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记述了五千年文化的华彩乐章,但近代之后,许多文物流落海外,据统计,光是海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就多达163万件,而这个数量,更不到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有时候文物保护离我们并不远,往往就在我们身边。 而我国的很多国宝在被发现之前还被当成是“破烂”,曾经一栋全部由金丝楠木建成的老宅,差点就被拆迁,还有一个最“憋屈”的国宝,用7000斤玉石打造,却当了300年的咸菜缸子。渎山大玉海是一个用7000斤玉石打造的镇国玉器。 许多人知道“渎山大玉海”的名字,却不知它的用途,事实上它就是一件装酒的容器,碗状,由一整块玉石雕刻而成,高0.7米,重达7000斤,可储酒三十多石,为元世祖忽必烈所造,专门用来犒赏三军所用。 在玉器上雕刻本来就是件很难的活,而渎山大玉海上面,雕刻了十几种动物的形象,活灵活现的可见雕刻家的功底十分深厚,它是我国的一级文物,存于北京北海公园玉瓮亭。 就是这样的无价之宝,因为朝代的更替导致时局十分动荡,渎山大玉海并没有被好好的保护起来,而是辗转到了真武庙中。和尚们看到这个大缸十分精美,用来腌咸菜最合适,足足当了300年的咸菜缸子,到了清朝时期才有人识得它的真面目,把它好好的保护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