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把老蒲扇

 吴越尽说 2019-08-07
作者:黄雪琪


    大伏天的早晨,刚吃完早饭,突然停电了。电扇不转了,空调停了。呆在屋子里,只感到十分的闷热,只一会儿,汗珠就从额头和背上冒了出来。

    小区绿化带的水泥路面过道上的树荫下已经站了很多人,大家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议论着停电这件事。停着的小车也发动起来了,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开车到没有停电的地方去避暑的。

    我站在过道上,问自己:怎么办呢?哎,有了,车库里不是有一把从乡下老家带来的老蒲扇吗?

    我打开车库门,找出那把面上积了许多灰尘的老蒲扇。把灰尘擦干净以后,还真是一把团团的,柄上闪着褐色光泽的老蒲扇。

    我手拿蒲扇走到外面,轻轻地扇动几下,就会带来扑面凉风。隔壁的小女孩见到蒲扇后觉得十分新奇,问我这蒲扇是哪里买来的?我告诉她。过去农村里没有通电,到了夏天,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就用蒲扇、折扇这些东西来扇风纳凉。我家这把蒲扇是几十年前夏天经常使用的。

    这把蒲扇的边沿用藏青布条包着,包布是为了使蒲扇更加牢固、耐用。蒲扇的正面当时还用煤油灯熏后留下的“扇子扇凉风,时时在手中。若要借我扇,要过八月中。” 这样一首打油诗。小女孩就问:“过了八月中,为啥能借扇呢?”“傻丫头,过了农历八月中旬,天气凉了,谁还要借扇?”

    我坐在小区楼下的过道阴影里,慢悠悠地扇动着手中的蒲扇,凉风也在蒲扇的挥动下不断地生发出来。眼下正是中伏天,骄阳似火,今天坐在楼下的过道里,晒不到太阳,又有蒲扇来扇风驱暑,还真感觉不到暑热难熬,身上滑溜溜的,没有一点汗。

    以前不通电,没有电扇和空调,就靠一把蒲扇,一把扇子陪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炎热的夏天。

    在过去夏天的晚上,忙碌了一天的乡亲们,晚饭后都会搬着凳子聚集到生产队的场地上,来乘凉时,每人一把扇子是必不可少的。生产队场地地势较高,四周没有房子,十分空旷,无论从啥地方吹来的风都不会被阻挡。晚上乘凉时蚊子也多,这种由棕榈树叶做成的蒲扇大而结实,不仅可以用来扇风,还可以用来驱赶蚊子。将蒲扇在大腿中间不停地晃动,蚊子就不敢叮在大腿上吸血。

    乘凉时,大人指着天空中的银河,讲述着牛郎织女的故事,还指点我们怎样来识别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也有人讲“呆头女婿去丈母娘家”这种引人发笑的风趣故事,还有爱情故事、神话鬼怪故事,当然,近来发生在村里的新闻和周边村里的趣闻轶事每晚一定会有人讲的。

    在乘凉时,有人带来了自家的炒蚕豆、炒南瓜子分发给大家。在那时,嗑着炒蚕豆和瓜子,听着村里的新闻和故事,劳累了一天的乡亲们身心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在没有电视,农民文娱生活缺乏的情况之下,乘凉似乎也是农民的一种精神享受。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电扇、空调。吃了晚饭以后,大人、小孩看电视的、做作业的,享受着舒适的夜生活,谁愿意到外面来乘凉?就拿我们今天这许多人来说,虽然在一个小区里,甚至住在一幢楼里,白天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大家真的没有时间聚在一起说说话,一起住了几年了,有的甚至连名字也叫不上来。今天停了电,家里呆不住了,才不约而同地来到楼下的过道树荫下聚在一起乘乘凉,说说话。

    我这把上了年岁的老蒲扇,一直在几个中小学生手里转来转去,有的扇着风,有的看着蒲扇上的题诗,他们告诉我说:“这把蒲扇要保管好,不仅夏天停了电以后可以扇风,蒲扇上还记录着以前农村无电岁月里的许多故事呢!”

    2019-08-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