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涉(生伞年不详),约与令孤陶同时。自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人。管至太子通事舍人,后贬陕州司仓参军,召为太学博士,复以事流放南方,浪迹桂林。今存诗114首,尤擅七绝。其诗透俗易懂,清新活泼。他的《再宿武关》就是七绝中的名篇佳作。
①武关:旧商州的地名,在今陕西商县东。②秦城:指长安。③商州:北周宣政元年改洛州为商州,治所在今陕西商县。④潺漫:水流缓慢的样子。 这首诗大约是诗人第二次被贬谪,离开京城时所作。考李涉生平,他曾做过太子通事舍人,后被贬为陕州司仓参军,不久又召为太学博士。后来不知什么缘故,又被流放到南方,浪迹桂林。武关,又称南关,为秦时南面的重要关隘。据诗意应当是到桂林前离开长安时所作。这首诗通过夜宿武关的感受,表现了远离京城的愁思。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这两句写从京城到武关一路上的情景。诗人初宿武关情形不详,但感受肯定远非今日可比,因为诗人从此要“远别秦城”,去做万里之游。“秦城”即京城,远别京城便是被贬谪到遥远桂林一带的委婉说法。诗人从此就要告别京城,告别官场,深感前途一片迷茫。 “乱山”指商州附近的商山,它山势高下曲折,很早就有“七盘十二铮”的说法,以奇伟著称。商山高低起伏,本来错落有致,并非“乱山”。诗人是被贬而离开京城的,他心绪紊乱,无意欣赏景致,这起伏不平的群山正与自己心情一致。这是移情于物。“出商州”一语双关,即写商山的走向,又写自己离开京城。化静为动,别有情韵。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漫送客愁。”这两句紧扣武关,具体写“再宿武关”的感受。诗人独宿武关,心潮难平,孤馆寒灯,形影相吊,凄清无比。关门雄固,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想当年这武关可以挡住千军万马,然而在此时此刻却锁不住寒溪之水,这汩泪流淌的溪水仿佛在诉说诗人的不幸遭遇,并且一夜永无休止! 诗人巧妙地用溪水来表现自己远离京城、政治上受打击的愁思,化抽象的情感而为具象的事物,十分巧妙。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李清照的“只恐双溪炸艇舟,载不动许多愁”诗句,似从中受到了启发。这首诗通俗易懂,语言质朴自然。诗人融情入景,从而达到情景谐合的境界,诗风沉郁顿挫,恰切地表达了愁思。李涉擅长七绝,这首诗无疑是其七绝中的名篇佳作。 参考资料 《再宿武关》 |
|
来自: 有友abcd > 《离别思乡类类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