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楼(1878-1938),原名三元,又名嘉训,艺名小楼。北京生人,梨园世家出身,祖父杨二喜(又称杨双喜)是武旦名家,以舞动大刀闻名,人称“大刀杨双喜”。父杨月楼擅演孙悟空戏,有“杨猴子”之称,故杨小楼早期曾用艺名“小杨猴”。杨月楼工武生、老生、文武老生,文武兼善,红极于世,深得程长庚器重,程逝后,杨月楼曾接任三庆班班主。 杨小楼还曾经当过一段时间“老道”,这段轶事曾经一直在戏迷之间流传。刘新阳说,杨小楼从19世纪末就已经开始名声大噪,他被同行尊为“武生圭臬”,被观众誉作“伶中俊杰”,喜欢看戏的慈禧太后也经常传杨小楼进宫唱戏。 清朝光绪年的某一天,杨小楼与他的义父谭鑫培同时被召进宫演出。演完了之后,慈禧非常高兴,赏给两个人一人一包银子,而在叩谢的时候,谭鑫培转身把自己领到的一包顺手递给义子杨小楼代拿。谁知道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让几位无事生非的王爷看见了,他们只看见杨小楼手里拿着两包银子,却不知内有谭鑫培的一包,误以为慈禧破格加倍恩赐杨小楼。于是在那个年代的“绯闻”,就开始流传了出来,对杨小楼有各种猜测,猜测他为什么能够得到破格加倍的恩赐?这之间有什么隐情?最后越传越奇,不仅节外生枝,添油加醋,就连两包银子后来也传成了两包金子,一时间风靡世间,成了童叟尽知的风流韵事。 而杨小楼一向为人正派,作风严谨,听此谣传有口难辩,既不能解释更不敢声张,因为怕越描越黑,更何况还传的是跟慈禧之间的绯闻,怕慈禧闻风降罪,心情极其苦恼,终日闭户不出。慈禧不知谣传,仍不断传差杨小楼进宫唱戏,杨越是托病不去,宫里越是传唤得勤,而外面谣言也就越多越神。杨小楼忍无可忍,只得弃艺从道,去北平西便门外的白云观出家当了老道,并取法号“杨传年”,终日诵经拜祖不问世事。直到辛亥革命以后,他才二次出山,再返戏曲舞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