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像的亮度问题 例1. 一点光源S经平面镜M成像于S”,人眼于P点可以观察到S”,如图所示,今在S、M间放一不太大的遮光板N,则: A. S不能在M中成像; B. S仍能在M中成像; C. 人眼观察到S”的亮度将变小; D. 人眼观察到S”的亮度将不变。 解析:在平面镜成像时,像点是由于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的反射而进入到人眼中形成像,故只要反射光线能进入视线,则观察者即可观察到其像点。因遮光板N只是挡住部分光线,其余反射光线仍能通过平面镜成像,故S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B正确;因为进入视线的那部分光线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像点的亮度不发生变化。正确答案为:BD。 二. 像的方向问题 例2. 如图所示是一架简易的潜望镜,由两个弯成直角的圆筒套住一起而成,E、F是安放在转角处的两块平面镜,与水平放向都成45°角,现使B段保持竖直方向,A段指向南方,转动C段使它水平指向东方,则在A处看到的东方站立的人像是: A. 竖直方向,头向上; B. 竖直方向,头向下; C. 水平方向,头向东; D. 水平方向,头向西。 解析:由空间立体观可知:从左向右观察,C圆筒处站立的人的左侧成像在平面镜E的内侧,右侧成像在平面镜的外侧,而内侧的反射光线到平面镜F的上端,外侧的反射光线则到达平面镜F的下端,故人通过平面E、F成像后,左侧在上,右侧在下,即所成的像为水平方向;另外人在平面镜成像时,人的上部在平面镜E上部,再通过平面镜F反射时,则反射光线在平面镜F的右侧,故人的上部通过两平面镜成像后向东。正确答案为C。 三. 像的个数问题 例3. 如图3所示,平面镜M以角速度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当平面镜以 四. 像的运动问题 例4. 如图所示,一发光点S从A点沿AB连线方向向B点做直线运动,与A点相距3m处有一垂直于纸面的轴O,OA垂直于AB,平面镜MN可绕O点在纸平面内旋转,为使S经平面镜成的像S”始终在与AB平行的PO连线上,则当发光点移动3m时,平面镜转过的角度为:( ) A. 15° B. 30° C. 45° D. 22.5° 解析:由题意可知 五. 像的观察范围问题 例5. 如图所示,以平面镜的高度为直径作一圆,使圆所在平面与平面镜垂直,在圆周上有三个发光点a、b、c,若a、b、c与圆心的连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分别为 A. 观测到a点像的范围最大; B. 观测到c点像的范围最大; C. 观测到a、b、c三点像的范围一样大; D. 观测到a、b、c三点像的范围不一样大。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别在圆所在平面内作出a、b、c三发光点所成的像,再由各像点向平面镜的两边缘引线,则两引线在平面镜前所夹的区域即各像点的观测区。因为两连线所成的角是同一圆中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都为直角,所以观测到a、b、c三点像的范围一样大,正确答案为C。 ▍ 来源:综合网络 |
|
来自: 昵称47813312 > 《高中(除数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