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过七夕,无非是吃吃喝喝买买买,那古人是如何过七夕的呢? 吃五子古时,少女、少妇们有在七夕“拜织女”吃五子的习俗。其中“五子”,即: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五子的药用价值很高。 桂圆,有开胃益气、养血健脾、补心安神、补虚长智之功效; 红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 榛子,有“坚果之王”的美称,《开宝本草》说它“主益气力,宽肠胃,令人不饥,健行”; 花生,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之为“长生果”; 瓜子,据《本草纲目》及各大中药辞典记载,具有清肺化痰、润肠通便等功效。 七夕刚好在夏秋交替的时候,人体的气阴容易耗损,五子则具有养血健脾的作用,颇具养生意味。 配药养生古时七夕还有配药的习俗,人们常用松柏等入药,甚至还主张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并称它们为长生不老的仙药。 中医认为,久食松子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柏子香气浓郁,能养心安神、止汗润肠;荷叶能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 储水辟邪七夕储水的习俗由来已久。光绪《惠州府志·风俗》亦记曰:“七夕,男女晨起担水贮之,谓‘七夕水’,饮之可以治疾明目”。 就是人们在七夕这天早晨,取水后都要用新瓮盛起来储存,用于治疗疮疖,祛除湿毒,医治多种热症。中医认为,井内之水,多喝能消热解毒,利于小便赤热、艰涩不畅、烧酒醉死等。 七夕还流行过用脸盆接露水,传说它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中医认为,露水可以入药,可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 煎汤洗发七夕佳节有洗发的习俗,用皂角树枝叶煎汤沐发,能够清热化湿、祛除多余脂肪、通畅毛囊,对防脱发和乌发效果颇佳,不会刺激头皮。再如黑骨木树浆,黑发功效也是极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