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椒江龙潭岙古涵洞

 窗前有树905 2019-08-06
2019-08-02 09:48:10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徐祖顺

椒江有一处龙潭岙,古涵洞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景点。古涵洞建于宋代,为桥涵码头遗址,处徐山山脚,东西走向。涵洞块石砌筑,拱券式,高2.5米,宽2米,总长70余米,毓龙宫和安定庙就建于涵洞之上,为现存宋代拱券式石砌涵洞,是台州最早的水利建筑遗存之一。

古洞从西向东在寺院地下通过,共有三个洞口,分别为上游两个洞口和下游一个洞口。其中,上游西南入口两洞口,承上流两山谷流水,至洞中合二为一,呈丫形,向下流入溪河。下游的洞口主要起排水作用。在水利学上,这种涵洞有引流、泄洪等作用。涵洞是游人纳凉游玩的好地方,夏天更是走涵洞的好季节。初到洞内,你会感觉到寒气逼人,三分钟后汗水全无,顿感神清气爽。涵洞洞底由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铺就,石间流水淙淙。

古涵洞上游这两个洞口,一南一北,分别叫“黑龙洞”和“白龙洞”,向东延伸至中间合为一个洞。从黑龙洞进去,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白龙洞则相对明亮一些。这里也有另一种美丽的传说。相传,一千多年前,这里除了山就是一条河,河边居住着一位美丽的女子叫银娘。银娘在河边洗衣误吞彩珠,几年后产下一黑一白两条龙。两兄弟颜色不同,性格也完全不一样,白龙天性正义、刚正不阿,黑龙蛮横霸气、反复无常,动不动就呼风唤雨。兄弟俩天天斗法,附近的人根本无法生活。银娘看在眼里,愁在心里。

一天,一位神仙路过此地,教给她一种可以镇住双龙的法术,但施法的人会因此失去性命。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银娘决定舍生为民,用神仙教的法术把两跳龙镇压在山下,并让他们交叉在一起变成了两个洞。这两个洞就是今天的黑龙洞和白龙洞。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银娘,就在两洞的上面建了龙母庙,尊称银娘为“龙母娘娘”。

河的南面20米山路入口处有一天然圭形巨石,又称“双夹岩”,高三米,呈尖圭形,上刻“龙泓濯秀”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为著名书法家、晚清南社诗人王葆桢所书,保存较好。

这个古涵洞为台州现存少有的古代水利建筑工程旧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2007年6月7日被公布为台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标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