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荇 苍茫中原,华夏文化发祥,震烁古今。 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誉流中外。 从黄海之滨的江苏东台,到关中平原的陕西耀州,千里之遥却又咫尺之近,因为东耀两地情深谊长。 炎热盛夏,市心连心志愿者一行12人,驱车奔驰1300公里,赴一场革命老区之约,踏户,回访,对接,捐赠,绵绵助学大爱久久回响在渭水河畔。
踏户——暴雨,烈日,远乡僻壤,挡不住志愿者精准扶助的坚实脚步 7月29日清晨,暴雨倾盆,疾风漫卷。12个志愿者兵分两路,分别由东台赴耀州区挂职干部焦小平副区长,扶贫局梅增华副局长带队,走村登门贫困家庭,看望久违的孩子们。 山道弯弯,梯田层层,果园青青。 大门前一条泥路蜿蜒向北,望不到尽头。志愿者来到石柱镇生寅村五组郝思美同学家。院内两棵樱桃,绿叶沃亮。14岁的郝思美,今年被“耀州中学”录取。她穿一条牛仔裙,合体,好看。这是三个月前,东台志愿者武月红寄给她的。其姐姐是陕西科技大大三学生,暑期在西安快餐店做零工、挣学费。父亲有腰伤,不能做重体力活;母亲眼睛不好,看东西模糊。8亩地,种小麦,长苹果,一年收入一万多元。两个孩子上学,入不敷出。郝思美长大想当医生,为像父母一样的病人治疾疗伤。志愿者袁胜斌掏出一千元给她,她微笑着,连连说谢谢,很阳光。 走出门的时候,门两边的月季花蓬勃生长,花红,花黄,擎立,娇媚。 一会儿滂沱大雨,一会儿烈日炙烤。志愿者踩着泥泞,趟着水流,走访了照金镇、小丘镇、石柱镇等13户贫困家庭,志愿者吴奇杰痛风病发作,脚踝肿得像馒头,也一路坚持登门入户。 [新闻链接]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16年3月,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关爱贫困学生,敬孝礼奉老人。扎实开展“情暖耀州”“情暖凉山”“情暖东台”三大公益活动。三年来,协会凝聚社会力量,立足捐资助学,筹集500多万元善款,3000多个学生受捐获益。协会会员从创建之初的33人,发展到现在有1003名注册会员,是4A级社会组织,喜获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殊荣。爱心善举没有距离。从2017年开始,协会启动帮扶耀州区贫困学生行动,除给予应有的资助,每年还寄送御寒保暖的衣鞋物资。寒来暑往,对孩子的学习起居,嘘寒问暖,关爱连绵。 回访——追踪,牵手,殷殷关怀,引领贫困学生懂得感恩发愤求知 眼前的小伙子,高个子,浓眉毛,瘦削的脸庞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他叫杨兆迪,口齿伶俐,知书达理,是西安理工大学的大一学生。2017年,有幸成为志愿者帮扶对象。他说,能代表被帮扶的学生接受回访,说几句心里话,感到荣幸和激动,他向志愿者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们是寒门子弟,物质上短缺,但我们的上进心是一样的。家里有困难,我们不自卑,不气馁。我们渴望有人拉一把,你们来了,雪中送炭。不但在生活上资助我们,还不断地告诫我们,要立大志。我们把困难和压力当作一种挑战。虽然不富有,但我们很优秀。请相信,来日圆梦之时,我们定会报效祖国,回报社会。”说完,又鞠了一躬,并真诚地道一声:“谢谢!” “长大之后,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做一个温暖的人,去帮助那些曾经和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家住寺沟镇白家庄2组的初三学生左旭光说得结巴,但却一脸严肃、真挚。 [新闻链接]扶助困难学生,不是单纯地给钱给物,一“给”了之,更要帮助孩子志存高远。志愿者把帮扶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讲励志故事,说身边典型,通过微信、书信和面对面交谈,利用心连心艺术团、心理辅导咨询等,引导孩子们胸怀大志。建立回访制度,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定期了解和把握,使其健康成长。不少孩子受到感染和教育,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刻苦、自信,懂得敬重和感激。三年来,志愿者收到孩子们的感谢信50多封。每到元旦、春节,孩子们纷纷向志愿者寄来贺卡、成绩单,送给志愿者最大的回馈。
对接——遴选,结对,一个个贫困学子,找到自己温暖的爱心大使 雨,淅淅沥沥。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姜进,会员张春、臧志虎、单春云、吴桂红等来到陈朵同学家。一个大院子,东面是老屋,三间通联,里面是杂物,檐下堆满树柴和玉米棒子,一家人住在对面泥土墙房子中。家里十亩地,种玉米、小麦。今年是荒年,春上头干旱无雨,小麦歉收。锅里两只馒头,一只花卷,一只鸡蛋。桌上书籍摆放整齐,地上铺砖干净。姜副会长慷慨解囊。 [新闻链接]时值盛夏,革命老区的耀州万物并秀。心连心志愿者协会在登门踏访后,全面掌握了一个个贫困学子的基本情况,尔后与会员一一对接,“自己的孩子,自己养,自己管”,各负其责,跟踪到底。今年又挑选5名学生,由姜进副会长,会员臧志虎、袁胜斌分别对接,每个学生一千元,一对一个别化帮扶。5个孩子及其家长,脸上写满感动。这次耀州行,志愿者们共捐钱捐物10余万元。 东耀携手,志愿同行。志愿者们像走亲戚一样,既觉得乡情亲切,又感到责任重大。今年,志愿者到耀州区扶贫帮困已是第三个年头,资助学生累计增加到57人,捐助资金、物资44万余元。暖心行动,给贫困学子以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感恩之心,感激之情,化为成才之志、发愤之源。
捐赠——歌声,嘱咐,志愿者大爱赋能,携手续写“东耀一家亲”的时代传奇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我们共追求,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在耀州中学深情低回,一句句话语,一段段旋律,印刻着志愿者与莘莘学子解不开的情缘。 市心连心志愿者第三届“情暖雏鹰、爱心接力”公益活动在这里举行。神圣的孔子塑像矗立大楼前,后壁上书《论语》,字字珠玑,谆谆教诲。 献出一份爱心,释放一种美德,成就一个梦想。捐助仪式上,学生们捧着新书包,拿着资助款,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憧憬,对志愿者的襄助之功,铭记心间。孩子的父母则感激满怀,对志愿者的善行义举啧啧称赞。 [新闻链接]一走进耀州城区,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大美耀州 好人之城”八个大字烙印在一张张旗幡上。耀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圣四杰”名流深远。这几年,耀州人民奋力拼搏,脱贫攻坚,经济社会长足发展。黄海明珠的东台,崇德向善,崇文尚进,人文历史璀璨夺目,整体实力跨越提升,多次荣列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两地区域相望,人文相近,心同一脉,情同手足。享深化改革之红利,得开放搞活之惠泽,志愿者协会的企业家们,心系时代,回报社会,把温暖之手伸向渭北平原。千里驰援,扶贫济困,一曲曲助学乐章感人肺腑。 关中梦,黄海情。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徐亚清说:“黄海之滨的东台,海纳百川,先忧后乐;三秦大地的耀州,雄奇秀美,开拓奋进。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公益活动做下去,为耀州贫困学子,献一片情,尽一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