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秘色瓷与柴窑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慈溪举行2017-12-08 15:36:13 2017中国秘色瓷与柴窑学术研讨会25日在浙江省慈溪市举行,中国古陶瓷学会、北京大学考古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秘色瓷与柴窑展开学术研讨。该会议是即将开幕的2017年第四届中国(慈溪)越窑青瓷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厅,慈溪市政府共同主办。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越窑青瓷烧制成功,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瓷器,一直到南宋初年,越窑烧制青瓷的历史长达1100余年。慈溪境内的上林湖是我国越窑青瓷发祥地和主要产地之一,遗存分布区面积共231.69公顷,由上林湖、古银锭湖、白洋湖、里杜湖四个片区组成,分布着东汉至南宋时期共120多处古窑址,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青瓷“露天博物馆”。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获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是慈溪继1998年度寺龙口越窑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第二个获得此项殊荣的项目。 专家介绍,秘色瓷是中国存世最少的瓷器类型之一,烧制工艺复杂、成本极高、成品率极低、数量稀缺,专供皇室宫廷,臣庶不得使用。柴窑是以五代时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之姓命名的窑口,是历史上著名的御窑。明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记载:“柴窑最贵,世不一见,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清兰浦、郑廷桂在《景德镇陶录》说柴窑瓷:“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 专家学者各抒己见,重点围绕柴窑与秘色瓷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中立古陶瓷博物馆和上林湖越窑遗址,并举行了祭窑神仪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