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有感

 苦行僧szy 2019-08-07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句话意思是:无论光荣还是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的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由舒卷,这是一种恬然自安的心境。出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洪应明《菜根谭》。释义:对待事物淡泊自然的豁达态度。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大意是:对于一切荣耀和屈辱都泰然处之,用平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对于所有升沉和得失都不在意,安然的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所谓身不惊,才有闲看的雅致。心无意,才有漫随的风情。这是一种境界,对名利应有的态度,得不喜,失不忧。

        人生操在自己手中。孔子曰:"死生由命,富贵在天"。曹操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坚信自己能改变人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就像乾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人不要太悲观,也不要太乐观。有些东西只可偶遇,不能强求,有缘则聚,缘尽则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得不足喜,失不足忧。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处世以不即不离之法。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此句归纳更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宠辱不惊:对于荣耀与屈辱无动于衷。去留:去是退隐,留是居官。是一种境界,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是对于荣耀屈辱无动于衷,心地安宁,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对于升迁得失漠不关心,冷眼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

        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 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  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意思应该是心中能做到淡泊明静,宠辱不惊。心中只是守着一颗平常心,不羡慕荣华富贵,不依赖权势。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纯真善良的。总之像是看透了这尘世,心中像是平静的湖面,去留无意对什么事都放开来看,胸怀浩渺,心境开阔,心中是水波不兴。真是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转云舒。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