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山绝品散文|灵魂行走

 阿福根 2019-08-08

绝品散文《灵魂行走》

西藏之行,不问灵魂能否转世,只求获得豁达、平静的心灵世界。生命总有一天会终结,届时我不想遗漏,曾有过的灵魂悸动。所以今天,我沿时光之河溯流而上,一支笔划开记忆。
我想,我找到了该找到的。

灵魂行走

唐柳

是在陷入困顿迷茫的时候,于心底滋生了一个梦想。想去西藏。想找到一个支撑生命的立足点。有人说,天上与人间正是凭西藏的高远神秘而息息相通;而我的行走,是否也能把握生命与自然的特殊涵义?

  一
  那年早春清晨,起飞去拉萨。
  天气颇晴朗,舷窗外一片宁静的绿色。恍惚中我睡着了,陷入一个解不开的深邃的梦。不知多久之后,亦不知是谁,一声并不高亢而略带惊喜的感叹唤醒了我,“雪山,雪山!”使劲揉了揉有些惺忪的眼,却见冷峻的绵绵雪山滚滚滔滔,像成千上万匹白色骏马一路向西嘶鸣奔腾,永无止歇,波澜壮阔。萦绕在山间的雾岚起伏翻卷,分明就是马蹄踏起的征尘了。让我吃惊的是,飞机在这幅雪山长卷上行走了一个半小时,竟没有找见尽头。
  在贡嘎机场降落时,得知这里海拔在3600米以上,是世界海拔最高也是跑道最长的机场。举目四周,发现仍被茫茫雪山围拢着,不由得感叹青藏高原之高之阔,谓为壮哉。
  拥有机场的青藏高原无疑是年轻的,可并无碍于它悠久的历史。
  林芝人骨和卡若遗址的发现,足以证明在旧石器时代西藏就有古人类活动了,是人类发展史上独有的一脉生命源头。千百年来,由于山川、气候、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阻隔,人们很少能踏上这块神秘的净土,只凭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在心中构想着西藏的色彩斑斓,揣度着青藏高原的陌生与神圣。我的双脚一踏上高原,就仿佛置身于世界的尽头,半云半雾样的青岚悠悠飘曳,踩在地上软软的,人感觉尽往空中去了。态度谦和的西藏导游一边连声唤着“扎西德勒”,一边献上洁白的哈达,接在手中犹如托起了一片云,捧起了一段雪。原始的仪式,将古朴的温暖很自然地融入心扉了。
  从贡嘎机场到拉萨要折回头来走一段山谷,只不过它的谷底也要高出内陆三千米之多。拉贡大道平坦如绸缎铺就,车窗外掠过的矮山秀秃的,虽是早春,枯草却没有返青的迹象。但在每座山的腰间,都扯起了三五处经幡,一簇簇的色泽鲜亮,于疾风中飘展的声音如鞭挞,似雷鸣,近前就把耳鼓响疼。这该是世界上接天最近的旗帜了,它长久地向苍穹发出梵语般的信号,究竟是传达了一种怎样的神秘呢?也许,远处的雪山能破译其中的奥义。但,雪山缄默不语。
  青藏高原孕育了六大河流,黄河、长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都是从这里起步,一路恣意豪歌走向大海的。从这一点看,青藏高原引以为豪的不单是珠穆朗玛峰,还有涓涓不休的乳汁,为占地球一半的人类生存提供了富庶的营养,这更是它独具的荣光。
  我们乘车去拉萨,横穿了雅鲁藏布江。它是西藏的母亲河,总长度2500公里,有200多公里流经西藏境内。雅鲁藏布江河床很宽,正值枯水期,只有半床清水,江上无船无人,水面无波无澜,在耀眼的阳光下,很温柔地缓缓流淌,极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在对儿女讲述遥远的故事。又沿拉萨河逆水而上,这是我国很罕见的一条由东往西去的河流,不甚宽,多蜿蜒,水草繁茂,野禽惊飞。拉萨河岸的经幡比山间更稠更密。问及缘由,同车的藏族司机告诉我说,还有部分藏民信奉水葬,所以他们祖祖辈辈不吃鱼和水禽,视为神灵。那一道道扯起的经幡是送亡魂顺流西去,又意味着对转世的召唤。


