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的产生与演变

 墨脱公路 2019-08-06
龙的产生与演变

中国人很多都知道龙,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中国最早的龙的形象出土于河南濮阳。一九八七年,河南濮阳出土了一条用蚌壳摆塑成向龙,据考证是6500年前的。当时中华文明还处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关于龙的起源,主流的说法是闻一多先生提出的″图腾合并说"。认为龙的主体原形是大蛇。蛇民族兼并其它民族后,吸收了其它民族形形色色的图腾,大蛇接受了兽类的四肢、马的头、鹿的角、鸡的爪、鱼的鳞须,几者综合起来就有了后来的龙。总之,龙起源于远古图腾崇拜,那时,强大的部落兼并了弱小的部落。随着部落的兼并,出现了氏族部落意识的大融合,这样,能兼合不同部落意识的新的图腾就产生了。

龙的产生与演变

商朝龙

龙的产生与演变

商朝龙

商代时期,龙还处在形成的初期。这时期的龙基本上是大耳无角,少数形象类似猪头。到商代晚期,出现了多齿形角,大眼巨口,多有足的龙的形象。但龙多用于器物的装饰,与政治没有关系。

龙的产生与演变

西周龙

龙的产生与演变

东周

周代时龙的形象出现了艺术化、图案化的趋向。前期龙角仿凤冠,龙口平张,上下唇多有卷曲,形态往往适应图案的需要随意曲折变化。后期是春秋战国时代,这时出现了阴阳说。龙的形象多演变为以阴阳交会为深层含义的吉祥图案。有雌雄两龙交合的“交龙”;有龙凤合璧的“龙凤呈祥龙”;有龙虎相斗(龙虎交合)“龙虎斗”龙。这时期的龙仍然与政冶无关。有人们以龙喻人的,孔子曾用龙比喻老子,所谓“吾今见老子,其犹龙呼!”还没有形成以龙比喻国君的观念。

龙的产生与演变

西汉

龙的产生与演变

东汉

汉代由于阴阳学说的流行,因而“交龙”、“龙凤合璧”、“龙虎斗”等吉祥图案更为流行。并且龙与政冶开始产生联系。主动将自己身世与龙联系起来的第一人是汉高祖刘邦。这位平民皇帝为了提高自己的号召力,用龙神化自己。编造了自己的母亲在大泽之坡,梦与龙交媾而有身孕,遂生高祖刘邦的故事,编造了“斩蛇起义”赤帝杀白帝的故事。从此龙被封建帝王开始利用,神化自己是代表上天的崇高地位。

龙的产生与演变

赵州桥石雕

龙的产生与演变

赵州桥石雕

到了隋唐时期,龙的形象已经完全成熟。唐代统治者提出皇家专享龙的形象的权力,但诸臣反对未能实现,但对后世影响很大。所以隋唐时期龙还是大家共享的。河北赵县赵州桥上装饰的龙形图案是隋唐时期龙的形象的代表。桥上有奔龙、对龙、交颈龙等诸多形象。龙形作为传统的吉祥图案,深受隋唐人的喜爱。

龙的产生与演变

宋朝的龙

到了宋代,画龙技巧形成了一整套理论,画家提出画龙者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套理论,使历代对龙的随意性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宋代的龙多为3爪、4爪,5爪极为少见。皇家开始对龙的专享使用

龙的产生与演变

元朝的龙

元代龙的艺术水平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元代重视龙的形体协调和美观,龙头扁长,眉粗犷似火焰,双目小而有神,形象挥洒飘逸。民间多为3爪,元朝5爪龙为皇家专用。

龙的产生与演变

故宫九龙壁

龙的产生与演变

故宫雕塑

到了明清时期,龙终于成了帝王的标志。朱元璋寒微出身,急需借龙神化自己。因此帝王衣食住行广泛使用龙的形象。龙与政冶密切相关,统治者出于政治上需要,龙的形象强调端庄、威严、雄伟,不再有元代的挥洒飘逸的神韵。清代继承了明代,龙多形象略显秀丽生动,但气势孱弱。

总之,龙自图腾形成以后,其发展演化过稚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走了一条由多元化向规范化,由宗教化向艺术化发展的道路。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至今龙的形象已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