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才是真实的“朱高煦”:从靖难到叛乱,讲述汉王的是是非非

 潇潇雨ekg9m5f4 2019-08-08

这才是真实的“朱高煦”:从靖难到叛乱,讲述汉王的是是非非

(本文一万一千字,引证较多,阅读时间较长,慎点,有可能浪费阁下宝贵的时间。)

永乐大帝朱棣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另外还有四子,名朱高爔,幼殇。

兹将朱高煦一生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讲解,此四个阶段分别为:靖难之战、永乐得宠、榆木川之变、宣德谋反。

靖难之战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驾崩,临终遗言,不准在外藩王进京奔丧,已经走到淮安的朱棣只得悻悻而回。有人说这是矫诏,其实不然,朱元璋向来谨慎,他把儿子们分封在外,诸王皆为中央藩篱,特别是燕王、宁王等拥兵边陲,朱元璋担心残元势力得知他驾崩的消息而扣关劫掠,所以不让诸王进京奔丧,其意在于稳固边防。

一年之后,即建文元年五月间,朱元璋驾崩周年,朱允炆恩准在外藩王各遣儿子入京吊祭,于是燕王朱棣派三个儿子同往南京,继而同还。

关于燕王三子离京这段历史,史料俱载,朱允炆已决意派兵至北京削朱棣藩,因担心羁留其三子引朱棣猜疑,所以遣归,但朱允炆旋即后悔。

笔者以为三人很可能是偷跑的,《明史》及《明史记事本末》均记载了三子北还的一段小插曲,即朱高煦盗舅舅徐辉祖善马以归,但《太宗实录》未载。

如果三人是朱允炆遣归,高煦何苦盗马?况且,《明史. 高煦传》又载:

(高煦)盗辉祖善马,径渡江驰归。途中辄杀民吏,至涿州,又击杀驿丞,于是朝臣举以责燕。

朱棣起事在即,遣三子入京,一为向朱允炆释疑,一为借此行窥伺南京虚实,三人归反北京自然是越隐蔽越好,越快越好,没理由大耍世子威风横生枝节。史料载朱允炆曾下旨追还,但“追之不及”,由此可见,涿州驿丞很可能接到了截留三人的朝廷命令,三人自然不会束手就擒,于是杀驿丞而逃。

朱高煦之功,此番千里大逃亡当属首功。为何?

朱高炽是个瘸腿胖子,而老三朱高燧时年只有十六岁,因此带领兄弟三人逃出危机四伏的南京城,朱高煦责无旁贷。若不是朱高煦盗马、杀驿丞,率领兄弟三人千里大逃亡,并最终平安回到朱棣身边,则靖难之战至少会出现变数。

谷应泰有言:

方太祖小祥(笔者:小祥者,周年之祭也)之时,正诸藩遣子之日,宜于大内置百孙院,因而留之,仍择名臣傅之礼义,四小侯就学于汉,即长安君入质于齐也。

朱允炆若以朱棣三子为质,以朱棣之狡黠,必不会束手就擒,也不会阻挡其靖国难清君侧的步伐,但总归有所掣肘。朱高煦之功,在于使朱棣免于投鼠忌器。若真如谷应泰之言,朱允炆置“百孙院”羁留朱棣三子,或许会再次上演“当分一杯羹”的故事也说不定。

不过毕竟朱高炽得以返回北京,朱高煦功不可没,所以历史上朱高炽多次为二弟求情免责,应当不全是杜撰。

《太宗实录》并没有记载朱高煦靖难战功,这很正常,即便朱高炽不删除实录中的朱高煦战功,朱瞻基也一定会。而根据《明史记事本末》记载,“燕兵起,高煦戮力为多”,笔者以为朱高煦之战功当不在张玉朱能辈之下。

这才是真实的“朱高煦”:从靖难到叛乱,讲述汉王的是是非非

朱高煦曾两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一次白沟河之战,一次是东昌之战。

白沟河之战是靖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场战斗,这一战击溃了李景隆所率领的朝廷主力部队,之后朱允炆便再没能力组织军队进行大规模战斗。此战标志着燕军从战略防守转变为战略进攻。这一仗异常惨烈,上半场朱棣三易其剑三易其马,被三创并射尽三服箭,仅得三骑逃脱,关键时刻朱高煦率军赶到投入战斗,燕军才由被动变为主动,并最终取得了白沟河之战的胜利。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进抵高邮,此时前有长江天险,而江北渡船已悉数被焚,盛庸军牢牢把持着制河权,江北又有大军环视在侧,而燕军自正月出北京以来已连续作战四个多月,疲惫不堪,朱棣心生退意,“欲且议和北还,会高煦引北骑至”,一举击溃盛庸军,朱棣才得以南渡。正是此战,朱棣说了那句名言,“勉之!世子多疾。”

从朱棣江边彷徨来看,其对于朱高煦能否引北骑而来并不抱太大希望,由此可见,谷应泰评价朱高煦“不过桀骜不臣”并不准确,朱高煦能凭区区一人之力借来蒙古骑兵,试问有几人都做到?再由南京盗马、千里大逃亡、涿州杀驿丞,足以看得出朱高煦是一个有勇有谋且杀伐果断枭雄。

永乐得宠

那么朱棣到底有没有想过传位于朱高煦呢?

笔者以为“有”。

朱棣即位之后,诸王及朝中大臣纷纷上书请立储君。按照朱元璋遗训,当立长子朱高炽无疑,可朱棣一直推脱。他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令朝臣无可反驳的立朱高煦为太子的机会。

永乐元年二月,朱棣即命朱高煦守备开平,并多次遣书相授机宜。一俟朱高煦在对抗残元势力的战斗中取得一场大胜仗,朱棣就可以借机立高煦为太子。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蒙古各部族忙于内斗无暇南顾,别说大胜仗,就连较大规模的犯边劫掠都不曾遇到过。

无奈,朱棣只得于永乐二年四月册立朱高炽为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自此之后,朱高煦便在《太宗实录》中销声匿迹了十年,直到永乐十二年正月才有记载:

汉王高煦还南京。去年冬,高煦请还,上曰:天寒,尔与从者皆不便,姑俟春暖。新岁,高煦申前请,上曰:朕欲至秋遣尔南还。高煦不应,遂命钦天监择日遣之。

也正是由这则史料,后人引申为朱高煦长期借故滞留南京不肯就藩。其“封国云南不肯就藩”,最早载于《太宗实录》永乐十四年三月:

改赵王高燧封国于彰德,申命汉王高照往居青州,时高照奏愿留侍左右不欲之国,复赐敕,曰:既受藩封,岂当长在侍下,前封云南惮远不行,与尔青州,今又托故,如果诚心留侍,去年在此何以故欲南还?是时,朕欲留尔长子,亦不可得,留侍之言殆非实意,青州之命更不可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