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乐队没有夏天:故事FM

 昵称535749 2019-08-07
2019-08-06 22:03:34

点击上方图片,跳转「故事FM」小程序,收听真人讲述。记得添加「我的小程序」,一键收听全部故事哟!

上一期节目里,故事FM 播出了音乐人杜凯的故事。杜凯也是参加了刚刚结束的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

我不知道《乐队的夏天》里那些音乐人你是否都认识,但作为一个故事FM 的听众,我相信你肯定认识我们的音乐人彭寒。

彭寒从高中的时候就开始玩乐队了,故事FM 的很多配乐,包括你刚才听到的主题曲都是由他原创的。

听了上期杜凯的故事,彭寒跟我们说,其实像杜凯这样能混出来的乐手,是音乐人里的幸运儿了。大部分的乐队,生活还是挺苦逼的,可能做了十几年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乐队。

那这一次,我们就请彭寒,带我们去探访一下小乐队的生活状态。

-01-

我就是个小乐队乐手

大家好,我是彭寒。故事FM 的声音设计,曾经的小乐队乐手。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和我的乐队以及当时的乐队家属们一起住进了一栋位于成都郊外山上的房子里。想要体验音乐电影里常常出现的那种桥段——一支生活在一起,创作在一起的乐队,这里是所有人的乌托邦,这里的生活除了音乐就是派对,最后还能诞生一些牛逼哄哄的作品。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我们的确喝完了数不尽的啤酒,煮了一锅长达一星期的麻辣烫,探索了人类不睡觉的极限时间——然而我们在音乐上却一点成果也没有。

那个时候我就发现我自己其实没什么做职业音乐人的天分,因为当我的生活里只有音乐的时候,它对于我来说显得过于庞大和沉重了些,而以音乐来立业我就更加没什么信心了。

细细算起来,我待过的乐队也有两位数了。但也就是大家写歌,排练,演出,最多最多到录音,再往下走,我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退出,或者乐队就直接解散了。我显然很适应这样的状况,因为说到底,我觉得我就是个小乐队乐手。

当然了,我身边不乏从一开始就坚持把音乐上升到事业这个高度的朋友,我一直都挺佩服他们的。即使他们需要另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即使他们的乐队并不出名,没能上电视,但他们对于音乐的决心,从第一次被那首歌收买开始,就从来没有动摇过。

-02-

被一首歌收买的年轻人

收买猴子的是一部电影的片尾曲。

同样是很多年前的夏天,猴子一个人躺在没有空调的大学男生宿舍里,猛抽着烟,看完了一部名叫《八英里》的电影。

电影讲述了一个说唱歌手在上班和参加说唱比赛之间来回拉扯的故事。起初他因为参加比赛旷工,不仅输了比赛,还差点丢了工作。后来经历了一系列的故事,电影的最后,他漂亮赢得了一场非常重要的说唱 Battle,所有人都为他欢呼,就在庆祝派对开始之前,他却独自背着自己的包离开了——他要回到工厂,有个同事暂时在帮他顶班。

■ 《八英里》剧照

在这个独自离开的背影里,片尾曲《Lose Yourself》缓缓响起。猴子觉得他看到了一个理想和现实的中间转换地,他忽然觉得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怎么着都能生活下去的,可以去工作,想做的事情也不矛盾,可以试一试。」

十多年过去了,猴子现在的乐队叫达闻西,他是主唱。

-03-

先找工作,要生活

从本科二年级开始一直到研究生毕业,猴子一直在玩乐队。创作,排练,录音,偶尔也接一些演出赚点钱。

■ 大学时期的猴子

学生乐队反而是赚钱机会最多的,因为基本不挑,演出费有多少就拿多少,赚点酒钱,大家开心就好。并且猴子还是在重庆上的学,那儿乐队竞争没有北京这么激烈,他的乐队当时在重庆也算小有名气。演出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有三场。

所有的变化都是从毕业开始的。猴子的队友上班的上班,继续上学的上学,只有猴子头也不回地背着一把吉他来了北京。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来北京来朝圣的,这里的音乐最牛逼。

