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5元睡桥洞到身价1100亿,他“三次豪赌”终成“世界铜王”!

 air1605 2019-08-06

他本科毕业从一个搬运工做到“世界铜王”;

从一家生产电源线的小厂,到中国500强,再到世界500强,营收近5200亿;

从穷得只剩下5块钱睡桥洞,到安徽首富,还以1100亿的身家跻身胡润百富榜前十;

全球的铜矿储量共计7亿吨,而来自中国的一个企业家就拥有着这些储量的4%,是公认的“世界铜王”,他就是正威集团的创办人兼董事局主席——王文银。

从26年前揣着几百元只身闯荡深圳,到如今坐拥千亿身家,王文银的崛起过程十分低调,这也使他成为“中国最神秘的富豪”。

王文银1968年出生在安徽安庆,祖上三代都是农民,家境贫寒。

不过当时“寒门多出贵子”,王文银从小成绩就很好,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大学。

毕业后,王文银被分配到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每个月工资400元,这在当时几乎是上海市平均工资的2倍。

但他很快就干不下去了,因为这份工作对他来说太安稳,一眼就看得到头,而他是那种心里“始终有一团火”的人。

于是,野心勃勃的他辞了“铁饭碗”,带了400元来到深圳寻找机会,谁知道社会结结实实地给他上了一课,名牌大学毕业的王文银居然找不到工作。

王文银在一开始屡屡碰壁,去各个公司面试的他,一直没有被聘用,一晃近一个月过去了,兜里只剩5块钱的王文银,不得不跟流浪汉一样住在天桥下面…

为了生存下去,王文银最终去了深圳一家生产电线头的企业做搬运工,因为他工作认真还不怕吃苦,领导对他很赏识,不到一年时间,他就连升7级坐到了物料控制总经理的位置。

随后,王文银又被日本日立公司以年薪百万加2个点提成的条件挖走。在这家公司的1年里,他积累了日后创业的第一桶金。

虽然在日企挣到了不少提成,但是王文银发现自己在日企完全得不到信任,甚至感受到了歧视,于是他下决心自己干。

1995年,王文银辞职后创立了深圳携威电线制品厂(正威的前身),因为之前的工作经验,加上王文银对整个行业十分熟悉,他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公司也越做越大。

不过很快,他就遇到了麻烦,公司在一笔生意中一下损失了数百万。不得已,王文银挨家挨户求供应商,说服对方答应自己可以分期付款,并且约定以后供货价提升两个点,这才让工厂挺过难关。

值得一提的是,恰好是危机成就了正威;但同样王文银的“三次豪赌”也至关重要!

在1997年,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不景气,王文银选择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进了很多加工设备,并逆势而上扩大公司的业务和产能。

这一赌博性质的做法虽然外人并不看好,但随着经济复苏,线缆的需求量直线上升,也为王文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一战成名,俨然成了当地最大的电线生产商!

1999年,国家铜价大幅度下降,他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再一次将目标转型,发展上游铜矿。

同年,正威国际集团正式创立,王文银开始积极拓展集团业务,自建多家电缆厂、塑胶厂和铜加工厂,并开始全面进军海外市场,旗下产品远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营收也突破百亿元。

虽然人生有时候要靠运气,但是运气来了不敢“赌”的话,那不过只是一个机会罢了。而王文银却抓住了每一次成功的机会。

2003年是个非常特殊的一年,在当时国内很多中小企业都已经倒闭,铜矿价格猛跌。

“如果世界毁灭,要钱何用?不如买矿!”王文银不顾公司和家人劝导,看准时机、逆势而行,花巨资拿下几座铜矿。

无疑这次王文银“赌博”式的收购又成功了。非典后,铜矿增值让正威集团实力大增。

2005年,他又一举买下安徽铜陵一个30万吨大矿。

如今,全球的铜矿储量共计约7亿吨,而王文银就拥有着这些储量的4%;

王文银在北美、南美和非洲等20多个国家坐拥多座矿山,铜矿储量在2400万吨到3000万吨间,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总价超10万亿元,王文银“世界铜王”头衔也由此而来。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铜价下跌,很多欧美铜加工企业都濒临倒闭,王文银第三次“赌博”出手,并购了几家企业,再次买进几十万吨的现货铜。

危机过后,王文银再次靠着这些现货铜的“豪赌”赚得盆满钵满。

不得不佩服王文银的魄力,三次“赌博”都成功了。

正威集团的资产也从2008年的110亿人民币,三年之后超过1280亿人民币!仅仅是那些现铜就为集团带来了数百亿人民币的净利润。

2012年,正威销售额闯过千亿大关,达到1866亿元,跻身世界500强第387位;2013年,正威销售额又强势突破2000亿元,王文银也位列当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9名;2014年,王文银个人以612亿元身家第一次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荣膺安徽首富。

2015年,王文银以121亿美元身价,排名当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5位,世界富豪榜第125名。2016年,王文银以138亿美元财富,排名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六位。

2018年,正威集团营收近5200亿元,相当于每天进账约14亿元!而王文银也以1100 亿元排名2018年胡润百富榜第10位 。

从零到5200亿,王文银用了25年的时间。从最初十来人的创业团队,发展到1万5千多名员工;从只有几十平米的小厂房,发展到全球3大研发中心、6大区域总部……王文银的正威集团现已成为“金属新材料产业”全球排名第一的企业。

2018年,正威成为世界500强第111名,营业额近5200亿元,在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的第2名,仅次于华为。

从一家籍籍无名的地方民企,到中国500强,再到世界500强,正威国际集团的疯长让世人为之瞩目,它的每一次进击,都丝毫无误地踩在了时代的节拍点上,而这一点考验的除了掌舵者入世的江湖霸气,更多的则是“身在江湖,心不沾染”的出世情怀。

不过事无绝对,坚持不愿上市的王文银近期也开始涉猎资本市场。

王文银在担任九鼎新材董事长一年半后,斥资11亿元再次收购九鼎新材股权,将成为九鼎新材实际控制人。

8月4日晚间,九鼎新材公告表示,公司近日接到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顾清波的通知,顾清波与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威集团”)王文银于2019年8月4日签署了《股份转让框架协议》及《补充协议》。

本次股份变动后,顾清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6333.09万股,占总股本的19.05%;西安正威合计持有公司99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9.78%,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王文银。

也就是说,九鼎新材将是王文银第一个实际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

虽然不知道,王文银会如何改变九鼎新材的发展,但正威集团的体量已经让市场有了多种想象空间。

时代提供了大的机遇,然而,把握这种机遇所依赖的却是掌舵者自身的文韬武略和智者情怀。

从青春萌动的毛头小伙到沉稳大气的成熟企业家,王文银历经江湖征战、商场厮杀,露出的是商气、霸气、江湖气,因为他深知告别庙堂,唯有江湖称霸。

但他又绝不同于一般的商贾,文而智、武有功,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的狂热渴求让他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思维能力、非凡的政策敏感、对时局的揣摩以及对各种机会的分析和把握能力。

“你看到的是世界500强,却不仅仅是世界500强。”绝不是一句口号,王文银的语气里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气息。

你觉得王文银在2019年是跌出前十还是继续前进呢?正威集团会选择上市吗?

参考资料:

中国徽商《王文银:不仅仅是世界500强》、

东方财富《九鼎新材19.55%股份获正威集团接盘实控人将更变为王文银》、

舒莫财经《拥有全球4%的铜矿资源,公司每天营收13亿,王文银靠的是什么?》、

富丰财经《赌出的富豪,曾10块钱闯天下,现身家1100亿,他是真正的敢于冒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