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论语.卫灵公》一以贯之

 柠檬树下的思考 2019-08-08

【0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在前边《里仁篇.第十五》中孔子就跟曾子谈论过“一以贯之”的问题,曾子总结为“忠恕”,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二章》中也谈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很多学者为了这个“一二三”也是研讨很多,这里孔子提醒子贡(即端木赐)说“子贡呀,你以为我是通过不断学习积累,然后记住的这些知识吗?”子贡很纳闷地问,“是呀,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孔子回答他说“不是这么回事”,“予一以贯之”,到底这个“一”是什么,孔子自己从未说过,子贡也没有深谈,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理解了——天地广阔,宇宙浩瀚,自然运转四季,风霜雨雪,雷霆冰雹,人世间有利有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见《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从古自今多少王侯将相身首何处也未知,多少金碧辉煌早已被历史淹没,只有后人的经史子集中,还存有对圣王明君的一些追忆。天地运行无声无色谓之道,发乎于人心本性之善谓之德,二而合一,一而为二,上下可分,轻重可辨。

【0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这句话可以接着上边“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说,子路呀,懂得“德”的人太少了呀。就像卫灵公见到孔子只想“问陈”,季氏想“杀无道,以就有道(见《颜渊篇.第十九》)”,他们怎么能“知德”呢?

【0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无为而治”算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倍受中国古代文人推崇,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所谓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克制自己的欲望,以“天下为公”的思想,来处理政务,一切以百姓幸福为宗旨,不乱折腾,所以在百姓眼里,政府“没有什么作为”——这也正是孔子说的“为政以德(见《为政篇.第一》)”。这里孔子感叹说,只有舜帝能做到“无为而治”,他只是面南背北地端正地坐着而已,这种清廉为民的作风一层层地传递下去,天下自然太平和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