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 2017-12-10 09:26 运动对于糖友们来说,是降血糖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方法,运动的好处非常多,当然不仅仅是降血糖。糖友们在进行餐后运动之后,血糖基本都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也有一部分糖友们反馈,自己在运动之后血糖反而还升高了,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塔哥就来跟大家好好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血糖控制不稳 很多的糖友病情都比较严重,他们的血糖波动较大,亦或者是脆性糖友,血糖忽高忽低非常难控制。 这是由于他们的胰岛功能已经被严重损坏,所以无论是胰岛素还是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胰高血糖素)都是严重缺乏的,所以自身的血糖值也是极不稳定的,这种时候测量血糖升高或者降低都是很常见的。 这样的糖友应当及时采取正确的控糖方法,让自己的血糖值恢复稳定,只有将病情控制稳定,运动才能真正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二、清晨空腹运动血糖升高 1、苏木杰现象 很多的细心的糖友都会发现自己半夜低血糖,而早餐前出现高血糖,简单地说就是“低后高”的现象,这就是大家常听见的苏木杰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比较简单,主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胰岛素使用过量,或者自己的运动量过大等,从而导致夜间低血糖反应后,机体为了进行自身保护,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一些升血糖的身体激素(如胰高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从而让血糖在早上出现反弹性升高。 2、黎明现象 每天黎明的时候,人体都会分泌出很多种激素,这些激素能让人从睡眠中清醒过来。这些激素作用在肝脏上,释放出肝脏中存储的葡萄糖,为开始一天的活动提供基本的能量,还会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等,这样就会直接导致人体的血糖水平在早晨4点到点之间显著上升。 这两种情况都已经导致了人体的血糖值处在较高水平,这个时候再怎么运动也减少不了血糖升高的趋势,从而让人觉得是运动升高了血糖,这只是错觉。 三、运动前血糖过高 糖友们都知道,在运动之前,糖人必须要测一测自己的血糖,因为有一部分糖友是不适合运动的,一般认为血糖值在5.6到13.9mmol/L的范围内开始运动都是比较安全的。 很多1型糖友在运动中要将血糖保持在6.7到10 mmol/L之间,如果在空腹血糖值超过13.9 mmol/L的时候去运动,就会大大加重其胰腺的负担,加剧胰岛素缺乏的情况,这时候细胞就不能利用血液中的糖分来提供能量,会代偿性的分解蛋白质和脂肪来提供能量,从而升高血糖,进一步诱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这是相当危险的。 四、运动量过大 糖友们都知道,运动的原则之一是要控制好运动量,运动也是有一个科学界限的。这个界限一般为最大心率的80%到90%(最大心率一般为220 - 年龄值)。 当人体的运动强度已经超过这个界限,那么我们的呼吸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不得不大口喘气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这一点相信所有人都有经历过,这时交感神经明显兴奋,接着就刺激人体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并刺激肝脏将储存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直接释放到血液当中。 当血糖升高的速度大于肌肉吸收血糖的速度时,测血糖值偏高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五、运动后马上测血糖 在运动之后马上测血糖的话,糖友们的血糖值可能会存在降低和升高两种常见情况。这是因为当运动完时,无论是轻微运动还是稍微费力的有氧运动,都会产生一定的神经兴奋,这样就会刺激肝脏转化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所以糖友们在刚运动完的时候,肌体还正处于兴奋的状态,这时候如果测量值就会有所上升。糖友们在运动完之后要进行调整,让身体快速恢复正常状态,这个时候再测血糖的话,就会正常很多,运动的效果自然更加明显。 所以,糖友们即使在发现运动后血糖升高,也不必惊慌,除了上面讲的这些因素之外,测量误差也是不容忽视的。即使血糖确实偏高,采取相应的措施也是可以让血糖恢复稳定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
|
来自: 老队员7v81ox1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