那是 2012 年。

到北京的第一件事,猴子告诉自己——先找工作,要生活。

-04-

工作与音乐

■ 猴子来北京后的第一份工作

到北京第二年的一天傍晚,猴子和以往一样穿着工作服在公司里讲课。突然一走神,猴子的脑子里一闪而过一段非常抓人的吉他旋律。

猴子意识到这可能是一首好歌的开始,他急需把这个乐句记下来,但这个时候还没有下课,他还有一教室的学员在看着他。即使撑到下课,紧接着还要开会,他根本没有空闲的时间。

他硬撑到了散会,等不及回家了,几乎是用跑的赶到了公司的仓库——那里有一把吉他。弹了弹,努力回忆几个小时前脑子里闪过的那段旋律,勉强写下了几个乐句。

这些乐句最后并没有成为一首歌,它们到现在还躺在猴子的电脑里,停留在最初在仓库里被写下的状态。尽管猴子后来花了大量的时间试图将它们写成一首歌,但始终找不回当初在工作时一闪而过的那种灵感。

其实对于工作,猴子一直都很感激。他觉得工作教会了他很多音乐没办法教会他的事情,但类似刚才的事情,猴子在工作中经历了很多次,那些错过的灵感让他感到很遗憾。

大二时看的那部《八英里》像是一个隐喻一样,工作和音乐之间的拉扯终于也发生在了他身上。

终于,猴子辞去了自己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想要全身心投入到乐队的发展和音乐的创作里。

-05-

新乐队

第一次辞职之后没多久,猴子就放弃了全职做乐队,重新找了工作。

■ 北京组建的新乐队,取名达闻西

起初猴子在北京的乐队组建得很顺利,迅速成型并开始创作和演出。猴子信心满满,以为和在重庆的时候一样,只需要一场顺利的演出就能带来下一场演出的机会,这样以此类推,乐队的成长会很快,自己也完全不用担心生活的问题。

但也许是因为北京的演出市场的确竞争激烈,又或许是因为自己不善交际。每一场猴子觉得很满意的演出过后,下一场演出机会总是遥遥无期。

一年又一年过去,乐队一首接一首地发新歌,但还是只能在工作日的时候,去一些小的演出场地对着稀稀拉拉的观众唱着自己精心编排的歌曲。因为好的场地周末的演出机会,都已经被有名气的大乐队站稳了。

这时的乐队没有任何收益,每个人都需要另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和支持乐队。猴子来北京 6 年多了,做过 4 份工作。

-06-

石头与橡胶棒

猴子不喜欢卖惨,或者说,他压根没觉得自己惨。

乐队最困难的时候,有一次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周末的演出机会,队里的贝斯手却来不了,猴子不忍放弃,硬着头皮给接了。自己抄起贝斯,弹得磕磕绊绊也演下来了。观众挺多,大家也听不懂,热热闹闹都很高兴,效果也不错。猴子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有意思。

困难的确是困难,但小乐队做久了,却也有一种韧劲儿,什么事都能笑一笑过去。

猴子和队友们熬了 4 年,终于等来了音乐公司的垂青。两年前他们被国内知名的独立音乐厂牌摩登天空签下,有了经纪人,专辑制作费,巡演机会等等。乐队一股脑全给干了,录专辑,全国巡演,一颗大石头蓄满了劲儿砸到水里。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乐队依然不温不火至今。

■ 2018 年,达闻西乐队签约后首次全国巡演

我问猴子你介不介意我在节目里说你们是小乐队,他说要是这么多年这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就太失败了。

猴子很耿直,他说他们想火,但大家一直都没什么信心。不过好在成员们都吊儿郎当的,没人觉得乐队会平地起一声惊雷,像一颗大石头给地上砸出一个坑。但不做音乐是一定不行的,大家对共同创作的音乐很认可,音乐也早就成为了他们思考和生活的方式。

猴子把他的乐队比喻成橡胶棒,它砸不出大坑,但也拧不断。

-07-

小乐队经纪人

■ 达闻西乐队

达闻西乐队全体成员现居北京,主唱猴子,现在的副业是做小买卖;吉他草草和鼓手小盛现在的副业是音乐教学;贝斯大鹏的副业,是其他艺人的职业乐手。

用猴子的话说,大家都能养活自己。

啊对了,乐队经纪人瑶婷,同时兼任另外两只小乐队的经纪人,没有副业。

因为小乐队的经纪人,真的没时间搞什么副业。

瑶婷第一次见猴子,是她入职的第二周。听了十多年摇滚乐的她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音乐行业,有了自己带的乐队。乐队主唱猴子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上次演出的车费公司还没给报,你给催一催。