  拉萨似乎有着永远的节日氛围。因为它独享了湛蓝的天,洁白的云,以及所有房舍上扯起的斑斓经幡。人一旦融入,自然就平添了一种使命感,如使者远道而来参加盛典。
  拉萨的主路很宽,两侧小巷多幽静深远,沉沉地稳住阵脚,蕴藏了远古,吸纳起现代。随便找一处打量过去,都望不见头的。但你只管随着人流走,略一拾头,就能看见布达拉宫,鹤立鸡群般占据了红山,庄严而娇媚。稍一走眼,就感觉她极像身着白裙红衫的藏族少女,伫立在蓝天白云间颔首笑迎八方来客。我想,那横在身后绵长的雪山理应是巨大的哈达了。
  我们像所有对西藏充满好奇的游客一样,没有理由不先去布达拉宫,为她的壮丽神圣,更为她的悠久和神秘。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30年代,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是藏族佛教的中心,是朝圣的丰碑,是最大的灵魂洗涤场。布达拉宫面南背北,南面是宽阔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广场,中间耸立了纪念碑,站在这里去打量布达拉宫,是最佳视角。
  布达拉宫脚下人头攒动,除去游客,尽皆是手摇摩尼轮的藏民,多为中老年,许多则背负了行囊,我猜想他们肯定是历尽艰辛,风尘仆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各色各式的摩尼轮都朝顺时针方向转动,他们的脚步也象钟表一般,围拢了布达拉宫,不分昼夜地绕,数不清的摩尼轮响成了一片呼啸。据说,凡来朝拜的,至少要转满十圈才能进去。所以,接踵而来的朝拜者不停歇地轮番更迭,布达拉宫周身就永驻了一道呼啸的风景。
  布达拉宫没有普通意义上的森森宫门,先要从西侧走一段陡坡。沿途尽是些奇异的石块,上面刻满了经文,读不懂,且有许多凿痕班驳,足见年代深远。这神秘的符号当然只是前奏,让我惊讶的是在里面。
  从一个并不显赫的门楣走进去,就如同到了迷宫一般。数不清的殿堂,错落不一,间间相通;数不清的佛像,金表其身,形态各异;数不清的酥油灯,扑朔迷离,飘忽不定;数不清的珍宝,藏置年深,各放异彩。游客和藏民在这里汇集成一道暗河,在起伏幽深的殿堂中静静流淌。藏胞们则用手拎了暖壶和塑料袋,满满装了酥油,见灯就填。走一路,填一路,使远远近近的油灯都成了长明灯,永久地燃烧着汇集的虔诚。灯光中闪烁着一张张佛像的笑脸,笑意下的芸芸众生尽皆顶礼膜拜。我暗暗数过,他们至少也要拜过五次才肯起身离去,再移步到下一尊佛像前,再拜。有的就携了行李,长久地滞留在殿沿下,不分昼夜地卧倒,起来,再卧,再起。据说许一次愿要拜上十万次之多,而且是那种五体投地的大拜。
  在以后的行程中,在大昭寺,在去羊八井的路上,我见过许多长拜的人,双手绑缚了木板,系一条没膝的羊皮围裙,或原地打坐,或绕定了佛堂,或亦步亦趋,永不停歇地跪拜,磨透了手板,洞穿了围裙,那种执着和赤诚让人心头发烫。我说不清他们要乞求的是个什么愿望,也许什么都没有,意在表达的只是一种纯洁的心境罢了。
   我一直想知道文成公主在藏胞心中的位置,期待着能在这里找到些佐证。我没有失望,终于在编号为44的佛殿内找到了这位才貌超群、深明大义的女子。佛殿不大,如洞穴一般,又称法王洞。文成公主的泥塑像盘坐其中,身着汉服,秀美端庄,恬静含笑,又似凝眉思忖。这个袅娜纤细的女子在想些什么呢?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受唐太宗之命远嫁松赞干布。天生丽质的公主,在知道无法改变命运时,就毅然决然地洒泪西行了。她是从川西的松潘入藏的,一路艰辛,一路悲歌。这个刚刚16岁的女孩当然不知道,她的这次远行对中国的历史将发生多么重要的影响。也许,路上的3年,让她见识了许多,成熟了许多,坚强了许多。当松赞干布在西藏的腹地列队迎候她时,她俨然是一位肩负神圣使命的皇亲贵胄了。
  6年后,松赞干布病逝,大唐皇帝下昭接文成公主回家,可她谢绝了。其实,她真的想家,想回到魂牵梦绕的长安城,想重回到日夜思念的父母身边。可她更知道,在她前面曾走出过王昭君和蔡文姬,她只能比他们做得更好。还是让高原凛冽的风多给她些勇气和胆识吧!
  接下来,文成公主在西藏为丈夫守陵,一守竟是30年!她不仅给西藏带去了文化、医疗、种植等先进的技艺,更给他们留下了绵绵的情谊,留下了感人的美德。文成公主当年带去的释加摩尼12寸等身像,至今仍供奉在大昭寺内,人们倍加尊崇,世代祭奠。藏胞们把文成公主称之为度母,可见她在人们心上的位置。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当初用过的火炉仍摆放在殿堂内,且早已锈蚀,烟消火去。可我知道,守牢了这炉,文成公主一定是温暖的,幸福的。高高地在这山巅之上,她永远都不寂寞。
  比起巴黎的卢浮宫来,布达拉宫更多了一层神秘的富有。如果说琳琅满目的珠光宝器已叫你目不暇接了,那么许多深藏不露宝物你只好去《天方夜谭》里去寻找答案了。那些密封在各种器皿中的、佛像腹中的珍宝,多是由各个国家和部落进奉来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没有开启过。里面究竟藏匿了什么,谁也猜不出,也许哪一天真的开启了,会让世界大吃一惊。
   导游说,专家估算过布达拉宫的价值,保守的说法,它相当于重建7个香港。


