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桥上只剩铁锁链,子弹贴着头皮飞,22名红军为何一定要飞夺泸定桥?

 自石湾泿花飞舞 2019-08-08

桥上只剩铁锁链,子弹贴着头皮飞,22名红军为何一定要飞夺泸定桥?

84年前,

红军勇渡大渡河,

闯过了长征途中

又一个生死难关,

更用信念照亮前行的道路。

泸定桥上只剩下铁锁链,

敌军的子弹贴着头皮飞,

22名红军战士为何

一定要飞夺泸定桥?

凭着双脚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安顺场渡口,松林河由此汇入大渡河。昏黄和清澈的两色河水汇集,飞溅起的浪花重重拍在石滩之上。从这里向北160公里的泸定桥下,河水更急。84年前,杨俊生的父亲杨成武带领部队在这条路上创下了一个行军奇迹。

桥上只剩铁锁链,子弹贴着头皮飞,22名红军为何一定要飞夺泸定桥?

大渡河安顺场渡口

杨俊生:“我父亲是5月27日早上和王开湘就向泸定桥过去了,他们第一天就走了40来公里,打了两个仗,还架了一个桥,还缴获敌人的机枪、武器两百多支。到28日接到电报,让他们29日要夺下泸定桥。”

桥上只剩铁锁链,子弹贴着头皮飞,22名红军为何一定要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形势示意图

5月的大渡河进入一年中水量最为丰沛的涨水期,一天一变的水势和即将赶来的敌军让红军无法复制金沙江边的成功。除了安顺场渡口,部队过河的第二条路锁定在泸定的铁索桥上。

临危受命的红四团在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带领下攀高山、穿密林,一路向北疾行。杨俊生提到的电报是28日凌晨送达这支部队的。电报明确要求这支处于火线的英雄部队“要用最高速度的行军力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伟大的任务”。于是,这支红军队伍昼夜兼程240里,创下了新的行军记录。

桥上只剩铁锁链,子弹贴着头皮飞,22名红军为何一定要飞夺泸定桥?

汹涌的大渡河,根本无法架设浮桥

相隔100多米的大渡河东岸,敌军的增援部队也在日夜兼程赶往同一个地点:泸定桥。杨俊生说,这场生死时速的较量比拼的除了速度,还有智慧。

杨俊生:“路上对岸有敌军问他们是哪个部队,他和团长就很巧妙,很动脑筋,他不是前一天消灭了一个国民党的部队吗,用他们的番号给他们传过去了,那边一看这边也是他们的人,就宿营了。所以,(父亲他们部队)打着火把前进去了。”

敌人停,我不停,昼夜赶路的红四团先敌一步到达泸定,凭着双脚使“不可能成为可能”。杨俊生还记得父亲曾向她描述的情形:

杨俊生:“开‘飞行’会议,渴了就喝口雨水,青稞麦那些东西,一个一个的背包绷带就弄起来,就牵着走,有的就是拖着走。”

飞夺泸定桥,要桥不要命

如今的泸定桥上,两岸百姓来来往往,游客络绎不绝。大人牵着小孩,年轻人扶着老人,小心翼翼向前移动。年过六旬的李理站在桥上,身边的铁索被风吹得微微颤动。他的父亲李友林就是当年参与飞夺泸定桥的22名勇士之一。

桥上只剩铁锁链,子弹贴着头皮飞,22名红军为何一定要飞夺泸定桥?

曾经的泸定桥是沟通大渡河两岸的唯一通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摄

李理说,经过两天奔袭,父亲和战友们都已疲惫不堪,但身处险境,他们不能有一丝迟疑。

李理:“他说累得腿肚子也抽筋,胃痉挛,冒虚汗,但他说我要克服这种恐惧。后来我问过他,你没有感觉到怕死吗?他说知道是(有)危险,但是他有的是信心,什么信心?他说我就是有必胜的信心。”

一路江风,一路战火,一路艰险,到达泸定桥边的那个清晨,战士们的请战声在大渡河西岸响起,刘东升的父亲刘金山就以鲜血证明了自己的决心。

刘东升:“当时红军战士纷纷要求请战,团领导就把这个任务下达给了二连。当时我父亲是三连的党支部书记,一看就急了,马上就手指咬破了按下了血印,表示我一定要参加夺桥任务。”

桥上只剩铁锁链,子弹贴着头皮飞,22名红军为何一定要飞夺泸定桥?

大渡桥横铁索寒

战斗过后,刘金山的手臂上留下数道烧烫痕迹。前方是枪林弹雨,身下是汹涌波涛,刘东升说,夺桥勇士面对的就是这样的险境。

刘东升:“我就问我父亲了,你当时趴在铁索链上的感觉是什么样?(他说)我当时看到下面就是水滚滚地流动,头顶上子弹贴着头皮飞过去,打到那个铁锁链上,铛铛的响,冒着火星直冒。怎么顾得了怕?那么多红军战士,他们的前途,他们的生命全在我们的肩膀上面。”

桥上只剩铁锁链,子弹贴着头皮飞,22名红军为何一定要飞夺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内的一座青铜群雕重现了这段历史:冲在前面的勇士背插马刀、腰缠手榴弹,攀桥栏、踏铁索;紧跟背后的将士手持木板、床板,铺桥前行。杨俊生说,勇士们攀爬前行的铁索上承载红军生的希望。

杨俊生:“他们当时是要桥不要命,我有桥红军就有一个通道了,就有希望了。”

“用信念开路,让天险变通途”

大渡河被甩在身后,雪山和草地成为红军前行路上的新险阻。夹金山红军小学里,孩子还会唱起以前的歌谣。

夹金山歌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力不可攀,要想飞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长征万里险,最忆夹金山”,80多年过去,曾经“鸟儿飞不过、人力不可攀”的雪山上,一条条之字形的道路直达山顶。

桥上只剩铁锁链,子弹贴着头皮飞,22名红军为何一定要飞夺泸定桥?

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垭口

站在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垭口,虽然没有看到雪花,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寒风凛冽。老红军安秀英的儿子杜宇仁感慨,当年红军战士在翻雪山前,一直在南方作战,衣衫单薄、物资匮乏,有的草鞋都已穿破。

杜宇仁:“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能看到大路,实际上那个时候走的都是隘隘坎坎,都是小路,小路就悬得很。很多人连草鞋都没得穿,打光脚板爬雪山。”

桥上只剩铁锁链,子弹贴着头皮飞,22名红军为何一定要飞夺泸定桥?

央广记者李行健采访红军后人杜宇仁

小金县史志办主任王学贵说,大雪山的“风搅雪”是比敌人更危险的拦路虎。

王学贵:“光是下雪、不吹风,还要好一点,如果又下雪、又刮风,那(风搅雪)就很冰冷,就像刀刮一样。红军当中曾经有人这样,他们走不动了的时候,就用数数的办法走。比如说我走100步就停一下,再走100步又停一下,后来没法走一百步了,只能走50步就必须要停一下,再走30步,慢慢就走不动了。”

记者:“但是不能停。”

王学贵:“不能停,一停下来有的战士就永远起不来了。”

桥上只剩铁锁链,子弹贴着头皮飞,22名红军为何一定要飞夺泸定桥?

日干乔大沼泽,一边草叶茂盛,一边泥潭水深

80多年前,红军战士在人迹罕至的巍巍雪山、茫茫草地留下了坚定的长征足迹。王学贵感慨,红军绝不是什么“神仙”,但他们用理想、信念、勇气、智慧开路,才让天险变通途,闯出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总监制:蔡小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