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烈火英雄》:看过的几乎没有不哭的,遗憾的是电影本可以更好

 佛易藏经阁 2019-08-06

《烈火英雄》特别地催泪,身边许多朋友都说看哭了。起初我也觉得有那么夸张吗?这么催泪的电影我有必要去看吗?为了测试催泪程度,我买了一大早的电影票,坐在最好的位置,等待着电影上映。

《烈火英雄》:看过的几乎没有不哭的,遗憾的是电影本可以更好

烈火英雄剧照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原型是2010年7·16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事故的原因是生产过程中违规操作,导致管道原油燃烧,发生爆炸。

这既是一场生产事故,也是一次消防奇迹。消防官兵在整个事故中的英勇行为,令人称赞,感动极了。

《烈火英雄》:看过的几乎没有不哭的,遗憾的是电影本可以更好

大连716油管爆炸事件现场

我在观看过程中眼眶多次湿润,我被影片中的消防兵的“英勇战斗”行为所感动,被三个消防兵家庭为代表的故事所感动,被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所感动。

消防员真是太不容易了!

他们的工作是艰辛而伟大的,和医生护士一样,是需要被敬重的。

《烈火英雄》:看过的几乎没有不哭的,遗憾的是电影本可以更好

大连油管爆炸现场消防员背影

这部电影让许多路人对消防员这一职业有所了解并投以敬意,他们值得被赞美,但从电影本身来说,有不少令人遗憾的地方。

首先,电影过于煽情。最近看的电影煽情的太多了,尤其是一些国产烂片,毫无节制地堆砌,甚至为了追求煽情而扭曲角色本身的形象。

《烈火英雄》:看过的几乎没有不哭的,遗憾的是电影本可以更好

黄晓明饰演江立伟

《烈火英雄》本身故事就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按理说,不用过多渲染气氛,画蛇添足,观众又不是冷血动物,多wan少能够感知到。尽量克制地,客观地,合理地去展现一个真实事件背后值得深思的东西,或许才是影片该做的事情。

但三个消防员为代表的情感戏实在太密集了,譬如当江立伟决定去关闸门的时候,从出发到途中再到完成,整个过程都是由情感强行推进的,而不是面临的具体的情况所决定的,这导致整个角色很多的行为都是让人不可思议的,甚至是不符合常理的。

《烈火英雄》:看过的几乎没有不哭的,遗憾的是电影本可以更好

片中的杨紫

还有郑志救同伴那一段,都快退役的老兵了,操作竟然还不那么稳,同伴叫他去找人帮忙,他选择救同伴,而当他需要同伴帮忙的时候,说好的找人帮忙呢?类似的还有很多,这些虽然很戳泪点,但是却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事实上,黄晓明饰演的角色原型也并没有牺牲,而是最终幸存下来了。

《烈火英雄》:看过的几乎没有不哭的,遗憾的是电影本可以更好

黄晓明饰演角色原型桑武

同为现实主义题材的《我不是药神》在这方面倒是做得不错,它没有刻意地去白血病人的那些惨状,也没有过多地煽情,而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给观众最沉重的一击,像我大概忘不了影片临近结尾时,一个白血病老人面对警察发出的道德反问:你就能保证你这辈子不生病吗?

其次,电影本可以拍得更好。

消防员题材的电影从90年代开始就已经有不少代表作了,如果还停留在一味的煽情和赞颂的话,那就有些可惜。况且本片真实事件题材有很多精彩的幕后故事可以挖掘。

《烈火英雄》把消防员演成一首赞歌,这点没毛病。可是又是什么让这些消防员遭受这一切苦难呢?

《烈火英雄》:看过的几乎没有不哭的,遗憾的是电影本可以更好

片中的总经理和指挥长

影片中虽然简单交代了事件的原因(还把部分锅甩给外国人),但并没有对始作俑者的结果交代清楚,比如那个技术员,那个总经理,还有背后更大的集团公司,只是喊喊口号,赶紧把这一切搞定就完事了。

如果能够通过深挖这一个事件提出一些令人反思的问题,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将消防员打造成烈火英雄的话,那么整部影片的意义或许会再上一个台阶,观众也不是哭完就没事了。

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假如都变成一首首挽歌,那就真的太单调和无趣了些。

消防,更重要的是防,而不是消。

关注电影观后感,一个如实、主观、无趣地记录个人电影观后感的地方,非影评。

看完【烈火英雄】后,你哭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