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8点,文化早餐 ▵ 点击 拾文化 关注/ 置顶公众号 | 情感 | 新知 | 文化 | 生活 |

文:苏索 “能为古文,不喜偶对”的他,大概10岁那年,父亲病故。 大约16岁时,便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名满洛阳,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其中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令狐大人赏识,招他入幕府。后来,李商隐第一次进京考试落选后,被华州刺史崔戎聘为幕僚。直到崔戎离世,返回洛阳。而此时的他,并不知道,一段擦肩而过的爱情已悄然来临。 父亲离世后,李商隐就在洛阳长大。作为长子的他,曾在东甸舂谷卖米、替人抄书勉强度日。后在外漂泊多年,几入幕府,见识了一些达官贵人,也结识了一些知交友人。所以尽管才20出头,却显得成熟坚定。自古以来,带着点滴沧桑、才华出众的英俊男子,最让女子芳心暗许。邻家女孩柳枝,偶然听到有人吟出一首扑朔迷离,令人幽怨魂断的一首诗便无法自拔。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入西海。”这首诗正是李商隐的《燕台诗》中的《春》,而念这首诗的人是他的哥哥李正山。柳枝听罢,急切地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正山颇为得意,据实相告。柳枝绾起衣,徒手撕下裙罗带,将断带绾成结,交给让山说:“请替奴家转赠李商隐,就说奴家向他乞诗,请他将诗稿题在裙带上。”李商隐听堂兄如此到来,惊之赞叹的语气,喜之果敢的举动。连忙追问该女子的来历。柳枝暗藏内心乱撞的小鹿,笑盈盈得对着少年说:“若叔是?后三日,邻当去溅裙水上,以博山香待,与郎俱过。”这是一段难得的艳遇,面对柳枝的热烈,李商隐早已沦陷,可偏偏无果而终。就在约期的前一天,李商隐的行李被一同前往长安的朋友偷走,提前离开了洛阳。转眼到了冬季,李商隐从堂兄口中得知,柳枝已经嫁给了关东诸侯为妾。在那一瞬间,李商隐的心拔凉拔凉的,一股巨大的失落感袭击过他的心。于是,写下《柳枝五首》给柳枝,表达他怅怅的怀念,深深的不甘。过去,许她以“博山相待”的柳枝,是他未曾珍惜的惆帐。这时的晚唐,连空气都弥漫着腐朽的气息,洛阳的景况十分紧张,唯有离开才是。所以,在母亲的主张下,李商隐一家迁居济源。到了济源后,在培养的引荐下,到王阳山研习道教。他们邂逅于王阳山,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女子姓宋,来自宫内,在华阳观静修,所以他称她为宋华阳。自此宋华阳的名字就嵌入了李商隐的胸口,成为一颗肉痣,柔软,隐痛。都说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尽管是在清修之地,两人的情感也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当一个男人回想一个女子的神态时,醉意盎然,幸福感从心底里溢了出来。“笑倚墙边梅树花”。这句诗中的宋华阳,在李商隐心中就像一座春天的城,暖烘烘地浸润着他。他是深深地爱着宋华阳。但这份爱也让他怅怅地痛着,辗转叹息。李商隐在《嫦娥》一诗中写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夜夜守着烛光,夜夜与寂寞相伴。与其说是嫦娥,不如说是女冠宋华阳。一个“悔”字,痛快也痛苦。但尽管他把肠子悔青也没有用,永远改变不了宋华阳生在宫门的事实。该来的还是来了,宋华阳跟随公主回宫,两人就此分开。算是对这段感情的总结,宋华阳这一页美丽的回忆就此翻过。 经历贬离和除名,他似乎看透了冷漠的人世,而后到涇州入王茂元幕府。王茂元请他入幕府,看似是看中他的青年才俊才华,实则有意将他许配给自己的小女儿。所以他跟王氏的感情,不是一见钟情的炽热,也不是情窦初开的缠绵。是不会轻易丢失的真实,是收获努力后的幸运,但最终也让他抱憾终身。关于他大婚的心情,没有诗文记载,也许被真实的幸福占满的他,已经无心写诗。“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在李商隐笔下王氏是娴静美丽的,纯粹动人,喜爱之情跃然纸上。可这首诗是王氏在世时,唯一一首与之有关的诗。他的诗中再现王氏身影,已是她离世后,对她的悼念。哀痛中,他写一首又一首的悼亡诗,怀念那个为他付出了一生的女子。王氏病故后,再无人在他远游的日子里给他寄衣,再没有人寒冷的日子里前牵挂着他的冷暖。此外,最具争议的这首《锦瑟》: 也有人说,这是一首评悼妻子王氏的诗;还有人说,这是李商隐晚年对自己一生的缅怀。 李商隐的情诗,真实又扑朔迷离,伤感又细腻严谨,千百年来备受后人的喜爱。大中七年(853年),七夕这天,李商隐写下悼妻之作《七夕》:他在后两句诗中发出沉重的感叹,像个孩子一样,祈求自己也能想牛郎织女那样一年相会一次。 他跟我们一样,真城地爱一个人,渴望真实的爱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