  我不是佛教徒。去西藏,权当是接受一次人生的洗礼。不管是天然的,还是心灵的,许是欣慰的,抑或是壮烈的。
  在羊八井,四面被雪山围拢了,中央是蓄满温泉的露天游泳池,水色湛蓝剔透,如镶嵌的宝石,在阳光下熠熠闪烁。抵御不住诱惑,欣然脱衣下水,顿感全身偷悦,心净气爽。所有的人生感悟瞬间都明了得不能再明了,透彻得不能再透彻;所有的人生得失哀乐,也都在一时间变得最无足轻重,如一缕轻烟被烈日融尽,被蓝天吸了去。
  我一边游,一边就想起路途中遇到的一对夫妇,丈夫拉着一辆木板车,上面装了简单的食品,妻子则一路长拜过来。我上前打问,知道他们是从遥远的那曲专程赶往拉萨大昭寺的,三步一拜,每日十里,风餐露宿,已经走了三个月,还有一半的行程。这对夫妇脸上都挂着谦和的笑容,他们无欲无求,只想拜回心中的真佛。拜过了,回去还做规矩的百姓。我边游边移眼四周的雪山,仿佛一下找到了这水、这人因何纯净的源头。
  天葬是西藏最神圣的葬礼,天葬台更是个神秘的所在。我抵御不住诱惑和好奇,去了附近的一个天葬台,也在山中,叫色拉天葬台。当然,我不可能目睹天葬的全过程,因为按当地风俗,天葬要在太阳升起之前举行完毕,我去时是在午后。
  汽车转过一道山嘴儿,又爬了一段缓坡,停在了一座小桥前,接下来只能步行。那桥用铁链锁住,桥栏上端坐了一个藏族老阿妈,脸庞如风蚀枯干的老树根,手摇摩尼轮,紧闭双目,嘴唇蠕动,并不出声。我犹犹豫豫地迈过桥去,感觉是真的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前面几百米远的山口处,有一块巨石探出头来。及近前来,见巨石有三间房大小,旁边有两间平房,一对白塔。天葬台附近异常清冷,只有我,只能听到山风尖利的呼啸。巨石是天然长成的石坡,上面凿就了许多的石窝,残存的遗留物十分明显。几把笤帚,几柄石锤,上面血迹斑斑。可以肯定,在太阳升起之前,这里刚刚举行完一次葬礼。而我不知道的是,这里见证过多少短暂的生命与永恒的存在的吻别?他(她)们如今又魂归何处呢?
  我不禁唏嘘。抬头去望浮云涌动的天幕,几只秃鹫在透蓝的天空里缓缓盘旋、滑翔和凝固。没有惊惧、凄切,只有肃穆、凝重,仿佛全身的血液,滴水穿石般凿通了一条自古而今的时空隧道。
  正思索间,逝者的亲朋和几个喇嘛走近前来,想是为死者超度亡灵。天葬师也从平房中闪出,绛紫色的长袍,精瘦精瘦,鼻梁上架一副眼镜,满脸竟是书生气!我简直不敢想象,这柔弱的身躯何以有如此大的胆识和勇气,每天都要把一个(一天只有一次仪式)亡魂送走,送得无影无踪,却心静如水。不过我也一直在想,这种回归自然的方式又何尝不是一件美事?我所在的老家,山坡上布满了坟墓,公办的私办的,不仅价格高得让人死不起,而且把山体搞得满目疮痍,看得人浮躁,心痛。
  听过一个传说,人的肉身死后,灵魂会游移出窍,重走这一生的路,将他生前的脚印一一拾起、收回。其实,人去了,真该把身后清得不留印痕,如西藏一样,树是永久的绿色,山是永恒的剪影。翻一道山,树仍是绿的,雪还是白的,满眼还是个纯洁的世界。
  西藏之行,不问灵魂能否转世,只求获得豁达、平静的心灵世界。生命总有一天会终结,届时我不想遗漏,曾有过的灵魂悸动。所以今天,我沿时光之河溯流而上,一支笔划开记忆。
  我想,我找到了该找到的。

