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虎上将黄忠,死后葬在哪里?

 地图帝 2020-07-02

说到汉末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黄忠,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在《三国演义》当中,黄忠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武艺高强,曾经与关羽有过数次单挑,不分胜负,足见其武艺之高强。此后,黄忠又随刘备先后参与益州争夺战及汉中之战,屡立奇功,是与关羽、张飞等人齐名的悍将。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黄忠也以勇猛著称。定军山一役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就是黄忠军旅生涯的巅峰之作。

那么,这位战绩卓著的猛将结局如何,文艺作品的描述与真实的历史差别甚远。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中,黄忠以七十五岁的高龄亲临战场,与东吴大将潘璋展开单挑,结果被潘璋部将马忠一箭射中,当晚不治身亡,最终刘备将其灵柩运往成都安葬。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黄忠的结局与小说却截然不同。据《三国志·黄忠传》载,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黄忠也因在汉中战场功绩卓著并任命为后将军。但令人遗憾的是,一年之后,黄忠便去世了。从这段记载来看,黄忠应该是因病去世,而非死在战场,更不可能是在去世三年后才爆发的夷陵之战中被马忠射杀。

黄忠死后,其长眠之处在哪里呢?这一点在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因此在三国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认为黄忠长眠在他的故乡南阳,也有人认为黄忠的墓地就在蜀汉的国都成都。但这些说法都缺乏充分的证据。因此,关于黄忠墓地何在的疑问一直争论了一千多年。

到了清代同治年间,有关黄忠墓地的争论似乎有了一个定论。据《成都县志》载,清代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天门县令刘沅在成都西郊鸡矢树一带购置土地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墓葬,墓碑上写有“黄刚侯讳汉升之墓”。由于黄忠时候被追谥为刚侯。因此,刘沅判断这个墓葬就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黄忠的墓地。

此后,刘沅与乡绅们一起出资重建了黄忠墓,在墓旁修建了黄忠祠,又塑了黄忠的雕像。其子刘桂文还撰写了一副联文:“北伐数中原,溯汉中王业所基,唯公绩最;西城留墓道,与昭烈庙堂相对,有此祠高。”令人遗憾的是,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黄忠墓遭人为破坏,墓碑及墓地皆荡然无存。

那么,《成都县志》中记载的成都西郊鸡矢树的黄忠墓地是不是黄忠真正的长眠之处呢?到了1995年年底,成都市文物考古队在这一地区进行了考古挖掘工作。到了1999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对该地进行了文物勘探和挖掘,并因此撰写了“成都市黄忠村遗址年度发掘的主要收获”,后来又将此次的考古发现刊登在2001年的《成都考古发现》上。不过,此时该地的名称早已不是清代的鸡矢树,而是被改名为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街道办黄忠村。

据“成都市黄忠村遗址年度发掘的主要收获”一文介绍,考古人员在此次挖掘中发现灰坑300多个,墓葬25座,窑址16座,灰沟10余条,房基9座以及砾石堆积等从出土的文物判断,这些墓葬的年代可以远至西周时期,最晚的则在宋代,其中也有汉末三国时期的墓葬。

那么,在这25座墓葬当中有没有黄忠墓呢?从突出的文物来看,并没有发现可以确认的文物。众所周知,确定墓主人身份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物品便是墓主人的印章。如黄忠生前曾经担任过后将军一职,按常理在墓中就应该发现“后将军印”之类能够证明身份的印章。但是,在这些墓葬中均未发现印章。

除了印章之外,还有一个物品能够证明黄忠的身份。这便是黄忠生前的兵器——一把宝刀。关于这把宝刀的记载见于南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据该书记载,黄忠归顺刘备不久,刘备就赠送了一把宝刀给黄忠。黄忠使用这把宝刀,在定军山一役中斩杀夏侯渊,立下奇功。

那么,这个宝刀的下落如何呢?按照史料记载,由于黄忠在世期间其子黄叙就已经去世,黄忠一门也因此断了香火。因此,这把宝刀很可能作为随身之物陪葬。但在此次挖掘中也没有发现这把宝刀。

既没有印章,也没有随身的兵器——宝刀。因此,这里究竟是不是黄忠真正的长眠之处依然是个谜。

参考书籍:《三国志》、《古今刀剑录》、《成都县志》、《三国演义》、《成都考古发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