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 Android 做不好手势交互?

 w我的工程 2019-08-08

为什么 Android 做不好手势交互?

无论“刘海”还是“水滴”,异形全面屏的有效显示面积实际上是有增无减的,而真正拖后腿的,反而是位于屏幕下方的导航栏 (Navigation Bar)。

如今,“真全面屏”的普及让导航栏与屏幕有效显示面积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但与此同时,上至 Google,下至各大厂商,都陆续开始推出基于手势的系统导航方案。不过由于碎片化的老毛病,Android 系统导航方式的演化,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由混乱到统一”的过程,并且直到现在,这个过程都还处在进行时当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理清头绪,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隔壁 iOS 阵营在系统导航方式上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苹果早有准备

实际上,iPhone 在向全面屏演化的过程中,系统导航方式的过渡相对是比较顺利的。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在非全面屏时代,iOS 已经在系统层级引入了手势交互。这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为了解决大屏手机上位于屏幕左上角的返回按钮不易点按的问题,苹果在 2013 年发布的 iOS 7 系统中就引入了右滑返回的手势交互。

为什么 Android 做不好手势交互?

我们无从得知那时的苹果是否已经预见到了全面屏的问世,不过这项手势的加入,客观上确实为系统全局手势导航方案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iPhone X 的登场,让长久以来处于 iPhone 交互核心的实体 home 键正式成为了历史。虽然硬件形态上发生了巨变,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home 键在系统导航上承担的作用,无非“回到桌面”和“呼出多任务界面”而已。于是苹果顺理成章地用“屏幕底部上滑”和“上滑悬停”手势替代了 home 键这两大功用,配合早已存在的右滑返回,一套完全基于手势操作的系统导航方案就此形成。

为什么 Android 做不好手势交互?

代价也是有的,比如原本从屏幕底部上滑呼出的控制中心 (Control Center) 就被迫改成了由屏幕右上角下滑呼出,对 iPhone XS Max 这样的大屏手机用户并不够友好。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证明,这可能仍然是目前最具普适性的手势导航方案。

三大金刚

相比之下,Android 系统导航方式的发展历程就坎坷多了,尤其在实体按键唱主角的年代,各品牌 Android 手机正面“下巴”上的按键排布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毫无标准可言。

为什么 Android 做不好手势交互?

HTC Evo 4G

所以,2011 年 Android 4.0 引入的屏幕内虚拟导航栏 (Navigation Bar),本质上更像是 Google 树立的标杆,希望借此形成一套统一的交互规范。这番尝试确实获得了一些正面的回应,也让返回键、主页键和多任务键的组合日渐深入人心,“三大金刚键”的名号应运而生。

为什么 Android 做不好手势交互?

导航栏的优势其实不少。首先,它既延承了实体按键时代的操作逻辑,又顺应了触摸屏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因而更容易帮助用户完成使用习惯的迁移和转化;其次,“点击”是电子设备用户最熟悉、也最容易掌握的操作。这个动作仅仅占用一个“时点”,天然具有“干脆利落”的特质,操作效率也很高;最后,由于每个按键(即使是虚拟的)至少都能对单击、双击和长按这三种操作产生回应,所以完全可以承担除系统导航外的更多功能。比如原生 Android 就支持双击多任务键在最近使用的两个 App 间快速跳转,长按多任务键则会触发分屏。一加的定制系统则更进一步,允许用户为主页键和返回键的双击和长按分别指定快捷操作,一定程度上也为单手操作创造了便利。

为什么 Android 做不好手势交互?

可是当智能手机进入全面屏时代后,导航栏的存在就越发显得格格不入了。屏幕硬件形态的革新好不容易为我们争取到更多的显示面积,偏偏又被这三颗虚拟按键强行占去一小块。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某些 App 的底栏会和导航栏组成“双下巴”,让全面屏在观感上营造出的沉浸感大打折扣。

为什么 Android 做不好手势交互?

殊途同归

改变,势在必行。然而不同于 iOS 的平稳过渡,Google 在系统导航方式的问题上似乎又有些“后知后觉”。于是厂商们只好身先士卒,基于自身对交互的理解推出了多种全面屏手势方案,总的说来大致有这么三大流派:

怀旧派:可以看作“三大金刚键”的化身,把每个按键的功能映射到屏幕底边的对应位置上,通过上滑手势触发。该方案的优势在于学习成本相对较低,可以让习惯了“三大金刚键”的用户更快适应、掌握;而它最主要的问题则是不方便单手操作。以惯用右手的我为例,如果按照导航栏最规范的按键排布,将屏幕底边自左至右的三块触发区域依次分配给返回、主页和多任务,那么“返回”这个高频操作就落到了单手持机时拇指覆盖范围的最远端,虽说也不至于够不到,但“伸长手指”还是在所难免的。

为什么 Android 做不好手势交互?

苹果派:在我的印象里,这一派最早的代表,应该要数小米于去年初随 MIUI 9.5 推出的全面屏手势了。这种方案基本上照搬了 iOS 的手势交互逻辑:屏幕底部上滑回到桌面、上滑悬停呼出多任务界面、屏幕侧边滑动返回。不同之处在于,该方案同时支持从屏幕左右两侧向内滑动触发返回操作,相比 iOS 的“右滑返回”来说,对惯用右手的用户更加友好。随后,这套方案也被越来越多的 Android 厂商(尤其是国内厂商)采用,并逐渐成为主流。

为什么 Android 做不好手势交互?

混搭派:这种方案更像是前两种方案的结合体,它同样将屏幕底边等分成三块触发区域,但左右两侧区域上滑触发的都是返回操作,而中间区域上滑是回到桌面,上滑悬停则呼出多任务界面。

为什么 Android 做不好手势交互?

眼看厂商们各显神通,好不热闹,Google 总算回过神来,在去年发布的 Android P 中推出了一套手势交互方案。只不过这方案怎么看都像个粗糙的半成品:从 UI 上来说,它同样需要一条导航栏来容纳返回键和一颗多功能的“胶囊键”,所以仍然会对全面屏的沉浸感造成影响,“双下巴”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从操作方式来看,这套方案又混搭了点击和滑动两类操作,尤其是这颗“胶囊键”,单击回到桌面,向上短滑呼出多任务界面、长滑呼出应用抽屉,左右滑动还可以在 App 之间快速切换,逻辑上可以说是非常混乱了。

为什么 Android 做不好手势交互?

这套方案还有一个影响不大,但也没什么道理的 bug:按理说,返回键应该只在需要它的时候才出现,但如果你用的是第三方 Launcher,就会发现即便已经回到桌面,返回键还是会固执地出现在“胶囊键”的左边,哪怕你已经“退无可退”了。而且直到现在,这个 bug 也没有被修复。

为什么 Android 做不好手势交互?

不过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在今年发布的 Android Q 中,Google 终于为我们带来了完全基于手势操作的系统导航方案,而且看上去非常眼熟:

为什么 Android 做不好手势交互?

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在系统导航方式上,苹果和安卓两大阵营又一次达成了默契。

但问题依然是存在的。最明显的一个,就是从屏幕左侧边缘向内滑动的返回手势会和很多 App 里呼出抽屉导航栏 (Navigation Drawer) 的手势发生冲突,而最糟糕的情况,大概就是下面这样的“鬼打墙”了:

为什么 Android 做不好手势交互?

你永远无法通过“返回”退出这个 Ap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