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丽水人和建筑垃圾耗上了,卖了9套房投入3个亿,终于…

 369蓝田书院 2019-08-06

城中村改造留下的大批建筑垃圾该何去何从?新建商品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装修垃圾该怎么处理?

| 丽水城中村改造产生大量建筑垃圾

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落地,这些大家不太关心的问题也将困扰很多人。

△点击看视频

而丽水人聂海波,10年前就在想该如何解决了。

建筑垃圾

“变废为宝”

| 聂海波

9年投入3个亿,他终于在今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到底如何在建筑垃圾里“淘宝”?

8月初,我们来到丽水景宁民族工业园的浙江天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 建筑工地开挖后的工程渣土

一车车建筑垃圾被运到生产线上,经过再次挑选、水洗、粉碎等一系列加工,产出的是砂浆、沥青、混凝土、透水砖等建筑材料。

| 加工设备

而研究这一套设备,聂海波花了9年时间。

2011年,他发现欧美国家能将建筑垃圾进行有效再利用,但我国的处理方式以填埋为主,再利用率仅为5%左右。

如果我们也把建筑垃圾用起来,岂不是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开创新产业?

带着这个朴素的想法,36岁的他决定放弃经营稳定的外贸企业,从衢州回家乡丽水再度创业。

第三次创业 

卖掉上海9套房

他19岁从摆地摊卖百货开始,逐渐开起连锁超市,创业的第一个十年就积累千万财富。

2003年, 他买下上海的多套房子,又到衢州做起外贸生意,一路顺风顺水。

所以2011年的第三次创业,他信心满满:“不出三年总能把这个事办得像样了吧!”

然而当时国内在建筑固废循环利用方面并无多少研究,无经验可循。

他借着做外贸生意积累的资源不断往返德国、美国、匈牙利等国家学习先进经验。

| 生产出的透水砖

同时积极与国内高校、研究院开展合作,组建研究团队开始实验操作。

| 由建筑垃圾制成的各类可再生材料

通宵达旦的实验成了家常便饭,仅在垃圾破碎设备这一项的反复试验中,聂海波就花费了近2000万元。

这一次创业所要面临的挑战,难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2011年到2018年间,公司一直处于零产出状态。为了填补亏空,他押上了所有身家,甚至卖掉了上海的9套房产,累计投入近3亿元。

成效初显 

但路在何方?

| 聂海波介绍“1+6”循环模式

目前,聂海波已经带领探索出一套“1+6”的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利用模式,建起天造科技产业园,每年能处理100万吨城市固废垃圾、生产60万方再生混凝土、60万吨再生水稳无机料、30万吨环保砂浆、8000万块生态透水砖。

但我们发现,产业园里多条生产线处于未开工状态。为什么?

再生建筑材料的成本相比直接开采土石方要高,用再生材料还不如买新的便宜。”

聂海波介绍,建筑垃圾处理行业门槛很高,前期投入巨大。其次在运营过程中生产成本也偏高,在目前情况下还无法单靠产品销售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仍采用直接填埋方式处理,这不是长久之计啊。”他很希望自己研究的模式能够复制到更多城市,并获得政府支持、市场支持,比如出台行业扶持政策和再生建筑材料利用政策。

他说,“如果我们少开采新的材料,更多采用再生建材,真正把垃圾变废为宝,对环境、对我们子孙后代都是有巨大好处的。”

·END·

编辑丨丁施昊

通讯员丨叶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