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的起源”~“田陈篡齐”~道教

 方远图书馆 2019-08-07

   老子入秦后,入函谷关前著的《道德经》并未引发重视,也没有大规模流传,老子的后代,也没有人用《道德经》做为家传的进身和经世之道加以传承发展。

   公元前471年,老子病逝于秦,享年101岁。

   《庄子.养生主》说: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秦国给了这个后世被认为是道家的创始人,以官方的认可,但只是表于形式,对老子去世的礼敬未高于一般流亡到秦的士子的待遇。

   以老子为尊的道家的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家的显学之一,是在魏、赵、韩的“三家列侯”后,中国的历史进入战国时代,“田陈篡齐”后的战国中期。

   在这之前,被后世称为道家祖师的“老子”并不被当时的人所看重,“道家”也远远没有后世的显赫地位。

   道家之后沉寂了很久,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

   春秋末期,迁都洛阳的东周王室持续衰败,各诸侯国的竞争由称霸战争,转为兼并土地和人口的“灭国之战”,战争开始越来越残酷化,中国的历史进入“战国时代”。

   各诸侯国的内部权力斗争也趋于白热化,各诸国为强国扩张或自保,纷纷引入人材,开始了或早或晚的内部政治军事改革,这一时期,被后世称为“百家争鸣”,各种学说,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

  道家于是应运而生,在齐国君主的持久的大力推动下,“道家”成为战国中后期“诸子百家”中的一支显学。

  这时的齐国国君已经不是“吕”氏~吕尚~“姜子牙”姜齐的后裔了,这时的齐国君主是“田氏”,对于这一事件,史称:“田氏代齐”或者“田陈篡齐”。

  田齐的祖先来自舜的儿子商均一支,在周灭商后,商均的32世孙遏父早年投奔入周,遏父的儿子妫满被封为周文王时期的“陶正”。

   周灭商后,被周武王姬昌以舜的后代的名义寻“找”到,并把自己的长女太姬嫁给他,以“备以三恪,奉祀虞舜”,“兴灭国、继绝世”为名,封他到陈地(今河南淮阳),以显周的仁义和对古帝的追崇,与周伐商的道义上的“正义和正统”。

   (周武王当时刚刚赢得商周之战的胜利,还未下战车,就封了妫满为陈侯。)

   公元前1046年妫满成为陈国的君主,封侯爵,被称为“陈胡公”,是陈、胡两姓的始祖。

  公元前699年,陈厉公的侄子妫林不满厉公杀了父兄,杀了陈厉公,自立为君,就是陈庄公,厉公的儿子公子完只被封为大夫。

  七年后,陈庄公去世,弟弟杵臼继位,史称陈宣公,公元前672年,宣公立儿子御寇为太子,御寇与被庄公杀死的~厉公的儿子公子完(陈完)交好。

   陈宣公以为太子御寇与公子完暗中谋在划自己,于是,杀了儿子太子御寇。

   陈国太子御寇被杀后,陈完恐惧,携全家逃到齐国避祸,被齐桓公封为“工正”~也就是建设部部长,因“陈~田”两字在当时是同音,都被读作“dien”,因此陈完到齐国后改姓为“田”被称为“田完”。

   公子完为了在齐国立住脚,开始广蓄妻妾,大娶齐女七尺之上者,并广招门客,田完共娶有妻妾一百多人,为壮大自己的宗族,鼓励自己的门客自由出入自家的后廷,与自己的妻妾同房,到陈完去世时,陈完的妻妾共给他生了七、八十个儿子。

  公子完死后溢号为“敬仲”,被后世称为“田敬仲”,他的后代都改姓田。

   田氏一族,开始在齐国壮大起来。

  齐国的田氏到了第四世孙田桓子时期,在公元前545年,联合齐国贵族鲍氏、栾氏、高氏几家灭掉了齐国的另一个大家族庆氏,过了几年,田恒子又联合鲍氏灭掉了栾氏和一个高氏(当时齐国有七大贵族掌权,分别是田、鲍、栾、国、庆、高、高)。

