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真菌药的不良反应.science

 灵魂医学 2019-08-07


[摘要] 目前临床上许多疾病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大大增加,使抗真菌药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多数抗真菌药的特异性不强,作用于真菌的同时也易对宿主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不良反应成为限制抗真菌药在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现概括介绍目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抗真菌药;药物不良反应;真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 $/,-0)/*$1 $*#/,(

.*/0 &12 ,34*/0 5627862

(!'#$%&’'(&)*+,-(-.$,/0$%’$.),)12 $(3 /0$%’$.2 , 40' 5'('%$,

6)7#-&$,)*/89 ,:'-;-(1 !''#$%,+0-($)

[ 23(,’$+,]/9:;<;=>?=@92AA1B2C= D;>6>:6E6 2BDE6;>2BF 86D;1>6 A;B= DG2B2D;G <2>6;>6> D91G<2B<1D6 2C ;B< C?6 2BD2<6BD6 9H H1BF;G 2BH6DC29B>:;> FE6;CG= 2BDE6;>6<)*DD9E<2BFG=,DG2B2D;G 1>6 9H ;BC27H1BF;G ;F6BC>:;>:2<6E ;B<:2<6E) I9>C ;BC2H1BF;G ;F6BC><2<B’ C ?;J6 >@6D2H2D >6G6DC2J2C= 2B CE6;CA6BC9H H1BF;G 2BH6DC29B>).?2G6 H1BF2 :6E6 K2GG6<,C?6 ?9>C D6GG>:6E6 ;G>9 2BC9L2D;C6<) M?6E6H9E6 ,*N&> 9HC?6>6 ;F6BC>:;> C?6 J2C;G H;DC9E C9 G2A2C C?6A 1>6>) 4B C?2>@;@6E ,C?6 ;<J6E>6 E6;DC29B> 9H ;BC2H1BF;G ;7F6BC> D9AA9BG= 1>6<:6E6 E6J26:6<)

[ 4#5 6.’%(];BC2H1BF;G ;F6BC>;;<J6E>6 E6;DC29B>;H1BF;G 2BH6DC29B>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真菌药物作用于真菌细胞膜,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抗真菌药作用于真菌的同时也易对宿主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此外,临床治疗用药时往往剂量较大、疗程长。因此抗真菌药的不良反应较多,毒性较大。掌握各类抗真菌药的不良反应,正确选择抗真菌药物成为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对各类抗真菌药的不良反应作一归纳。7 抗真菌抗生素类[7]

787 泌尿系统 两性霉素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管型,血尿素氮和肌酐值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也可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肾钙质沉着、大量排出钾离子而致低血钾、肾原形尿崩症。灰黄霉素: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及非特异性沉渣异常,未见肾损害。

789 消化系统 两性霉素5 :恶心、呕吐、腹泻及偶见胃肠道出血;肝中毒较少见,但所致肝细胞坏死、

万方数据

急性肝功能衰竭也有报道[-]。灰黄霉素:可出现黑舌苔、舌痛、口角炎及味觉障碍;常见上腹部不适、恶心、腹泻及食欲不振等;肝损害引起丙酮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长期可引起肝癌。制霉菌素:口服后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

78: 神经系统 两性霉素5:静滴过程中或静滴后,可发生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眩晕等;暂时性的听力损害或耳鸣、视力模糊或复视。鞘内注射可引起头痛、发热、蛛网膜炎、颈项强直、下肢疼痛、尿潴留等,严重可导致下肢截瘫,周围神经病及惊厥等。灰黄霉素:嗜睡、头晕、疲劳、精神错乱、抑郁,易受激惹及失眠;还可出现周围神经炎、味觉失常、耳鸣、视力障碍。

78; 内分泌及生殖系统 两性霉素5:可引起酮体生成及类固醇的分泌减少。灰黄霉素:对小儿有雌激素样作用,影响生殖系统及乳腺;男性精子生成障碍、男子女性化乳房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