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这个问题,想回答因为我在南疆的一个偏远乡镇工作过一段时间,所以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疆南疆的经济问题,发展缓慢,落后北疆,其实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全国对口援疆干部、全国西部志愿者等大量内陆人才进入南疆进行扶持帮助。中央财政对于南疆的专项财政帮助那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还是没有我们预期的变化那么大呢?我认为有一下几点原因。 一、解决本地人的文化素质和意识是根本途径可能在南疆工作过的人,经常说:南疆那个地方,给了那么多人,那么多的钱,就是越扶越贫。 其实这不是新疆这样,全国的扶贫工作都会有这样的现象,最后说到的还是人。大家就是没有去过新疆的南疆,就是通过纪录片或者其他的影像资料,也可以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水平和人的思维意识还是和发达地区差了很多。 举一个我切身感受到的例子。当时在南疆待了有半个月的时候,偶然一次机会和我的少数民族领导聊到了这个问题,他对我说,他们还是不能适应中原的农耕经济,汉人把自己的土地的一部分给那些少数民族,甚至帮他们种地,但是他们就是把庄稼荒在地里也不去收。而是去祷告,去喝酒无所事事。 所以无论是孩子的文化素质教育,还是成人的生产技能教育,这个不是几年内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百年树人的工程,所以希望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南疆扶贫扶持政策能持续持久,并且把教育的扶持作为重点。从人的方面根本解决问题。 二、南疆的经济不能生硬的套搬内陆的经济模式。俗话说:到了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我们党这样的工作是做的最好的。但是南疆的很多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并不是本地做的最好。把商业附加值最高,利润做大的下游产业做的好的反而都是内陆的商人。 大家举几个例子,就明白了。大家都知道新疆的和田玉,世界闻名,但是细想,新疆乃至全国的玉石生意都是在乌鲁木齐和内陆。而不是在和田玉的产地——和田。其他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哈密瓜等特色水果的生意都在新疆的最大水果批发集散市场——乌鲁木齐九鼎批发市场。大家如果去过那里,就会知道哪里的商人都是内的的商人,很少见到新疆本地人。所以大家明白,我们的农业布局,或者产业布局都挺好的,但是在最后分这个大蛋糕的时候,真正的利润不在这些产地区,而是运营和运作的人手里。 所以,关于新疆南疆的经济发展,不能只是经济布局弄好以后就完事了,政府或者政府商谈引导企业带动当地的农民或者制造业的营业者,参与到整个产业链中去,参与市场,让这个蛋糕的分配向南疆在倾斜一点。 扶贫不是给钱,是教他们怎么挣钱,并感受到挣钱的乐趣。 三、稳定是一切的前提新疆经济的发展,很大一部分还是需要外来投资。南疆经济发展,资金的缺也是限制经济的重要因素。南疆的特色产业丰富,能源优势突出。如果有资金的投入,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加上一带一路的带动,会有很大的空间。当然,商人投资的第一要义就是资金的安全。所以稳定是第一要务。 四、改善南疆的生态环境南疆的沙漠性气候导致干旱少雨,沙漠不断侵袭耕地,是南疆农业发展的重要威胁因素。 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一起探讨。 |
|
来自: blackhappy > 《援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