  并且为了讨好齐国的公族,也就是齐国国君的族人,送田地、送百姓奴隶给无封地的公族。

   同时讨好齐国百姓用“大斗出,小斗还”的办法借粮给百姓,以收取民心,“齐之民归之如流水”,田氏的势力在齐国越来越大。

  公元前469年,齐景公死后,田桓子的儿子田氏掌门人田乞发动政变,驱逐了齐国最后两家当权贵族国、高二氏,立公子阳生为国君,阳生就是齐悼公,田乞自立为相,从此田氏家族永远的掌握了齐国的相位。

  田乞去世后,其子田恒为齐相国,田恒就是田成子,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杀掉了齐简公,另立齐平公为齐国国君,从此之后,齐国的国君成为了田氏的傀儡。

   田氏成为齐国的实际控制者后,想要取代齐国国君的位置,但摆在田氏面前有道逾越不过去的鸿沟,那就是周王的册封,没有周王的册封,田氏不可能取代姜齐的君主位置,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赵氏、韩氏、魏氏灭掉了智氏,瓜分了智氏的土地、人口,晋国公室名存实亡。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列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中国的历史在这年划出一道分水岭,这之后,被称作“战国时代”,这就是东周“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分界。

  (题外话: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迁废晋侯于端氏,将晋公室最后的土地全部瓜分,史称“三家分晋”。)

  想篡位的田氏,在苦苦等待、苦苦想了九十年后,终于等到了篡位的榜样,看到了篡位的希望。

   公元前391年,齐国国相田和废齐康公,只留下一城为齐康公的食邑。

   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舟山群岛),自此姜齐结束,田和自立为齐君。在此期间,田和大力拉拢魏文侯,并“尊崇”~贿赂周王,由魏文侯出面奏请周王列自己为侯,同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

   田和取代姜吕氏齐国,正式称侯,仍延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田齐是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357年,田齐第三代国君齐桓公田午去世,子田因齐继位,同年原姜齐末代国君齐康公去世,在田氏的控制下,齐康公绝后,食邑尽归田齐所有。

   田陈篡齐后,一直需要对其政权的合理性进行辩护,以巩固统治地位。

   到了第四代田齐国君田因齐~齐威王继位后,田氏政权选择了同为来自南方陈国的老子的学说“道”,同时又抬出比传说中的尧、舜、禹更加古老的“黄帝”来,提出“黄老之说”。

   一方面要以此压倒儒、墨、法、农等家的学说,更重要的是齐威王把黄帝作为了田氏的始祖,这些是很下过一番苦心的……

   因为如果田氏是黄帝的后裔,而姜氏(姜齐)是炎帝的后裔,在传说中,上古时代“黄帝”战胜炎帝而得天下,这就为“田陈篡齐”、“田氏代齐”找到了历史性的合法根据。

   古器物铭文《陈侯因敦》记载了齐威王这段说法:“其唯因,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迩嗣桓文。”

   齐威王在铭文中宣扬田氏的祖先是黄帝,又把黄帝与老子的学说相结合,形成“黄老之学”,以此,齐威王在国都临淄城外,兴建起规模庞大的学宫,称为“稷下学宫”。

   广招天下贤士,为自己提出的“黄老之学”添砖加瓦,完擅体系,自此道家两大门派之一“黄老之学”在临淄城外的“稷下学宫”横空出世。

当庄子还在宋国隐居处发表游世、出世的高谈阔论之时,东方的齐国的道家,正发生着划时代的变革,由老子著的《道德经》~“无为而治”发展出来的“黄老之学”已经成长为极具攻击力的“黄老学派”。

道家两大门派中的另一支~“老庄学派”,也即将登上历史的舞台。

请看下期《稷下学宫》~邹忌鼓琴称相。

题外话:春秋第一美女“夏姬”就是嫁给了陈国的公室。

夏姬丈夫死后与陈灵公等私通,导致陈灵公被夏姬的儿子夏征舒所杀……

楚以此首次灭陈……

夏姬三次成为王后,七次出嫁为夫人,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春秋后期,吴越的兴起,都与夏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春秋第一美女夏姬,影响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走向。

题内话:公元前478年,楚二次灭陈,陈灭,当时在陈国老家的老子开始了向西入秦的千里逃亡,进秦函谷关前,老子著《道德经》上下五千言。

题外话:公子完~陈完(田完)的后代有:田穰苴,孟尝君田文,孙武子,孙膑,王莽,孙权……

王莽篡汉称帝后,追尊远祖陈完为“齐敬王”,庙号世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