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科学最新研究进展

 萍水相逢acxdz8 2019-08-06

脑科学最新研究进展

搜狐网

2018-10-24 23:46

脑科学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重点科学领域之一,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大多数伟大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大脑。近年来,这一领域频传喜讯,下面是其中一些有趣的发现。

2001年1月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人解读声音的大脑部位。一见钟情已令人费解,但医学界发现,即使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也足以令人“一听倾情”。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院一项研究发现,人脑某一个特定部分,负责辨认人的声音,而这种辨认能力可以将人声所含的复杂情感解码,而这可能正是人们对歌星等的声音“一听倾情”的关键。

2001年3月

研究发现数学天才用脑部位与常人不同。法国和比利时的科学家联合进行一项研究,试图找出数学天才和一般常人的大脑是否有差别。他们在发表的报告中说,研究发现能够快速心算复杂数学问题的人,可能是因为他们能够使用其他人无法使用的大脑部位。

2001年4月

科学家发现,从事脑力活动的人不易患老年痴呆症。研究发现注射葡萄糖及吸氧能显著提高大脑功能。英国一所大学的人类感知神经学中心主任安德鲁·斯奇雷博士指出,通过给人体直接注射葡萄糖制剂或是让人体吸入纯净的氧气,将可以提高人脑的功能。

2001年5月

科学家首次发现70岁人大脑仍会长出新的神经元(脑细胞)。他们在患者的一个小小区域——海马状突起处发现了新生的神经元、能够使大脑恢复部分功能。这里处于大脑深层,对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非常重要。这一发现否定了此前科爱家关于成人脑细胞损伤后就不能再生的定论。

科学家发现控制“自我”的人脑区域。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神经学家布鲁斯·米勒说,他们在治疗患有一种罕见的脑叶萎缩症的病人时,发现了控制人的“自我”意识的脑部区域。这个位于人类大脑右额叶前部的某个区域,看来“储蓄”着人的自我意识。通俗点说,人的个性物质、信仰、喜好与厌憎之意,都是从那里产生的。

2001年6月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实验表明,进入人类视野的东西并不一定全都会被看到,大脑对于人看到的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可能有一种先人为主的“成见”,即它只让我们看到部分事物。科学家把这一效果称为“运动致盲”。他们认为,大脑是从零散杂乱的视觉输入信号中选择信息来组织成图像的。在这个过程中大脑有时候会剔除某些信息。

世界上第一例成人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手术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这标志着国际生物高科技革命的竞争中,我国的神经干细胞基础研究和应用已经跨入了脑修复再生医学的新门槛。

脑科学与学习评价的变革

科学的评价是指导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应着学习目标的变革,学习评价也必然产生全面深刻的变革,体现在评价的内容、方式和使用上。

在评价内容上,目前学校还主要是以知识掌握为目标,普遍缺少对学习能力、知识获取过程和效率的系统评价。

在招生环节,虽然能力测试特别是智商测试越来越普遍,但却面临着测式的理论基础落后、题目形式传统、测评对象有限、测评实施困难、常模更新滞后、难以重复施测等局限。这就迫切需要发展以大脑功能网络和能力模块为基础的测评系统。

以注意力为例,注意力是学习的关键基础能力,包括不同维度,如注意的选择、分配和广度,分别对应人脑前额叶和顶叶的不同区域,测试需设计不同的任务。

语文学习的基础能力,如字符识别、形音联系、加工速度、阅读理解等,也对应不同的脑区域。

在评价方式上,应结合新兴技术手段,譬如脑象图测评等一些测量精度较高的的方式,已可实现对个体学习状态、过程、注意力和情绪等的测量。

对于特殊个体,更专业的大脑结构和功能测量、基因测试、身理指标测试等,可以与行为数据一起,实现对个体学习能力的更精准表征,以及对学习困难的更准确诊断。

最后,在评价的实施和使用上,需要把评价深入到学习的每个环节,实现测评的常态化和过程化。在减小测评误差,提高测评精度同时,也有助于建立个体的成长性档案。

此外应强化测评的诊断功能,强化成长性评价,通过全面诊断找出学习困难背后的真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学习力的培养。

通过脑科学的理念方法融入到学科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充分的教育实践基础上指导课程设置和教学,这样的课程一定是个性化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个体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的脑测评大数据,对教学的科学决策也至关重要。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图文、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微信号:zl13393739099),我们将立即更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