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陆游古诗:杯羹最珍慈竹笋,缾水自养山姜花

 江山携手 2019-08-07

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赐进士出身,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诗作今存九千余首,词作一百三十多首,内容极之丰富,其中陆游和表妹唐婉的故事堪称“爱情”经典。陆游风格以豪放为主,也有婉丽飘逸的一面。正值山姜花开,品放翁诗作:

《初到荣州》宋·陆游

乱山缺处城楼呀,双旗萧萧晚吹笳。

烟深绿桂临绝壑,霜落残濑鸣寒沙。

废台已无隐士啸,遗宅上有高人家。

铃斋下榻约僧话,松阴枕石放吏衙。

杯羹最珍慈竹笋,缾水自养山姜花。

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

少年远游无百里,一饥能使行天涯。

岂惟惯见蓬婆雪,直恐遂泛星河槎。

故巢肯作儿女恋,异境会向乡闾夸。

一杯径醉帻自堕,灯下发影看鬖花。

荣州,今四川自贡市西十里贡井,以“荣德山为名”。陆游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他始终坚决主张抗金,仕途不断受打压排挤,从蜀州调到嘉州又回到蜀州,于1174年十月又调到荣州摄理州事。

此诗起句展示了荣州满目苍凉的状况,反衬出诗人悲凉失意、报国无门的心境:穿过野草纵横、崎岖曲折的山路,终于看见一座破旧的城楼,危立于乱象丛生、山河破缺的山际尽头,两面旗子萧然无力地飘着,晚上胡茄吹乐声传来,更显夜深凄凉、孤寂落寞。

紧接着,诗人以凝炼笔力描绘了一幅壮美幽深的画面,在悬崖峭壁边缘、绿树掩映丛中,飘起了一缕缕浓浓炊烟,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已化成白霜,以至于发出寒沙鸣响声来。

于是便仿佛有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效果,废弃的筑台已听不见所谓高隐士者的呼啸吟咏,然而遗留的宅子却居住有高深的人家。这样引人入胜的镜头,真象一辑录像片,令人想一睹庐山真面目,留下了余韵悠长的想象空间。

诗人将镜头再拉回现实,在一座寺庙前拉响了敲门的铃声,下榻入住约上僧人促膝秉谈。了解了当地的情况后,诗人终于在松树茂密的林荫深处、以石为枕的衙门安顿下来办公,并且精兵简政,免去吏卒定时来参见知府的惯例。

工作之余,生活仍需继续,诗人在简朴的日子里寻找生活的点点乐趣,抒发出乐观主义情怀。平淡饮食粗茶淡饭,最珍贵美味的就是一碗鲜嫩和美的竹笋羮,惬意的事情莫若自己用瓶子水养的山姜花盛开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在地炉煅烧用石灰泥土捏成的堆兽胚胎,制作出拙朴的瓦鼎茶器用以烹煮秋茶,唤来蚯蚓小动物助兴陪饮。

平淡的仕途生活并没有令诗人麻木,他思考人生价值,发出人生启迪:少年远游常常不及一百里路程,但饥餐一顿足可以激发出闯荡天涯的毅力,岂能只惯于见到蓬婆岭上飘雪,以至于一直畏惧泛舟于天河星际、广阔无垠的宇宙之中。

在故乡安逸的家园里甘愿留恋儿女情长,甚至于异地他乡会向聚居的民众夸口回忆那时的幸福时光。可惜国土受到践踏而为政当权者软弱求全,而发妻唐婉又为母亲不容以致夫妻分离。

诗人一杯酒水下肚于小径醉倒、帽子掉了下来,透过灯光但见头发的影子已松散乱蓬似花。

这首诗再现了诗人初到荣州的情景,跌宕起伏、情景交融,既有大才小用的施政展现、又有孤独作乐的生活描述,既有人生思考、又有感情慨叹。抒发了作者缅怀安居乐业家园的情怀,又表达出对当地风景美食人文精髓的挖掘和赞美。而对于唐婉的深情,伴随诗人一生,此诗可见一斑,一醉方休。愿山姜花的清芳驱走人间悲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