■ 瑶婷和达闻西

-08-

大公司的小乐队

瑶婷所在的公司可称不上小公司,但她带的三只乐队却是结结实实的小乐队。

在入职的第一天拿到达闻西之前瑶婷压根没听过这三个字,更别说他们的歌了。 不过经过一天的恶补,她惊喜地发现自己还挺喜欢这只乐队的作品,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他们带出来。

乐队的收益来源无外乎是,版权,演出,商务合作。 那这样就涉及到要让尽可能多的人听到乐队的作品,喜欢上乐队的作品,那这就需要更多地去演出,曝光,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顺了一顺百顺,演出合作自己找上门,这是大乐队的活法; 不顺则事在人为,自己努力寻求合作,演出等等曝光机会,这是小乐队的活法。

流量至上的时代,好的音乐品质也需要好的推广运作来配合。

■ 工作中的瑶婷

瑶婷在公司里有一个外号叫「针姐」,意思是她最会见缝插针,无论大家在讨论什么项目,她总能想办法把自己的乐队带进来,让大家考虑把她的乐队加入到已经成型的项目里。无论和乐队走到哪里,她总是不忘给她总监随时汇报乐队的动态,告诉他乐队很努力,很优秀,你看。

-09-

美术生的音乐梦

瑶婷是从小学美术的,研究生在英国学的艺术研究领域的专业。 在进入音乐行业之前,她曾认真思考过把多年的摇滚乐情结和在学校里学到东西结合。她的结论是经纪人,只是那时的她确实没有想过,自己会变面临这样多的困难。

我们在讨论小乐队如何挣钱和生存的时候往往会漏掉经纪人,但事实上,经纪人的命运和努力,可能是和乐队本身的发展状况绑得最紧的。

前一阵瑶婷的大学班主任召集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同学聚会,瑶婷发现自己的收入是别人的 1/3。就连大学时玩乐队的男生,都早已老老实实去专业对口的公司上班了,瑶婷的自我怀疑顿时像潮水一样涌来。

她想起来曾经和她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追着音乐节跑的朋友 A。A 曾在她生日时对她说,瑶婷,你要是以后做了乐队经纪人,我就开一家 Livehouse。如今再回头看,瑶婷真成了经纪人,A 回到老家去了一家银行上班。

瑶婷身边的每个人都觉得她酷,却没有人愿意成为她。

■ 大学时,到处看演出的瑶婷

三个月前,因为觉得女儿辛苦,瑶婷的父亲偷偷给瑶婷报了大学招聘的名,从老家飞来北京监督瑶婷面试,一直到入职体检。

父亲很期待瑶婷能放弃经纪人的职业,转行做老师。

-10-

被一首歌收买的另一个年轻人

瑶婷记得自己在入职面试时,她的部门总监曾经问她,既然专业不对口,她认为自己从事音乐行业的优势是什么?她的回答是热爱。

她当然理性地权衡过,自己作为艺术生,在经纪人这行还是有优势的——自己能结合视觉,玩出别人玩不出的花样; 但更多的,每当她感到阻力巨大,怀疑自己的时候,她看到自己的乐队在认真排练,在舞台上发光发热,她最原始最久远的热爱总是会一次又一次被点燃——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那是高一的暑假,瑶婷一个人坐在家里客厅的沙发上,一楼的阳光透过窗外的樱桃树洒在地板上,暖暖的。

瑶婷的音乐播放器随机漫游到了一首,当时还是小乐队的刺猬乐队的一首歌——《白日梦蓝》。

耳机里前奏响起,瑶婷停下了所有思绪和动作。

她从没听过这样的音乐,她觉得这个旋律太牛逼了,她觉得自己好像就要很荒谬地被一首从没听过的歌听哭了。

「我觉得好像这歌表达的是一种生活状态,并且这种生活状态是我想要的。但你在当时十几岁的年纪里,并不知道那样一种生活状态,它代表了什么样的职业,代表什么样的金钱,你不明白。

你只是觉得你要做这样的一件事儿。

后来我就开始想那到底要做成什么样的事儿,才能像歌里的那种感觉一样……

-图片源自 达闻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