抱子,而白粉病一般在叶片正面才到病苗抱子。

(3)霜霉病病菌袍子和白粉病病菌孢子的形状以及感染症状不一样,霜霉病病孢子直立性比较强,颜色白,而白粉病病苗抱子几乎像牙黄色粉末一样,密密地铺在叶片和果实上。

病原及发生规律:

1、霜霉病由鞭毛菌亚门单轴霉菌属侵染所致。无性阶段的抱子囊为其繁殖体,有性阶段产生卵孢子。以卵抱子在病叶等病残组织中越冬,次年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孢子囊。孢子囊萌发产生6-8个游动抱子,借雨水飞暇传播,由气孔.水孔侵人寄主组织。经7-12 d潜育期。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该病的发牛与气候条件非常密切,春秋两季少风、多雾、多露、多雨的地区,发生严重。病菌侵染的最低温度为12℃,最适温度为18-24℃,最高温度为29℃。果园低湿,植株枝叶过密,通风进光不良,发病较重。

2、白粉病由子囊菌亚门钩丝壳菌尼侵染所致。无性世代为半知苗亚门,粉孢属。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的被害组织内或芽鳞间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形成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孢子萌发后,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取养分。干早的夏季或闷热多云的天气,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气温在29-35℃时,病害发展最快。栽植过密、氮肥过多,枝叶徒长,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文章参考来源:北京爱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