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实在的人要看看

 昵称64114534 2019-08-06

在古代,我们非常重视教育。很久以前,我们写了一些启蒙书籍,如《三字经》、《百家姓》和《道德经》,许多孩子小时候都会背诵。明朝以后,又写了一本关于儿童启蒙的书,那就是《增广贤文》,它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农村仍有许多谚语,都出自这本书。

这是一句俗语,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之前判断就是出自于那一本书后面的那两句,其实是后来的人编写的,这是谁编写的,也没有任何的资料,可以证明,但是这句话是非常值得,大家去反思的,尤其是老实人,要记住。

我们一句一句来看,慈不掌兵,意思就是,太过仁慈的人不适合带领军队,那些能带领军队打仗的人,都是见惯了生死的人,对敌人能做到心狠手辣,这样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有句话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所以慈不掌兵就是这个道理,统领军队的人,手中都有众多的生命,稍稍有点差池,都会葬送己方无数的士兵,所以在战场上是绝对不能仁慈的。

“义不掌财”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太讲义气反而不适合掌握财政大权。讲义气的人会很注重朋友间的感情,在朋友有经济困难的时候,一定会伸出援手,所以这个时候他们会忽略自己的情况,而拿出钱财去帮助朋友,但有的时候,自己的情况反而会更糟,这样做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中。“情不立事”这个词语说的是某个人如果太重视感情,或者说过于感情用事是很难做成一番事业的。虽然这句话有点果断且不好听,但是事实确实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是感情动物,但是如果一个人容易被感情操控,很难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样的话无论他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有所顾虑,缩手缩脚,因而难以成就一番事业。

善不为官,这个道理有点黑,如果想想古代官场中和珅这样的贪官实在与善无缘,有这样一个官员就苦了不知多少人。如果想在古代干干净净行善积德,就不能同流合污,也不要想着升官就要发财的事,踏踏实实做点公益实事为好。

这些话并不是要我们去做一个无情无义之人,而是教育我们要在其位谋其政,千万不要感情用事,往往感情用事的时候,就会坏了大事。但是我们在生活中还是要与人为善,于己为善的,要真心实意的与人交往,以真心换真心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