【编者按】作者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在纯朴的藏文化中进行一次灵魂的洗礼,在极乐净土上虔诚地行走。从踏上西藏的土地开始,作者就引领我们一路移步换景,琳琅笔下的西藏像画布一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青藏高原四周巍峨壮丽的雪山直插云霄,雪山彼此纠缠连绵不绝,仿佛很遥远,却又让人有种身临其中触摸感,有种想要去探其神秘的欲望。人们都说西藏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因为这里的人们,他们虔诚,他们忘我,他们千里无畏一步一叩首来大昭寺朝拜,这是这个民族信仰。为了朝圣,他们不远万里,三步一磕头,匍匐在地。他们跪拜的四肢溃烂,面额血肉模糊与不顾始终向着心中的圣地,摇动转经筒永不停息的样子。也许这种仅仅源于自己内心最坚定的信仰,也正是这样义无反顾的信奉才是人类最难能可贵的纯净。那些悬挂的五彩的经幡,绳索、族幢、树枝上,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构成了一种连地接天的境界。那里有洁白的云朵,连绵不断的雪山,安静而美丽的湖泊,数之不尽的寺庙。布达拉宫建筑宏伟壮观,宫殿内珍藏不计其数。这些建筑背后付出劳动的古人的智慧这些都是藏史上的隗宝。跟随作者笔锋阅览布达拉宫顶层的法王洞内的文成公主塑像感概文成公主通过和亲,加强了汉藏两族的联系,将先进的文化,技术等带入,促进了藏族发展的大意之举。说到“天葬”灵魂就离圣坛更近了一步,观看天葬的过程仿佛得到了心灵的净化,更深深地了解人肉身在地狱,灵魂在天堂”的真正含义。天葬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和轮回,秃鹫啄食不留痕迹,原比留在这个混沌世上某个角落要干净神圣的多。我想这也作者 一直在探究的,要寻找的心境吧。一篇集地貌,宝藏,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于一体,很有文献价值的游记散文。文中包括地域文化特色或地域文化风情以及特殊地域的环境。作者散文创作中的地域文化尤其厚重。文中的每一个字都盛满了热爱祖国山水之情,文中的每一句话都飘逸着江山如此多娇画卷的神奇。文笔流畅,修辞得体,将西藏人文文化传承得入木三分。给读者创造了一个深沉的意境,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心旷神怡的境地。纵观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蹙金结绣且结构严谨,布置匀整,条理通达。神完气足更是首尾贯穿,文辞美盛,更是不蔓不枝,用典绝妙,深入浅出,言之有序,要言不烦,文简扼要,睿笔奇横,力扫千军。胜赞!鼎力推赏!【编辑:素心若雪】

江山文学网

江山文学网是创作群体最为广泛的文学原创网站。

开设栏目有:长篇频道、短篇频道、情感小说、传奇小说、散文、杂文随笔、影视戏曲、电影剧本等。

其中江山“萌芽”是全国中小学生习作园地,专门选拔优秀编辑指导,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秋月菊韵社团

宗旨: 理念:“创建和谐社团,聚集正能量”;目标:“为业余文学爱好者全心打造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专业作家尽心创造施展才华的阵地,为心灵与文学艺术用心营造自由的殿堂”。方向:“倾力发展集作品发稿、有声阅读、微信推广三位一体的大菊韵”。来菊韵,让你的文字在此飞扬,让你的智慧拥有价值,让你的文学梦斑斓起航!

制作:依是幽兰

江山微信推广团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